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岭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编辑部,广东湛江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 524025
在数字环境下,科学研究本身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逐渐被网络化、数字化。这种新型知识环境直接促使科研人员认知客观世界、创造知识的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进而改变其利用信息的行为,发展出新的学术交流需求。这意味着以学术交流为根本服务宗旨的科技期刊面临新的挑战——科技期刊服务应该如何适应学术交流需求的新变化。从知网上已有文献看,对科技期刊服务的研究多论及期刊人员服务意识[1],期刊的服务模式和功能[2-3],或者期刊数字化服务平台[4-5]等。研究者对科研用户学术交流的需求也有所关注,如彭希珺、张晓林指出在数字化环境中,移动阅读环境、大型集成检索传播平台以及整合各类“出版”资源的融汇平台,已逐渐成为用户获取信息和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式[6],但该论文的立足点是全面梳理国际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趋势。在此,本文尝试直接从科研用户学术交流需求变化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期刊的服务,以此从根本上理解与把握期刊服务的趋势与策略,进而在这场数字时代的变革中意识更主动、行动更自觉,为科技期刊争取更多生存与发展的机会。
科技期刊是应学术交流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载体和形式,这种起源决定了科技期刊的传统功能是实现科技论文的传播与共享。在传统的情况下,科技成果通过纸质印刷出版,其发布、发行和获取最新成果的渠道单一、时滞较长。而当数字网络技术渗入科研活动,成为学术交流体系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背景时,惊人的出版传播速度日益成为高水平科技期刊共同追求的优势。我国一些重大科研成果选择在国外期刊上发表,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我国科技期刊目前普遍出版时滞过长,严重影响了国内科技成果传播的及时性和科学竞争的优先权[7]。显然,用户对科技期刊信息传播的速度有了更高的心理期待。
此外,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用户在他们最需要的时间、通过他们认为最方便的方式访问最需要的资源成为可能,因此用户对信息使用的便利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有两个方面。
(1)满足随时获取信息的需求。美国的“摩根士丹利报告”对纸媒、桌面网站、桌面APP、手机短信、阅读器、手机网站、移动APP等7种新闻阅读形式进行多维度分析,结果表明,移动APP应用程序形式对于目标受众具有高度黏合度[8]。同样,越来越多的科研用户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查询信息、搜索文献,对科研信息获取的期待从工作现场拓展到任何可以使用网络的环境中。只要能登陆网络,就希望能随时享受科技期刊所提供的服务。
(2)与用户科研环境紧密耦合。由于科研信息数字化,用户更习惯在工作现场处理信息。“穆尔斯定律”所述:“一个信息检索系统,如果用户取得信息要比不取得信息更伤脑筋的话,这个系统就不会得到利用”[9]。同样,任何还要求用户必须中断科研进程、离开工作现场才能使用的信息业务,也会日益被弱化和替代。他们要求信息资源和服务直接“到桌面、进现场”,形成“我在哪儿你就在哪儿”的与用户科研环境紧密耦合的服务需求[10]。
上述情况说明在学术交流中,用户对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获取信息的便利有越来越高的需求,因此除传统渠道外,科技期刊需要越来越深入地与多种网络渠道和技术相结合,把用户需要的内容,通过最便捷的渠道,在他们最需要的时间点传送给他们。
传统情况下,科技信息资源往往被分割在不同的专业出版机构中,作为孤立、静态的产品来运作,使得期刊服务通常局限于成果的评价和发布。随着数字化发展,多种科技信息资源已经数字化,信息资源迅速从具体机构中解放出来,用户获取大量原始文献资源变得非常便捷,其学术交流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用户开始关注如何借助期刊出版者的服务实现更高效的知识发现、知识创造以及获取专业活动的解决方案。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对文献资源的知识服务需求。中国地质图书馆向系统内多家单位发放《中国地质图书馆用户需求》问卷调查表。调查发现,地勘科研单位普遍对深层次知识服务有迫切需求[11]。在知识经济时代,用户需要的不仅是信息,更需要信息服务机构从大量信息中提炼、挖掘解决问题的知识。正如J.奈斯比特指出:“我们正受信息淹没,却渴求知识”[12]。数字技术可以利用高速网络实现各种资源无时空障碍的获取,通过网格中间件实现各种资源逻辑上的集成,加上数字内容具有碎片化和模块化特征,这使得科技期刊可灵活按照用户需要,针对问题、面向知识发现和解决方案来挖掘信息资源和组织知识服务。
(2)对虚拟学术交互平台的服务需求。在科学社群中,成员的孤立通常与低生产率相联系。因此,科学研究中对人和专家资源的访问,与对文献及数据的访问同样重要,个人交流网络被广泛认为是科学社群的主要支持结构[13]。传统的学术交互方式主要有正式文献、学术会议、讲座等。数字时代,基于web2.0的社交应用如博客、微博、微信、论坛等带来社交性网络大发展,也为科研用户创造了低成本、即时的虚拟学术交互平台。一项虚拟研究环境用户调查显示,研究者需要通过视频会议等形式与同事实时交流并对讨论进行注释[13]。
显然,科技期刊仅靠传统服务已难以满足用户新的学术交流需求,科研用户迫切的知识化需求推动科技期刊由面向研究结果的出版系统逐步转型为面向知识生产过程和专业活动的服务机构。
在线优先出版指论文通过同行评审后(正式排版或者未正式排版)在网络上第一时间发表,这是实现科技成果快速发布最有效的方式。目前,国外各大名刊和出版商在线优先出版已成规模,如Science的Exptess,Elseviet的Pteptint等。国内有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开始支持在线优先出版方式,如《化学学报》稿件一经录用就会以最快速度在网站“最新录用”栏目中实现在线发表。《中国肺癌杂志》在自建网络平台发布在线优先出版论文,并在PubMed检索系统上优先出版Epub Ahead of Ptint(AOP),同时为PubMed上AOP文章提供到期刊网站的全文链接,使单刊网站不再是一个信息孤岛,提高了论文及期刊网站的国际展示度,更好地发挥了在线优先出版价值[14]。
(1)借助网络媒体。国外高水平科技出版商大多重视借助网络媒体等强化其传播能力。如剑桥大学出版社(CUP)对期刊宣传实施全球性公共关系策略,其中包括积极主办或协办网上论坛;采取博客、Facebook等web2.0技术[15]。再如NPG充分利用社交网站和微博等新媒体,在著名社交网站Facebook、LinkedIn和Google+上都可找到NPG,在著名视频网站YouTube上有专门的Natute频道[16]。这些传播策略都值得国内科技期刊借鉴。
(2)与搜索引擎等商业机构合作。Sptinget Link 2.0自2006年与Google合作以来,Google已成为Sptinget Link最大的访问者来源,近年Sptinget的全文下载量平均每年以100%的速度增加[17]。这说明在数字时代,如果想加快信息扩散速度,就需要增加期刊的出现频率,与搜索引擎合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能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文献线索,并通过丰富的外部链接,如指向科技期刊、相关数据库等来提供获取途径。
(3)进入移动终端。目前,APP终端访问量远远超过了PC的访问量,形成又一新趋势。国内不少科技期刊适时开发了移动推送客户端。如《中国卒中杂志》编辑部借助万方医学网提供的开放技术,推出面向移动终端读者的IPAD版[18];中国光学期刊网全力打造光学领域的系列APP应用,以适应用户逐步形成的移动阅读习惯[19]。国外剑桥期刊、BMC则专门为移动终端用户开发了在线移动平台,用户可以在不同类型移动设备上进入专门网站阅读文献,这样更专业,可作为国内科技期刊移动服务的未来方向。
(1)加入DOI系统。DOI的核心功能是为数字对象分配永久且唯一的标识符,这对科技期刊在数字对象定位、文献开放链接、权利信息管理等多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20]。其中,科技期刊通过注册DOI可以实现文献资源的跨平台互链及共享,这非常方便用户获取文献。特别是用户通过DOI获取的电子版全文往往建有各种链接,包括参考文献链接与被引链接,甚至还有纸质版未排印的作者信息、读者评论,等等。用户获取信息明显丰富,效率也明显提高。西文DOI的发展已比较成熟,而中文DOI在数字资源的应用正逐步展开。《遥感学报》、《地球物理学报》、《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软件学报》等一批国内科技期刊已注册了DOI,这能将期刊有效纳入国际性科学交流渠道,实现全球用户对文献的便捷获取。
(2)集成服务。数字环境下,用户希望不离开科研现场就能获取信息服务,这就要求科技期刊注重设计开放集成的信息环境,能够跨界调用和集成其他信息机构所提供的信息服务,使用户能在科研现场“一站式”获取文献资源等信息服务。爱思唯尔期刊产品开发的指向之一就是知识的搜索与发现,为客户提供SciVetse一站式信息获取平台。通过SciVetse,研究人员能及时访问ScienceDitect、SciVetse Scopus、SciVetse Hub、SciVetseSciTopics和SciVetse Applications,同时检索结果按照相关性排序并去除重复记录[21]。
传统的纸质出版形态通常是平面、静态、容量受到限制的。数字环境下,数字出版由于不受存储空间限制,论文可添加图表、图片和多媒体文件等,也可嵌入视频文件,如《骨与关节外科期刊》;文章布局由“线性”向“章节标签”过渡,一些出版社还在文章页面添加“相关文章”链接功能等。这使出版形态呈现富媒体化,使论文形式更丰富、直观,内容更完整,促进对研究成果的理解和重用,更有助于知识的关联与创新,从而实现出版形态在出版过程中的知识增值服务。
SptingetLink拥有200本线上期刊,支持流媒体技术,添加具有缩放功能的高清晰图片,并探索动态表格和三维动画等基于超链接技术的信息服务发展,作者可上传文章相关的补充材料,如图表、数据以及视频,不受版面限制[17]。NPG期刊如Nature Chemical Biology采用最新3D技术,将分子结构用三维方式展现出来,这样可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形成互动[16]。
数字环境下,科技期刊可借助数字技术对异构分布的海量信息资源进行关联、挖掘和分析,由此帮助用户进行知识预测和知识创造,从而使科技期刊的服务深入到知识生产、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在这里,信息本身不再是被动的资源,而是作为知识创造的工具,帮助科研人员更有效地探索与创造[22]。就实现形式而言,兹举以下两例。
(1)建立知识服务平台。科技期刊作为发布和传播专业或者学科领域最新成果的平台,往往是本专业或者学科领域用户关注的信息源,因此有利于科技期刊按照科学研究(例如学科、专业或项目)来组织和挖掘信息,使信息服务“学科化”。目前,国内已有科技期刊在积极探索与实践。《自动化学报》为其用户建立了知识服务平台:以自动化领域知识本体为基础,开发可视化的文献检索、知识拓扑、热点趋势等知识服务工具,帮助用户动态把握最新的知识结构,寻找学科交叉的无人区,为其进行知识发现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23]。
(2)探索语义出版。目前全文数据库虽然能够帮助用户获取海量的数字化文献,但检索通常采用“关键词”和文本内容严格匹配的机械方式[24]。这样做不能对信息间隐含的内容进行挖掘,检索过程缺少必要的推理、联想能力,最终导致检索结果不精准,用户难以快速获取最需要的知识,更难以发现隐藏在文献和数据中的特征和规律。语义出版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期刊内容可以Web为主要呈现形式,充分利用HTML5和XML等技术,实现论文内容的结构化描述[6]。这样期刊内容可分解为具体知识单元,然后对这些知识单元的语义类型和语义关系进行鉴别和标注,并与其他知识资源中的知识单元进行关联,形成深层的知识网络,就可提供知识的深度挖掘和关联分析,帮助用户发现更贴近需要的知识和新的知识。因此,语义出版意味着出版机构可充分利用期刊内容为用户提供更为强大的知识服务。目前,国外出版商已经在尝试基于文章全文的语义出版模式,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英国皇家化学会(RSC)对其发表的部分论文提供了RichHTML全文形式[25],而我国正在积极探索建立语义出版的环境。
大数据时代,对于掌握海量数据、高质量内容的学术出版集团来说,整合优质内容,将这些内容数字化,然后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能够为专业人士提供解决方案和重要见解。换句话说,就是把传统的专业内容与前沿大数据技术结合,开发“数字决策工具”,帮助客户解决工作中至关重要的问题。这样的服务直接指向用户工作的决策终端,是对知识生产和专业活动更深的介入。爱思唯尔有一款开发科研绩效评价与决策工具:SciVal。它整合了科研论文、引用信息、专利和其他的独特内容集合,并采用他们自己内部开发的大数据技术HPCC(高性能计算集成),对科研机构的绩效进行分析,并为学术机构的领导人提供决策服务。它的另一款产品ClinicalKey整合了大量医疗研究和案例数据,通过利用强大的检索技术,快速找到关联的目标信息。医生在少数情况下可能会遇到不太常见的病例,它可以帮助医生快速拿出可靠的治疗方案,连急诊室的医生也在使用这个产品[26]。科技期刊作为专业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先进出版集团的这些最新发展看到,信息服务不断深入知识生产和专业活动,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代表了专业出版的未来。
未来科技创新需要基于知识的交互协同创造能力。科技期刊应抓住机遇,支持科研用户进行协同交互。Web2.0应用创造了低成本、直接、即时的交互平台,成为搭建科研社交网络卓有成效的工具。NPG的网络出版负责人Timo Hannay正积极地带领NPG进军Web 2.0领域。他坦言:“我们真正的使命并不是发表期刊,而是增进科学的交流”。NPG开展的项目包括一个促进科学家交流的社交网络、一个供研究参考用的社会化书签网站以及一个供科研人员对未公开发表的手稿、演示文稿及其他资料进行评论的网站[27]。国内科技期刊在构建基于web2.0的交互平台方面已经作了有益尝试,如中国光学期刊网开发了博客功能,吸引光学专家在平台上建立自己的博客、发表博文,并聚合了光电博客,平台目前活跃博客1000余个,聚合专家博客300余个[19]。还有一些科技期刊《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自动化学报》等开设官方微信、微博等学术交流平台,以此来支持科研社群的合作交流。
数字技术的快速创新导致科研用户的学术交流需求不断变化。面对期刊用户需求的新变化,国内科技期刊如何准确把握期刊服务的新趋势,并及时有效调整期刊的服务措施值得深思。这就需要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人始终敏于关注与分析用户学术交流需求的变化,研究与借鉴国际同行基于数字化的全球化发展实践经验,把符合科研用户学术交流新需求的办刊理念与技术结合,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由此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期刊发展道路。
这是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人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只有这样,中国科技期刊才能吸引用户持续地关注和使用,也才能赢得自己的尊严和生存意义。
[1] 林海妹,薛刚,李永龙,等.科技期刊编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及其与期刊发展的关系[J].编辑学报,2014,26(1):57-58.
[2] 张婧,余振刚.科技期刊网络增值服务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4):174-178.
[3] 何素清,刘树春.科技期刊网络出版特殊功能服务的发掘与利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609-611.
[4] 任艳青,陈培颖,胡蓉,等.科技期刊的知识服务系统——以《自动化学报》知识服务平台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5):688-692.
[5] 闻丹岩.数字化内容服务平台对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影响[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48-149.
[6] 彭希珺,张晓林.国际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6):1033-1038.
[7] 张秀梅,李婧,刘立营,等.数字出版对科技期刊评价的影响[J].科技与出版,2011(11):15-18.
[8] 郑筱梅.移动终端对科技期刊阅读行为模式的影响及策略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4(2):73-75.
[9] 曾频.网络环境下科研用户的信息行为探讨[J].情报探索,2009(8):17-19.
[10] 张晓林.科研环境对信息服务的挑战[J].中国信息导报,2003(9):18-22.
[11] 皮凌燕.图书馆知识服务与用户需求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增刊(2):248-250.
[12] 邱均平,沙勇忠,刘焕成.论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管理[J].情报资料工作,2001(5):5-8.
[13] 赵康.数字化科研环境下的学术交流研究[J].科技传播,2014,1(下):255-262.
[14] 王玥,刘谦.基于科技期刊自建网络平台的在线优先出版——《中国肺癌杂志》的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4):732-735.
[15] 刘兴平,初景利,张建国,等.欧洲三国科技期刊质量与影响力建设的特点与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5-9.
[16] 张聪,张文红.NPG期刊运营特点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3(2):4-10.
[17] 陈丹,程小雨,齐媛媛.施普林格期刊运营模式及数字出版策略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3(2):15-19.
[18] 司静辉,张秀梅,程煜华.构建开放式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3):421-427.
[19] 邓迎,郑继承,童菲,等.中国光学期刊网数字出版服务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951-954.
[20] 周月娟.DOI对科技期刊网络传播的影响[J].科技与出版,2008(11):55-57.
[21] 陈丹,董鑫,张玉洁.爱思唯尔期刊运营模式及数字出版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3(2):10-14.
[22] 白光祖,吕俊生,吴新年.科研个性化信息环境初探[J].情报科学,2009,27(4):502-506.
[23] 任艳青,陈培颖,胡蓉,等.科技期刊的知识服务系统——以《自动化学报》知识服务平台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5):688-692.
[24] 吕婧.基于语义网的语义搜索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学院,2013.
[25] 翁彦琴,李苑,彭希珺.英国皇家化学会(RSC)——科技期刊语义出版模式的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825-829.
[26] 白可珊.爱思唯尔未来十年转型新方向 开发数字决策工具[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08-26(006).
[27] M·米切尔·沃尔德罗普.科学2.0:新工具还是华丽冒险[EB/OL].(2008-06-13)[2014-11-20].http://tech.sina. com.cn/d/2008-06-13/180122573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