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教育的人文诉求

2015-01-30 13:15陈希颖
浙江经济 2015年19期
关键词:诚信道德家长

陈希颖

诚信教育的人文诉求

陈希颖

诚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并采用一定的道德教育方法,培养受教育者诚实与守信的道德品质的活动。

目前,社会对诚信教育存在两大大解读误区:其一,“诚信”是不能教的。美国科学家哈桑对儿童说谎问题进行了大样本的实证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在选择是否诚实时更具有功利性倾向,这一结论引发了人们对“诚实”这一品质是否可教的深刻反思。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有很多人持有同样的看法,即诚实守信的品质是不能通过教育来培养的。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教育不是万能的,它代表的是一种可能性,教育的作用在于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有关诚信道德的知识,并通过一定的教育组织和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使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并乐于践行诚信道德。

其二,讲“诚信”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说假话。古人云: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信不从道,何以为信?诚实守信是人类的美德,但并不一定什么情况下都要说真话、讲信用。诚实与欺骗是基本的道德规则,不是道德原则,它们从属于、支配于、决定于两善相权取其重、两恶相权取其轻的基本善恶原则。

因为误区的存在,导致我国诚信教育存在两大缺失。一方面,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缺失。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的摇篮,作为孩子启蒙老师的家长理应言传身教,重视孩子良好品质的养成。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一些家长误认为孩子从小会说谎是聪明的表现;一些家长习惯把孩子的诚信教育之重任推托给学校;更有一些父母为了一时得利或贪图方便,时常在孩子面前展示不诚信的行为。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品德形成有三个阶段:一是依从;二是认同;三是内化。大部分孩子行为特点具有盲目性、不稳定性,由于缺少认识和体验,孩子会跟随、模仿他人的行动而放弃自己的意见。而家长表现出的种种不诚信的行为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烙下烙印。

另一方面,学校诚信教育存在缺失。现今,弄虚作假在学生眼中非常普遍。考试作弊、代考、买假文凭根本算不上羞耻,校园内失盗现象频频发生。在少数教师中,论文剽窃、买卖也时有发生。李连生,前西安交大教授,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得主,因涉嫌学术造假而被取消其教授职务,解除其教师聘用合同。

诚信教育的缺失外化为一系列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P2P跑路潮、摔倒老人该不该扶、唐骏“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张悟本“绿豆包治百病”、台湾地沟油事件等等,都折射出诚信教育缺失的危害性和进一步完善诚信教育的紧迫性。

如今,我国的诚信教育遭遇困境,如何突围成为各界探讨的热点话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分析诚信教育的价值取向时往往会采用“狼来了”这样一个故事作为诚信教育的启蒙案例,而这个故事给人的警示是:一个人要诚实,如果不诚实,他就会有麻烦。但是,这种价值逻辑并不能得到充分有效地证实,很多时候只有当不诚实、谎言、作弊、骗术被发现或戳穿时,才会如此,否则只会“获利”。因此,一味地把诚信教育的价值着眼于功利的目的,会削弱教育本身的说服力和约束力。

诚信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将其价值取向从功利主义转移到人文主义,从利益考量转移到人文诉求。通俗讲,就是教导青少年讲诚信是尽到做人的本分。一是积极营造有利于诚信教育的社会氛围。扭转“老实人”成不了气候的狭隘观念,通过各类主流媒体、新媒体报道宣传诚信光荣的理念。二是积极探寻以诚信为突破口的德育教育路径。家长、学校应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将诚信教育贯穿到孩子成长、教育的每个环节。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探索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制度,重点考核评估学生在考试、论文写作、申请助学贷款、择业等方面的诚信行为。三是努力构建有利于诚信教育的社会赏罚机制。对诚信者给予奖励,对失信者给予制裁,这一赏一罚不停地刺激着人们的心灵,不仅会对当事人产生道德影响,而且会辐射到旁观者的心里,从而形成一种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猜你喜欢
诚信道德家长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家长请吃药Ⅱ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