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鹏 叶宏玉 梁 凯 卢 怡 江 敏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学报》编辑部,上海南汇新城沪城环路999号 201306
互联网的普及使数字资源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一些传统的科学信息正逐渐被数字化知识库、数据检索库、电子科学库以及适合互联网发展的新媒体形式冲击[1],有的知名报刊甚至还被迫改变了出版模式。比如,在科学界久负盛名的美国百年大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由于纸版销量大幅下滑,于2009年4月起“弃纸上网”。如今,读者们也越来越习惯于接受纸质媒体向电子读物等新媒体的转变,阅读方式已经趋于多样化。
数字出版与传播对传统学术期刊的影响早已深入。自20世纪80年代起,数字出版就日益受到国际性学术期刊出版机构的重视,且无一例外地都特别注重发展功能完善的稿件编辑出版平台和信息传播渠道,为作者、读者、编辑和审稿人提供周到的在线服务。有调查表明,21世纪初以来,学术信息的在线使用量正以每年50%-100%的速率递增,学术期刊的在线使用已远远超过纸版使用[2]。这与学术期刊使用者群体的构成有极大的关系,这个群体一般都是科研工作者和科研院所研究生,他们一直都是时代潮流的代表,信息接受速度快,对新事物的理解力和运用能力极强,博客、微博或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学习和阅读习惯。
据统计,中国移动网民的规模如今已达6亿,其中,移动阅读网民规模占到了91%[3],如此巨大的阅读群体,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出版传媒领域一直都具有敏锐的潮流洞察力,早已纷纷涉足微博和微信平台,这种新媒体形式是以关系网络和人际互动为传播特征的社交媒体,它们的出现不但影响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改变了人们的阅读需求,而且,也促使传统学术期刊重新审视新媒体环境下自身功能的发展和定位。陈佳沁等[4]研究了应用新媒体对科技期刊的提升作用,陈唯真等[5]研究了新媒体时代传统科技期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策略,均认为如果学术期刊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主动策划、主动推送、注重增加与读者的交流、开放互动,或许可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但是,以往的研究只是注重了新媒体环境下出版形式的改变对学术期刊发展产生的影响,并未深入研究阅读习惯及阅读需求的变化给学术期刊功能带来的变化。本文重点比较分析了伴随移动阅读的出现,学术期刊功能发生的变化,对学术期刊如何依托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并结合自身特有的文献资源库,实现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形式与纸质期刊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议。
任胜利[2]认为,21世纪的学术期刊将进入服务平台的发展阶段,学术成果将基于程序(applications,apps)等发布、以数字化形式传播、通过社交网络发现和获取。为了能够适应信息在线传播形式的变化,国际上一些主要出版机构和出版行业协会都十分重视数字出版技术与信息的整合服务,并投入很大的精力与财力加强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从而为编辑、出版和营销提供充分的网络平台支撑和保障,因为这必将是现代出版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数字出版形式的多样化及数字传输效率的提高,使人们获取和使用数字资源就像过去阅读纸质印刷品一样可以顺手拈来,及时而方便。据调查,95%的移动网民每天都会阅读手机杂志[3],这些数字资源集图、文、声、美于一体,极大地满足着人们的感官需求,让阅读不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体验,而且还充满了乐趣。与此同时,博客、微博、微信、微视等蕴藏着丰富内容又互联互通的新媒体开始充斥我们生活的周围,从地铁、公交车、商场、咖啡店到教室、阅览室、图书馆,随处可见拿着手机、平板电脑下载信息、阅读电子书、欣赏电影电视的人群,人们的阅读方式无意间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移动阅读已经成为移动互联极为重要的应用之一,铅与火的印刷时代正一步步渐行渐远。
时代在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变,传统学术期刊面临的不仅是同行间的竞争,更大竞争还有拥有数字化处理技术的科技公司。如今,网络、报纸、图书、电视等媒体都涉足学术成果发布,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的微博、微信等已逐渐成为影响巨大的学术传播新媒体,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传播阵地的传统地位受到挑战,不再是人们查阅和探索研究成果的唯一途径。陈鹏等[6]曾对比了学术博客与传统学术期刊的传播效果,认为博客等新媒体为学者思考的点滴火花提供了记载和传播手段,读者通过学术博客、学者微信等更容易了解学界知名人士的最新动态,获取他们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和视角,所以,有时阅读传统的纸质学术期刊似乎变得不再必要。同样,一些学者也为了确定自己在研究发现上的优先权,选择第一时间在线发布成果,有时也不再坐等纸质期刊的出版。
学术期刊的使用群体还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他们一般都来自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接受信息速度较快,对新事物的理解力和运用能力较强,阅读习惯较易发生变化。根据贠娜等[7]针对高等院校师生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高等院校中借助移动工具进行阅读的人群已超过了93%,他们选择移动阅读的环境几乎遍布整个校园。甚至,出行与坐车也都变成了常见的移动阅读场所,有超过65%的高校师生在短途或长途旅行中选择使用手机阅读。在阅读时长上,刘亚等[8]的调查结果也显示,81.21%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或电子阅读器进行阅读的时间超过30分钟,认为有需要时就阅读的占32.36%,还有35.18%的选择临睡前用手机阅读,更有35%的表示会随时随地、不计时间长短的用手机阅读。陈娜[9]的调查结果则显示,微信、微博等移动阅读平台的出现,催生了大量的“碎片化”信息,正迎合了人们追求快餐式阅读、浅阅读、碎片时间阅读的偏好,并逐渐发展成为数字阅读的新趋势,开始改变人们的学习和阅读习惯。一些重要的数据文献及信息提供商也开始着手制作适合移动阅读条件的数据信息,如中国知网,已经开始将出版物内容资源进行“碎片化和数据化”的再处理,并将加工过的信息融入网络大数据环境,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内容。
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很多时候只是“浅阅读”[10],放弃了对因果关系的渴求,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关注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想知道的“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这也正是新媒体催生出谷歌、百度等互联网搜索巨头的原因之一[11]。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针对同一个问题的纷繁复杂的解释往往也使受众的注意力变得相对分散,此时受众就有了一种新的需求,即在最短的时间里能找到最有价值的、最值得信赖的信息。于是,经过深度加工的信息就具有了新的价值。传统学术期刊的文献信息经过了严格的同行评审,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如能将学术期刊具有专业水平的分析见解和富有参考价值的实验数据经过加工,提供到移动平台,可能会重新找到学术期刊的新的价值地带,这也是在新的移动阅读环境下传统学术期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纸媒时代,传统学术期刊的主要功能是洞察学术发展前沿,呈现学术界最优秀的研究成果,主要在于发挥宏观学术领域的引领功能,对于读者个体学术需求的认知常常是模糊的和不确定的。但是如今,随着移动阅读的出现以及读者阅读习惯、阅读需求的改变,期刊的服务功能被重新定义,也更符合时代的需要、读者的需求。读者希望的不是双月刊杂志,也不是月刊杂志,而是随时有新的、与个人专业研究领域相关的动态和研究状况的杂志。这就要求学术期刊必须改变继有的传播方式,在重视“内容为王”的同时,注重改变原来单一化的传播方式,注重发布渠道的多样化,包括如今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等“四屏融合”,只有这样,学术期刊才可以借助各平台对数据的收集功能,了解读者群的构成、读者选择阅读论文的好恶、浏览论文时间、研究兴趣等,才能根据这些信息为读者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从而真正实现学术期刊宏观引领功能和微观服务功能的有机结合。但是,这些信息在传统纸媒时代却较难获取。
学术期刊的先天使命就是要为学术研究搭建一个权威、公平、公正的学术成果交流平台。但是,缺乏互动性却一直是传统学术期刊的短板,传统学术期刊从论文选取到论文出版一般只是经过了期刊编辑、同行专家和作者等三方间的意见交换,而且,审稿人也并不负有对所评审的研究结果进行重复验证的责任,所以,偶然有论文存在学术不端等行为,有时也很难被同行评议发现。当论文发表出来后,即使存在质疑,一般也不会对作者产生什么实际影响,而受限于纸质媒体交流的时效性,作者也很难再花额外的时间精力去回复质疑或修改。
这些问题在如今的移动媒体时代则都迎刃而解。因为,无论是读者、作者还是同行专家都可以借助微博或微信等进行无地域限制、无时间限制的互动交流,也可以借助微信等平台,按需订制和获取全世界范围、全学科领域的学术资源,并随时发布个人成果,或建立个人学术空间展开学术讨论,与讨论者彼此分享对研究的看法,正是在这些不断深入的讨论中,或许就产生了用一个极小的不可信要素推翻一个大理论,或用一个可复制的研究引发一个新理论且被接受成为事实的“好戏”。例如,前几年震惊学界的日本学者STAP细胞论文造假事件,就是由读者发现了问题所在,并最终经过编辑、同行专家的讨论后确认造假而撤稿。因此,学术期刊借助微平台的交流功能,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同行的监督和验证,这对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是非常有益的。
传统学术期刊肩负着传播学术成果、推动学术研究的重要功能,但传统学术期刊的传播存在两个不足:一是传播途径比较单一,一般只有通过邮局订阅和向编辑部购买等方式,范围极为有限;二是传播时效较差,大多数期刊仍是双月刊,甚至季刊,即使是月刊,从投稿到正式发表的周期也要半年以上。在移动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的传播媒介就更多样化,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等都已成为学术期刊传播的重要媒介,学术期刊可把自已所掌握的学术数据,通过以上媒介和相关信息技术整合、融通,实现纸媒学术期刊和网络学术数据库的资源同步、多种媒介之间的互享互通、期刊传播和读者受众的互动共建。而借助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学术期刊可努力尝试改变整刊定期出版的传播模式,取消发布门槛,力求随时发布、资源共享,从而有力推动学术研究的整体进程。
从依赖性的角度来看,目前研究人员中已经有将近一半(49.7%)对移动阅读“比较依赖”或“非常依赖”[12]。因此,传统学术期刊应该逐步将移动阅读提到一定的战略高度,将移动阅读列为期刊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编辑的思想,或者说思维方式,也要从月刊或双月刊的固定套路模式转变为每时每刻的即时出版,力争让读者在需要查询某个实验数据或实验结果的每一个时间都可以找到我们学术期刊。移动终端虽仅有“方寸之地”,却蕴藏着极大的读者资源和发展前景,如果传统学术期刊的移动阅读等应用开展得好,必将使学术期刊的明天更加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因此,传统学术期刊逐步把过刊文献资料进行有序地组织,并转换成数字资源,必将会使期刊的服务通过一种崭新的形式得到延伸和发扬,并搭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列车,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发挥作用。
从目前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智能手机和平板的客户端方式正在逐渐取代WAP和手机浏览器方式,各类应用在苹果公司的iOS以及谷歌公司的Andtiod平台上几乎呈爆炸式增长。同时,一些大型公共场所、图书馆等基本都实现了WIFI网络覆盖,这都为传统学术期刊开展移动服务提供了必要条件。但是,手机或平板的屏幕毕竟有限,切换也不方便,所以,目前人们一般还是选择字数较少的文本进行阅读,那些内容简要的手机报、限制字数的手机小说,或微信、微博等“片段化内容”仍是人们移动阅读的主要内容。因此,传统学术期刊应该顺势而为,尝试开发适合手机或平板等智能终端的应用服务,以满足人们的阅读习惯;还要进一步修改期刊的网站主页,开发适应手机或平板浏览器的网页,从而保证投稿界面上的查询或撰写模板等功能在移动设备上的流畅实现;也可以推出能够自动跳转的手机版,或者开发建立越来越受追捧的微博、微信公共号、订阅号等,通过互动通信形式来丰富学术期刊服务渠道,为读者和作者的移动阅读营造交互的期刊平台。
利用移动终端可以让学术期刊无所不在,学术期刊应尽快改变传统的坐等读者查询、下载、自由投稿的做法,积极开展信息推送业务,并积极寻找和把握研究热点,确定选题主动约稿。学术期刊可以将已有的服务“智能终端化”,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或订阅号等,让读者可以随时随地登录,查询过刊文献、了解投稿注意事项、查看期刊公告和下载热点论文等。此外,随着Web 2.0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期刊微信号还将能提供交互式服务,作者或读者通过同一平台,邀请好友一起对某一论文进行阅读,或一起针对某个研究热点进行评论;也可用微信将作者账户注册、投稿信息查询、接收稿件修改通知、学术会议咨询和版面费支付等服务融于一体。而为了能够更好地提供微服务,学术期刊编辑们也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加强有关移动设备使用和检索技术的学习,以满足为读者或作者提供移动信息服务的需要。
学术期刊的微信或微博等数字化网络平台建立之后,学者期盼的“不同学术共同体自己的表达平台,以及对于作为共同体代表参与学术评价活动(比如评奖或评审)的佼佼者的监督平台”也将随之产生[13]。这个平台既对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开放,也对全社会成员开放。参与评价学术成果的主体既有以学术期刊为核心的学术共同体、专业评价机构,也包括全体参与评价活动的社会成员,从而保证做到真正客观公正地对学术研究成果作出价值判断,揭示各学科学术研究的质量。与此同时,学术腐败、学术不端行为也将在透明、共享的数据化空间中难以遁形,学术期刊也真正切实地承担起在纸媒时代无法完成的创建和监督学术规范的历史使命。
在移动阅读环境下,期刊借助于微博或微信等新媒体形式,不但可以让读者分享期刊内容,还可以让读者参与评论,并与作者进行互动交流。期刊编者应主动去关注微博粉丝,并积极参与评论和回复,只有微博或微信活跃起来,才会赢得更多关注;也只有成为某种话题的意见领袖,才可能在网络中形成更大的影响力。期刊编辑与作者、专家、读者借助微博多种功能搭建的良性沟通平台,在互动中,提高服务水平,发现潜在作者,培养自身忠诚的读者。所以,期刊重视和发展交流的互动特征并不断创新,或许可以使传统期刊与新媒体期刊达到珠联璧合的效果,但如果只把微博或微信平台等单纯地当成期刊的发布渠道,当作一个免费的信息发布平台,将很难得到参与者的信息反馈,也违背了设立官方微博或微信公众号的本意。
微博或微信平台的确催生了大量的信息“碎片”,但作为学术期刊,作为严肃知识的传播者,应避免信息的过度“碎片化”,应注重浅阅读与深度阅读的有机结合。因为,学术研究首先讲究的是真实性,不注重整体的碎片化阅读有时很容易断章取义,导致看到的往往就是片面的幻象;再有,学术研究讲究批判性,不认同权威,不认同大多数,只认同真理。碎片化阅读,看到的往往是大多数人推荐出来的信息,或未经严格论证却被炒作的“标题党”信息。
当期刊建立起成熟的微博或微信平台后,读者、作者、编者、专家可能会在每一分每一秒都进行话题的更新,转发扩散速度也会很快,而转发者的动机却各有不同,常常普遍未获得原作者的许可声明。所以,在目前微博或微信等平台版权保护意识尚未建立、传播规则亦不成熟的情况下,期刊社在管理微博或微信平台作品时应注意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约定许可,注意保护微博作者的人身权、著作权等。
传统学术期刊一直伴随信息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特别是如今,适合移动阅读的新媒体正逐渐成为现代化和大众化的信息载体和传播工具,新媒体给传统学术期刊带来的影响和竞争压力更是不言而喻。因此,在移动阅读环境下,传统学术期刊首先要主动顺应从传统媒体形式向移动阅读方式转变的新趋势,在注重学术期刊以 “内容为王”的服务功能、学术交流功能、学术规范监督功能的基础上,以更加开放、融合、学习和借鉴的态度,积极探索适合移动阅读环境的新的办刊之道,实现学术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的进化与发展。
[1] 张月红.全球学术和专业出版者协会召开“未来科研信息交流的变革”国际研讨会:微软公司和《自然》出版集团对新出版时代的反应[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4):726-728.
[2] 任胜利.国际学术期刊出版的数字化发展[N/OL].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1-29.www.cssn.cn/xspj/201411/t20141105_ 1391000.shtml.
[3] 腾讯企鹅智酷.纯干货:揭秘微信的“影响力”首份微信数据报告[OL].2015-01-31.http://mp.weixin.qq.com.
[4] 陈佳沁,马潇漪.科技期刊的新媒体应用与提升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7):909-913.
[5] 陈唯真.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科技期刊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3):561-563.
[6] 陈鹏,张美琼,黄历,等.学术博客与传统学术期刊的竞合发展[J].编辑学报,2012,24(1):19-22.
[7] 贠娜.关于大学生手机阅读的思考[J].新媒体,2013(5):55.
[8] 刘亚.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的调查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3,33(3):97-98.
[9] 陈娜.大学生移动阅读与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26(4):181-183.
[10] 谢文亮,杨小川.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浅阅读与深阅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52-154.
[11]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1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12] 谢蓉.高校图书馆如何推广手机阅读[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4):20-23.
[13] 朱剑.重建学术评价机制的逻辑起点——从“核心期刊”、“来源期刊”排行榜谈起[J].清华大学学报,2012(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