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少教多学”

2015-01-30 19:00:09江西刘检来
作文教学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文章过程

江西 刘检来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少教多学”

江西刘检来

近些年来,传统教育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改革成为教育界日益关注的话题。以往的课堂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无论是课前预习、课中讲授还是课后的巩固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传统体制形成了课堂压抑、效率低、效果差的恶果。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得到关注,少教多学的模式开始走进小学语文的课堂。

小学语文少教多学教学改革

“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传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课堂基础之上的,是对旧有体制进行必要改造和创新之后的产物。它重新对教师和学生的作用进行定义,教师和学生是教育和学习过程的必要参与者,教育是二者各自发挥作用、相互影响,共同进步的过程。

一、“少教多学”内涵分析

“少教多学”模式具体是指,弱化教师的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扮演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角。在推行“少教多学”模式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正确理解“少教多学”的内涵,需要注意一下两个层面的问题:

(一)教师作用的弱化

教师作用弱化,并非简单地等同于教师减少教学任务、减少授课时间。

“少教”意味着,教师精简授课内容的同时、增加学习方法的教授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可以自己习得的内容不予深入讲授,只针对课程重点和学习难点进行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以及人格的完善。

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充分地了解,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因需施教”;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做足必要的准备工作,根据文章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对文章学习难点、授课重点予以归纳和总结。

(二)学生地位的突出

学生地位的强化,也不仅仅指学习内容的增加、学习时间的延长。

“多学”意味着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以积极热情的状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学生主动学习观念的形成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推行“少教多学”模式的基础。现代社会的小学生,资源获取的能力已有巨大的提升,在此背景下,自主学的开展具备了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少教多学”具体过程

(一)必要的准备工作是基础

对教师而言,制定教学计划是开展教学的第一阶段。教师需要在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宏观认识的基础上,初步确定课程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和学生学习可能会遇到的难点问题。

对学生而言,充分的预习工作是不可或缺的。预习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接下来一系列工作能否高效进行下去。

传统课堂上,学生理解的预习即是粗略的浏览文章内容,对段落进行标记、对生词汇予以勾画。但在“少教多学”模式下,这样的准备工作是远远不够的。此时,教师的引导作用便得以体现,教师需要将学习任务予以细化、提高预习过程的趣味性。首先,教师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内容;其次,明确教学目的,向学生阐明此篇文章表达的情感、希望学生习得哪些知识;最后,引发学生寻找难点问题,并将反馈信息予以归纳和总结。

(二)充分的沟通交流是保障

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可以减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纠正对彼此认识上存在的偏差。

“少教多学”模式下的交流和沟通,可分为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第二个维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在培养学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亦不能忽视合作学习的优势。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分工和合作,开展辩论和讨论,在此基础上增强学习能力,优化学习效果。

学生反馈的信息,是教师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的唯一标准;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是学生解开谜团、解决难题的关键。

(三)具体案例分析

教授课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课前预习阶段、课中讲述阶段以及课后的巩固提高阶段。在少教多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对每个阶段着重需要进行的工作进行分析,使得三个阶段能够衔接起来,真正实现作用最大化。

在讲述《孔融让梨》这一片文章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做足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教师需要对预习工作进行细化。

任务安排: 1:找出文章中的生词、标记出文章段落;

2:分析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经历;

其次,教师以问题的形式,促进学生深入品读文章。

问题设计∶1:从孔融让梨的故事中,看到了孔融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优秀品质?

2:在你身上,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故事?

3:以后,在面对类似的情形时,你会选择如何处理?

再次,教师通过提问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途径,对问题进行解析。

最后,教师根据文章特点,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用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内容。

课后作业: 1:掌握课前预习阶段标记出的生词汇;

2:将故事讲述给朋友或者家长听。

四、结语

“少教多学”是一种侧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动作用,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帮助之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体制,“少教多学”模式必然会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产生冲击。“少教多学”模式可以提高授课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该模式走进语文课堂是一种必然。教师和学生需要转变既有的观念,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少教多学”的模式。

[1]程慧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少教多学”模式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12)∶101-101. DOI∶10.3969/j.issn.1674-697X.2014.12.097.

[2]刘朝霞.如何运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思想上好小学语文课[J].课程教育研究,2014,(1)∶61-61. DOI∶10.3969/j.issn.2095-3089.2014.01.054.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2)∶185.

[4]王国伟.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J].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5,(1)∶262-262.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油石乡中心小学)

刘检来(1985—),男,江西于都人,小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文章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2016年11期)2016-11-23 21:09:22
践行“少教多学”理念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54:58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