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 刚,刘发德
(淄博市临淄区教研室,山东 淄博 255400;淄博市教科所,山东 淄博 255000)
初等教育研究
临淄区特色课程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齐 刚,刘发德
(淄博市临淄区教研室,山东 淄博 255400;淄博市教科所,山东 淄博 255000)
临淄区特色课程建设实施较早,出现了一批在省市具有影响力的成果。当然,也存在不小的问题。为更好地总结特色课程建设经验,解决特色课程建设中的问题,课题组从领导与组织、规划与实施、管理与评价和效果与作用等四个方面对临淄特色课程建设进行了系列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特色课程开发的主体、动机、内容、保障以及实施方面存在某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特色课程调查;调查源起;结果与分析;问题与建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临淄区域的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起步早、抓得实,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成为支撑学校和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支撑点。
为了进一步摸清临淄区特色课程建设情况,整合区域特色课程开发力量,寻求解决特色课程建设难题的有效途径,推动特色课程建设,同时为课题《区域推进中小学特色课程建设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我们根据淄博市教科所制定的《淄博市特色课程建设现状调查问卷》结合临淄区实际特点制定了《临淄区特色课程建设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研。
本次问卷从临淄区特色课程建设的实际出发,从领导与组织、规划与实施、管理与评价、效果与作用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发放到全区40所小学、17所中学、1所普通高中和2所民办中学,随机抽取教师进行调查,教师的抽取充分考虑到代表性,也考虑了操作的可行性,共发放调查问卷193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80份,回收率为93.26%。
本次调查问卷问题共分为四个部分,分成35个小问题,其中34个为选择题,1个为开放性试题,调查结束后我们对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一)领导与组织
本部分主要是调研学校的类型以及课程领导机构的设立,学校管理层对特色课程实施的态度和课程开发的经费支持。
1.关于学校的类型:A.小学占66.7%,B.初中占28.3%, C.高中占1.7%,D.其他占3.3%。
2.关于学校是否成立了专门的课程领导组织机构:A.成立占98.3%, B.没有成立占1.7%。
3.关于学校管理层对特色课程实施的态度:A.不重视占0%,B.比较重视占15%,C.重视占16.7%,D.很重视占68.3%。
4.关于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没有专项经费支持:A.有占91.7%,B.没有占8.3%。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各学校均认识到特色课程建设的重要性,绝大部分学校成立了领导机构。但是,学校对特色课程建设的支持力度不一样。要想真正开发特色课程,学校除了观念转变之外,还需要有实际行动,不能只把校本课程开发挂在嘴上,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中。
(二)规划与实施
本部分共16个问题,其中1个开放性问题。在分析时,我们根据问题的相关性分成四个部分,以利于分析。
第一类问题包括5、6、7、8,主要调查课程开发的规划情况和课程开发的主体内容。
5.关于学校开发特色课程时的规划情况:A.没做规划占0%,B.做了粗略规划占6.7%,C.做了详细但不系统的规划占28.3%,D.做了系统的规划占65%。
6.关于学校开发特色课程时总计组织过的研讨次数:A.从没组织过占0%,B.组织过1-5次占45%,C.组织过6-10次占26.7%,D.组织过11次以上占28.3%。
7.关于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的主导者:A.学校管理层占46.7%,B.教师个人或团队50%,C.课程专家1.7%,D.其他占1.7%。
8.关于特色课程任课教师的来源情况:A.全部为本校教师占58.3%,B.多数为本校教师占40%,C.多数为外聘教师占1.7%,D.全部为外聘教师占0%。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调查可以看出,学校在特色课程建设上均有规划,且都组织过研讨,从教师来源来看,主要是本校教师,有的需要外聘教师才能完成。关于课程开发的主导问题,回答学校领导层和教师个人或团体的差距不大。实际上,课程开发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个是学校行政命令要求开发,二是教师个人或团队基于教学和自身发展需要而开发,三是为了教师和学生发展,教师和学生进行开发。从这个角度来看,临淄区课程开发是学校和教师个人开发并存的阶段。如果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开发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需要的特色课程,这将对我区特色课程开发是一大突破。
第二类问题包括9、10、11,主要是针对课程开发学校的调研情况。
9.关于学校开发特色课程时向教师进行需求调查的情况:A.从没做调查占0%,B.向少数教师做调查占15%,C.向多数教师做调查占21.7%,D.向所有教师做调查占63.3%。
10.关于学校开发特色课程时向学生进行需求调查的情况:A.从没做调查占0%,B.向少数学生做调查15%,C.向多数学生做调查占40%,D.向所有学生做调查占45%。
11.关于学校开发特色课程时向家长进行需求调查的情况:A.从没做调查占13.3%,B.向少数家长做调查占30%,C.向多数家长做调查占40%,D.向所有家长做调查占16.7%。
进行特色课程开发,需要学校向有关的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需求调查。在调研中,学校面向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不同群体进行需求调查,教师和学生数据相近,均有85%以上的学校面向大多数或者全部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对家长的需求调查中,从未调查的和向少数家长做调查的分别占了13.3%和30%。根据我们对实际情况的了解来看,所谓的少数家长也只是学校或者教师熟悉的几个家长,可见,在开发特色课程时我们对家长需求的调研不够。我们进行特色课程的开发需要社会资源的参与,家长就是重要的社会资源之一。
第三类问题包括12、13、14、15,是特色课程目标制定和使用、设置方式以及类型。
12.关于学校开发特色课程时,课程目标的制定和使用情况:A.有模糊的目标占5%,B.有明确的目标但不能指导校本课程实施13.3%,C.有明确的目标且能较好地指导校本课程实施占46.7%,D.有明确的目标且能很好地指导校本课程实施占35%。
13.关于学校特色课程设置方式:A.必修课占18.3%,B.选修课占23.3%, C.必修选修相结合56.7%,D.其它占16.7%。
14.关于学校已有特色课程的主要类型:A.学科拓展类占27.4%,B.艺体特长类占32.7%,C.德育心理类占16.8%,D.科技文化类23%。
15.关于学校已有的特色课程,归类总结有:电钢琴、书法、古诗文诵读、英语阅读、剪纸、七巧板、航模、读写绘、传统节日文化探究、七彩阅读、泥塑、京剧、女子足球、折纸、舞蹈、朗诵诗社、口语与交际、科技创新、童心悦读课程、建模、艺术版画、线描、跆拳道、金话筒主持、奇迹创意、机器人、小实验家、齐文化情景剧等。
在学校开发特色课程时, 81.7%的调查者认为有明确目标且能较好或很好地指导校本课程实施。在课程设置方式上将近60%的调查者所在学校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以上数据说明,我区在特色课程开发上目标明确且课时具有充分保证。
在特色课程主要类型上,艺体特长类占比最大,德育心理类占比最小,学科拓展类和科技文化类差距不大。笔者分析,这与我区推动电钢琴和乒乓球有着密切关系。
15题的调查结果也佐证了14题中学校已有特色课程主要类型。根据调研结果以及平时在学校调研情况,我区的特色课程开发具有如下特点:一是高中和初中高年级学科拓展类多,如诗词赏析、竞赛辅导等,小学、初中低年级艺体特长活动类课程多;二是课程开设结合上级部门活动,做到课程开设和活动参与两不误,如机器人、小实验家、电钢琴和乒乓球等;三是课程开设追求短、平、快,急功近利现象存在;四是注重传统,书法、泥塑、剪纸、戏剧类课程开设较为普遍;五是注重地域性,如齐文化特色课程。从已开设特色课程来看学科拓展类以及有升学价值的艺体特长类比较多,开设特色课程是为了升学服务的意识还是比较浓,与开设特色课程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的理念不符。可见,在特色课程的开设上,本地特色还是重视不够。我区是齐文化资源的大区,是齐文化的发源地,但是各校在齐文化研究上喊得较多,成果较少,追求短、平、快的多,坚持长期研究的少。
通过调查和实地调研,对于传统文化和本地文化课程的开发,城区学校在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上要落后于农村学校。从我区特色课程开发来看,一些农村学校坚持区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相结合,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如,金岭回族镇中心小学利用地处金岭回族镇的便利开发出民族传统文化和体育课程;齐都镇中心小学利用地处齐国故都的便利条件,着力开发齐文化课程;朱台镇高阳小学利用民间老艺人挖掘开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鹧鸪戏;齐都镇桓公小学利用辖区村庄戏曲文化浓的优势开设戏曲课程;齐陵街道第一中学和齐陵中心小学利用教师特长与民间艺术、历史底蕴相结合开发剪纸、线描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真正体现了学校要承担的文化传承功能。利用校外资源、家乡资源去开发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为学生种下一颗家乡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种子,是我们开设特色课程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许多科技类课程、阅读类课程上,城区学校要好于农村学校。如,晏婴小学的齐文化动漫课程、航模课程、激光切割等共同组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活动课程,构成了“快乐星期三”特色课程群;金茵小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童心悦读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太公小学的3D打印、机器人等课程等在全市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第四类问题包括16、17、18、19、20,主要调查教学形式、教材和课时数等,其中16、17题是多选题。
16.关于学校特色课程主要教学形式,A.课堂讲授占28.3%,B.实践活动占68.3%,C.主题活动占41.7%,D.专题讲座占10%。
17.关于学校特色课程的主要教学材料:A.校本教材占73.3%,B.课程纲要及讲义占16.7%,C.资料汇编占25%,D.其他占11.7%。
18.关于学校特色课程配套校本教材的内容:A.全部是自编占28.3%,B.多数是自编占36.7%,C.多数是选编或改编占31.7%,D.全部是选编或改编占3.3%。
19.关于学校特色课程排入课程表的情况:A.没有排入占5%,B.排入了但执行得不好5%,C.排入了且执行得较好56.7%,D.排入了且执行得很好33.3%。
20.关于学校特色课程的平均课时是:A.每周1课时31.7%,B.每周2课时35%,C.每周不足1课时5%,D.每周2课时以上28.3%。
从课程呈现形式来看,绝大部门学校以自编或改编教材作为主要教学材料,辅之以资料汇编等其他形式,并将特色课程排入课程表。我们发现,特色课程的课表执行总体很好,课时数一般为每周一到两课时,符合山东省课程设置标准。我们认为,从特色课程的课时数和执行情况来看能够看出一个学校对特色课程的重视程度,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对课程设置的管理力度。
(三)管理与评价,本部分共7个问题,为了方便分析把其分成两类
第一类包括21、22、23题,主要是调查特色课程的管理问题。
21.关于学校特色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A.不完善0%,B.比较完善45%,C.完善31.7%,D.很完善23.3%。
22.关于学校对特色课程任课教师:A.从不培训1.7%,B.偶尔培训25%, C.经常培训但不系统35%,D.经常培训且成系统36.7%。
23.特色课程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课业:A.从不考核0%,B.偶尔考核11.7%,C.常规考核但不认真13.3%,D.常规考核且认真73.3%。
从以上问题的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校特色课程的管理制度完善,教师对学生的常规考核认真。同时,调查结果也凸显了一个问题:学校对特色课程教师的培训不系统,学校在特色课程教师的培养上存在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特色课程的独特性,各校确实较难为教师提供系统且专业的培训。特色课程建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校的重视,关键取决于教师的个人素养,学校除了面向全体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培训之外,关键是要给老师提供向同类型课程开发者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第二类包括24、25、26、27,主要是特色课程的评价问题。
26.关于学校对特色课程的实施情况:A.从不评价0%,B.评价,但没有评价标准6.7%,C.评价,且有粗略的评价标准40%,D.评价,且有完善的评价标准53.3%。
27.关于学校特色课程实施的总体效果:A.不好0%,B.比较好31.7%,C.好40%,D.很好28.3%。
28.特色课程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的态度:A.不积极0%,B.比较积极26.7%,C.积极35%,D.很积极38.3%。
29.特色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态度:A.不喜欢0%,B.比较喜欢8.3%,C.喜欢33.3%,D.很喜欢60%。
从对特色课程评价的调查结果来看,学校对特色课程实施评价标准较完善,特色课程实施的总体效果好。从对待特色课程的态度上来看,任课教师和学生都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实施的总体效果好。这说明我们学校还要大力挖掘教师资源开设课程,课程的开设还要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兴趣。
(四)效果与作用
本部分由8个问题组成,全部为客观题。可以分成两类问题进行分析。
第一类包括28、30、31、32,主要调查特色课程的作用,从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三个维度进行分析。
28.关于学校开发特色课程的最重要作用:A.打造学校特色26.7%,B.促进教师专业成长18.3%,C.发展学生个性特长85%,D.其他5%。
30.关于学校开发特色课程以后对学校的整体发展的帮助程度:A.非常有帮助56.7%,B.有帮助33.3%,C.没什么影响0%,D.有反作用0%。
31.关于特色课程的实施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的影响:A.非常有帮助61.7%,B.有帮助36.7%,C.没什么影响0%,D.有反作用0%。
32.关于开发特色课程对教师专业发展帮助程度:A有很大帮助占50%,B.有帮助占48.3%,C.帮助不大占1.7%,D.有反作用占0%。
从对第28个问题的回答来看,值得欣喜的是学校在特色课程实施时倾向于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其次才是学校特色打造和教师专业发展,且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学校特色打造和教师专业发展两者之和。这就说明学校开设特色课程的目的科学,在开发特色课程时遵循课程开发规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本来就是特色课程开发的初衷和归宿。从实践来看,学校在特色课程开设时若能满足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那么打造学校特色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属于水到渠成、一举两得。从30、31和32的回答来看,绝大部分学校都意识到开发特色课程对学校发展和教师、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学校在开发特色课程上具有很强的内驱力,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引导,对学校和教师开发特色课程提供帮助。
第二类问题包括29、33、34、35,主要调查特色课程的资源来源、学校核心特色以及办学理念和特色课程之间的关系。
29.关于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最重要资源:A.学校传统和特色36.7%,B.学校所在地区资源13.3%,C.学校教师、学生或家长资源58.3%,D.其他3.3%。
33.关于学校目前的核心特色问题:A课程特色占48.3%,B.教学管理特色占21.7%,C.教学方法特色占23.3%,D.文化建设占36.7%,E.其它占1.7%。
34.关于能够支撑学校长久发展的核心特色问题:A.课程特色占53.3%,B.教学管理特色占30%,C.教学方法特色占16.7%,D.文化建设占53.3%,E.其它占0%。
35.关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课程建设之间的关系:A.联系紧密占75%,B.有联系占25%,C.不太相关占0%,D.没有联系占0%。
从29题的调查结果来看,也说明了此前学校课程开设的情况。学校在特色课程开发上注重学校特色和传统,注重教师、学生或者家长资源,特色课程开发也基本上围绕这些方面进行。但是,据我们分析,我区特色课程开发的缺憾在于对学校所在地区资源开发不够。我们知道,临淄是齐文化的发源地,齐文化是临淄的品牌和名片,学校应该重视所在地的齐文化资源,让孩子了解家乡,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热爱临淄。
从33、34的调查结果来看,学校对于课程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已经认识的很到位,但是在实际中临淄区仍然缺乏课程特色和文化建设特色的学校,这也是我区未来努力的目标,希望将来能在我区出现一批能够体现临淄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文化名校和特色课程名校。不可否认的是,还有一部分学校观念还不正确,认为发展特色课程会导致学生成绩降低。实际上,特色课程建设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对学校成绩的提升起到的是正能量,而不是拖后腿。从35的结果来看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特色课程建设紧密融合,说明我区对此问题认识到位,特色课程为打造特色学校奠定了基础。
(一)特色课程开发中遇到的问题
1.从特色课程开发动机来看,部分学校不是基于教书育人的需求,为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而开发,而是为完成上级任务,为开发而开发。比如在问卷所调研的“组织与领导”部分来看,各学校均认识到特色课程建设的重要性,绝大部分学校成立了领导机构,但是由于理念不同,学校对特色课程建设的支持力度不一样,很多学校的领导机构实为虚设,并没有真正发挥领导、组织的作用。
2.从特色课程开发主体来看,上级要求和学校行政指令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有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在开发课程中居于一种被动地位。而在开发主体的专业能力上,部分领导、教师理念落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欠缺。
3.从特色课程开发的保障来看,一方面,经费不足、设施匮乏,时间不足、安全问题等阻碍了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另一方面,教师缺乏专业的培训导致能力欠缺也影响了特色课程的开发。
4.从特色课程内容来看,有的学校和教师并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特色课程,课程内容欠规范,或者使用几本现成书籍,或者随意摘录印刷几本小册子,比较杂乱,没有考虑到长远发展目标,缺乏整体规划,系统性不强,课程整合有待加强。我们认为,真正结合学校文化、地域文化,为学生需求开发有影响力的特色课程还很少。
5.从特色课程管理来看,过程管理欠缺,特色课程实施的时间不规范;科学的评价体系不健全,教师特色课程实施的积极性、规范性有待提高。
(二)特色课程开发建议
1.要正确认识特色课程的内涵和重要意义。特色课程是指通过学校建设形成的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独特性并产生显著的整体办学效益的课程。[1](P297)在调研中,许多学校把特色课程等同于校本课程,没有正确认识特色课程的价值。特色课程应该能够发展为本校的精品课程。[2](P5)学校在开发特色课程时应该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建设相结合,要注意特色课程开发的顶层设计,要真正发挥特色课程开发领导机构的作用,要遵循课程开发规律,在诸多校本课程中打造自己学校的精品课程,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2.进一步加大特色课程开发的保障力度。学校特色课程建设需要资金、教师和技术支持,上级主管部门和科研部门要给学校足够的特色课程的建设空间,要采取研究共同体的方式跨区县、跨学校多组织交流活动,做到特色课程开发者之间取长补短。学校要加大特色课程教师的培训、培养力度,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提高教师课程研发的能力。学校要完善考核机制,要根据学校特色建设的方向建立必要的考核、评估制度。
3.特色课程开发要与地域及学校实际相结合。要想使得课程真正有特色,必须要挖掘本地区资源。临淄区作为齐文化发源地,古迹众多、名人众多,这是我们开发特色课程最可宝贵的财富。学校本身就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其应该在特色课程开发中充分重视齐文化资源,找到切入点,去开发适合学校和学生特点的齐文化特色课程。农村学校更应充分发挥乡村传承与创生文化的主要场所的作用,要注意挖掘乡土资源,开发特色课程,促使优秀农村文化资源得到传承与发展。在特色课程建设中,需要我们根据学校教师实际情况和学生来源特点,设计并编写受师生欢迎的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特色课程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
4.特色课程开发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的放权与引领。特色课程开发需要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推动,要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充分的条件,鼓励学校和教师开发特色课程。科研部门要坚持科研引领,可以通过课题研究等方式去调研、指导学校和教师编写特色课程,要组织各种范围的研讨活动,让课题研究者进一步交流研讨。总之,上级教育部门和科研部门要做特色课程开发的引导着、支持者,而不能仅仅作为评价者。
5.特色课程的开发必须要基于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特色课程作为一种校本课程,在开发时就应该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它的开设应该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个性特长。在特色课程的开发中要转变观念,改变那种为了开发而开发,或者只是为了应付上级要求而开发的情况,要立足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去进行设计和开发。
[1]皇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何永红.学校“特色课程”浅谈[J].现代教学,2011,(12).
(责任编辑:周静)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courses in Linzi district began quite early, so it has got a number of influential achievements in the province. Of course, there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In order to better sum up the experiences in building characteristic courses, solve the problems in it, the research team conducts a series of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courses in Linzi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effect and functio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we fi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main part, motivation, content, guarantee,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courses, and also propose som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investigation of characteristic courses; the origin of investigation; results and analysis;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2015-05-01
齐刚(1976-),男,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临淄区教研室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课堂改革以及中小学特色课程研究。刘发德(1972-),男,山东淄博市沂源县人,淄博市教科所高级教师,主要从事教育科学研究。
G40-03
A
(2015)03-0018-06
注:本文为山东省教科所2013年课题“区域推进中小学特色课程建设的实验研究”[2013JG039]的临淄区域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