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连格雷的画像》的原型分析与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悖论

2015-01-30 18:12
淄博师专论丛 2015年3期
关键词:巴兹王尔德画像

陈 艳

(浙江树人大学 语言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道连格雷的画像》的原型分析与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悖论

陈 艳

(浙江树人大学 语言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

《道连格雷的画像》是王尔德唯一的长篇小说,被视为其唯美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亦可视为英国版本的浮士德。该小说讲述了一个纯洁俊美的青年道连在享乐主义的诱惑下一步一步走向堕落,泯灭人性,最终消亡的过程。一如亚当在伊甸园受到蛇的诱惑,犯下了偷食禁果之罪,最后堕落人间。本文通过原型分析的方式,解读小说主要人物的矛盾和作者追求唯美,却受现实道德约束的矛盾。

王尔德;原型;唯美主义;悖论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后期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离经叛道,推动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思潮。在私人生活和言谈举止中,他更是标新立异,不断突破当时社会的成规。他曾自负地宣称:“我一定会成名的,即使不能够流芳百世,也要臭名昭著。”

王尔德唯一的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的重要艺术表达。一方面体现了他唯美主义思想——艺术应该超脱现实,游离人生。正如他在《谎言的衰朽》中坦诚“现实的事件都是艺术之敌。一切艺术的坏处都是从实感产生。自然就是明白,明白就不是艺术。”[1](P26)一切拙劣的艺术都是从复归自然的描写和客观地描述人生而产生的。所以,小说中充满了脱离现实生活的奇幻魔力,让人拍案叫绝。另一方面,当时英国上流社会新旧风尚的冲突激烈,王尔德的自由作风和大胆的政治作风很快使他成为了这场冲突的牺牲品。人们对于小说人物原型的猜测,让王尔德在法庭上陷入了困境。1895年,昆斯贝理侯爵因儿子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与王尔德交往过密而导致父子不和,并公然斥责王尔德伤风败俗。后来王尔德上诉,对方律师则拿着《道林格雷的画像》反诘,告他有伤风化,最终王尔德在瑞丁和本顿维尔监狱服了两年苦役。因此,该小说既见证了他文艺创作的顶峰,也见证了他人生的低谷。本文通过原型分析来解读小说,并进一步论述王尔德的唯美主义和现实道德的矛盾。

一、原型批评

荣格认为与艺术家的集体无意识相联系的重要概念是原型。他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称为原始意象,意指一种本言的模型,其他相似的存在皆根据这种本原模型而成形。原始意象的同义词就是原型,在《原型与集体无意识》中,荣格指出,“原型这个词就是柏拉图哲学中的形式”。指的是集体无意识中一种先天倾向,是心理测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是一切心理反应所具有的普遍一致的先验形式,它使个体以其原本祖先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原型尽管归属于集体无意识,但是却能够体验为一种印象式意象。在每一种集体无意识中存在着大量的原型。[2](P102)荣格用诗性的态度界定了原型“自从远古时代就存在的普遍意象,原型作为一种‘种族的记忆’被保留下来,使每一个人作为个体的人先天就获得一系列意象和模式。”他通过对神话的广泛研究和临床治疗经验,揭示了原型与神话、艺术之间的关系。1957年加拿大人诺思洛普·弗莱发表了《批评的剖析》,论述了神话原型批评思想,该批评思想成为了当时西方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该理论以神话为原型,而这里的神话特指圣经中的故事和古希腊罗马神话。原型就是最初的形式,所有的故事的最初形式就是神话——主角是神,或者是比人类更为强大的某种存在。从文学的角度看,《圣经》就是一部人类诞生的神话史,从创世纪到辉煌,再到堕落和救赎。

在《道林格雷的画像》一书中主角道林的原型就取自于圣经中亚当的形象。创世纪2章7-25节: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3](P57)一如最初的道林,出生高贵,气度不凡,却心思单纯,拥有财富和美貌却不自知。就像亨利勋爵第一眼看到他,“他确实长得漂亮无比, 红红的、曲线柔和的嘴唇, 直率的蓝眼睛, 鬈曲的金发。他脸上的某种表情让人立刻就会信赖他。年轻人的一切坦率和纯正都写在那里。你感到, 他不受世俗的玷污。”[4]所以一开始的道林格雷跟亚当一样,生活在超然世外的伊甸园中,没有生老病死的概念。给他“永恒生命”的上帝,则是那个代表着善良和道德的画家——巴兹尔。巴兹尔倾尽了全部心力,将道林格雷的美貌封存在画里,小心收藏着,不愿拿出来与世人分享,怕世人的俗气损害了格雷的美。他用画的形式给予格雷永生,在这里他永远不会老去;在生活中,他也想方设法保持住格雷的纯真,给予他指导,让他远离诱惑。可惜,最后他还是输给了蛇的化身——亨利勋爵。亨利勋爵一出场就语出惊人:“婚姻的一大魅力, 在于瞒骗成了夫妻生活的绝对必须。”他察觉格雷的单纯和对自身欲望的无知后,就开始对他“循循善诱”,用青春易逝,需及时行乐来开启格雷的欲望之门——“因为你享受着最了不起的青春,而青春是值得拥有的……某一天, 等你垂垂老矣, 满脸皱纹, 丑陋不堪的时候, 等思考使你谢顶,把线条刻上你前额的时候, 等激情把它可怕的火焰烙上你嘴唇的时候, 你会感觉到的, 你会强烈地感觉到。现在呢, 无论你走到 哪里, 你会让世界倾倒, 难道你能永远这样吗?”[4]他的话语,就像智慧树上的苹果,有着致命的诱惑。当格雷闭上迷惘的眼睛,再睁眼,潜伏的欲望开始慢慢觉醒,也开始懂得自身美貌的价值。当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的画像,发出感叹:“多悲哀呀! 我会老起来, 变得既讨厌又可怕。而这幅画却会永远年轻, 绝不会比六月这个特别日子的模样更老……要是反过来就好了。要是永远年轻的是我, 而变老的是画该多好! 为了这个目的——我什么都愿给! 是的, 我愿献出 世上的一切! 我愿拿我的灵魂去交换!”[4]此时的他已经食了那诱惑之果,堕入人间。后来,为了进一步追求享乐,逃避道德和责任,他又踏上了退化成恶魔的旅程。他的第一个恋人西比尔文原型则是夏娃。一开始,她的美貌和在艺术上的天赋,让格雷着迷,如获至宝。但是爱情让她从伊甸园落入凡尘,当她开始像普通妇人一般围着心爱的男子打转,在艺术上失去了光彩时,格雷将她无情地抛弃了。就如圣经中的夏娃是亚当的一条肋骨变成的。当她失去了格雷的爱,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主心骨,西比尔文选择了自杀。表面上在亨利勋爵的开导下,格雷对她的死已经释怀,但实际上她的死削弱了格雷的道德感,让他进一步陷入了深渊。

我们认为,道林格雷对于自身美貌的迷恋,又十分契合希腊神话中的纳西索斯。相传,纳西索斯是世间少有的美少年,但是他高傲自恋,在拒绝了众多女神女仙后,受到惩罚,爱上了自己在湖中的倒影。从此,终日不吃不喝,对着倒影情话绵绵,最后化为湖边的水仙。道林亦是如此,他爱上了自己的画像,甚至嫉妒画中人的青春永驻。终于在超越现实的魔力下,与画中人置换身份,披上了永葆青春的皮囊,将灵魂囚禁于画中,任由他堕落,丑陋不堪。格雷受到的惩罚,就是始终逃不过道德的制裁。他穷尽一切,甚至杀了爱他的挚友巴兹尔就是为了能将自己的秘密深藏。最后他还是惶恐不安,觉得画像在讥笑他,会出卖他。当他最后毁掉画时,一切魔力都消失了,岁月的苍老和内心的丑恶都回到了他的本体上。

二、唯美主义悖论

王尔德毕生追求唯美和享乐,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自己的想法,当然也为之付出了代价。在艺术和现实的关系上,他认为凡是“回到生活和自然”的艺术都是坏的,艺术越远离现实、超脱现实,就越美妙。唯美的事物,就是与我们无关的事物。艺术不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相反,是生活在模仿艺术。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独立于现实存在的生命。所以格雷最初会被西比尔文吸引,因为她就是脱离生活的,她是活在舞台艺术中的人物,她是朱丽叶也是维纳斯,她是千变万化的存在。所以,那时的她就是唯美主义,深深地吸引着格雷,直到对格雷的爱让她失去了艺术上的光彩。回到了生活和自然的她,成为了坏艺术,等待她的就只有毁灭。所以西比尔文的命运符合唯美主义的论调。然而对于格雷来说,他追求唯美,为了这个目的,将自己的灵魂出卖给魔鬼,对西比尔文始乱终弃,杀死挚友来保护自己的美。但是他最终却没有得到永恒,他得到的是来自世俗道德的审判,最后的死亡和丑陋是对他不择手段追求美和享乐的惩罚。所以,在小说最后,格雷的陨落反而违背了王尔德所追求的艺术是非道德的,一切都逃不过道德的审判,只有道德才是永恒。

王尔德曾经说过“思想中根本不存在道德问题;只有不道德的感情”。此话呼应了《道林格雷的画像》序中:“书无所谓道德的或不道德的。书只有写得好的或写得糟的”。[4]这部代表着王尔德唯美主义思想的小说中却多处出现了道德的约束力,以及执意追求美和享受会带来的毁灭。文中的亨利勋爵代表了信奉感官至上的享乐主义。他认为人应该及时享乐,满足自己的本能欲望,并不断提醒格雷人生苦短要放纵行乐。在格雷因西比尔文的死痛不欲生时,他将死淡化成一种艺术,一种永生,让格雷能放下道德,屈从于自己的欲望。画家巴兹尔代表了维多利亚时代拘谨的道德。在发现了格雷的秘密后,他希望格雷通过忏悔的方式来洗清自己的罪孽,但却失败,且自己也被格雷所杀。格雷却一直在道德与非道德中挣扎。从表面看来,拘谨的巴兹尔和王尔德所追求的背道而驰,但在王尔德给崇拜者的信中却提到:“巴兹尔是我心目中的我,格雷是我希望成为的人,亨利勋爵是世人眼中的我。”这三个人分别代表了王尔德心目中完美主义的三个层面。根据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代表本能力量,遵循快乐原则;自我,代表理性力量,遵循现实原则;超我,代表道德力量,遵循理想原则。[5](P132)亨利勋爵是本我,穷奢极欲,不计后果地追求美和享乐的最大化;巴兹尔是超我,从道德的角度守护和倡导美;格雷则是他们两者拉锯的产物。他的美一开始是巴尔兹发掘的,他本身也是纯洁善良的。渐渐地,在对于美过分执着的追求中,他开始摒弃超我,屈从于本我的诱惑,致使他最后变成了野兽,被欲望所湮灭。这就是本书的悖论,也是唯美主义的悖论。当人们为了艺术而艺术,觉得生活中一切都是在模仿艺术,除了美,一切都是无关紧要的时候,悲剧就会发生。即使是王尔德在“无关道德”地创作这本小说的时候,也不得不屈从故事本身发展的规律——罔顾道德。对于美的极端追求,最终将不得善终。这些故事中的悖论和超乎当时人伦的描述,则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和对内心深处渴望的认识。

三、美和永生的追求

伟大的作品不受时空的限制,《道林格雷的画像》在推崇道德成规的维多利亚时代,无疑是道德上的一个惊雷,这就使得人们带着质疑、惊叹和猎奇去欣赏。如今,人们更多地为他瑰丽的想象力所折服,带着理解和欣赏去阅读这部小说,去了解王尔德——这个超越时代的人所追求的唯美主义和承受的折磨。从古到今,人类对于永生和青春有着深深的执念。在各个宗教和神话里,神高人一等之处就在于他能永生。古希腊神话中,人若要和神一样,永生不死,首先他得是英雄——人和神的结合,然后他要通过种种磨练和考验,一如海格力斯的十二项功绩,他才能最后得到这一荣耀。如今,在影视作品里备受追捧的吸血鬼形象也正是人类这一追求的体现。吸血鬼与格雷的形象极其相似,容颜永驻,却都有着自己肮脏的一面。一个需要吸食人血,终日不得见阳光;一个则将衰老的负担转嫁给自己的画像,为了保守秘密,不惜杀害自己最好的朋友。最后,他们都不得善终。可见,人类在追求唯美,追求违反客观规律、超越自身能力的事物上,一直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但也应警觉这背后会付出的沉重代价。

[1]王尔德. 谎言的衰朽[M]. 萧易(译).江苏: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2]荣格.原型与集体无意识[M].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11.

[3]中国基督教协会(译). 圣经[M].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 1996.

[4]王尔德. 道林格雷的画像[M]. 黄源深(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5]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心理哲学[M].杨韶刚(译).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3.

(责任编辑:李志红)

ThePictureofDorianGray, Wilde's only novel, is regarded as an epitome of his aesthetic ideology, and the British Faust. The novel tells the story of a pure handsome youth Dorian, who moves continuously towards corruption, devoid of humanity and the ultimate demise under the temptation of hedonism, quite similar to the story of Adam, who is tempted by the serpent in the Garden of Eden to steal the forbidden fruit and is thrown to the mortal world. By way of a prototype analysis, this article interprets the contradiction within the main character and the paradox between the author’s pursuit of aestheticism and the actual moral constraints.

Wilde;prototype; aestheticism; paradox

2015-03-15

陈艳(1985-),女,硕士,浙江树人大学语言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I109.4

A

(2015)03-0042-03

猜你喜欢
巴兹王尔德画像
威猛的画像
“00后”画像
画像
史蒂文森的唯美主义:从王尔德的三种美学谈起
为自己
为自己
谢里夫弟弟或不当总理
今天不起眼的努力,成就明天的了不起
潜行与画像
办公室里“沉默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