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田 马运军
(河海大学 江苏 南京 211100;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 江苏 南京 210046)
习近平教育思想探析
刘春田 马运军
(河海大学 江苏 南京 211100;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 江苏 南京 21004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强调立德树人,廓清教育目的;突出传统文化教育,发挥教育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建构作用;均衡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等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于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习近平;教育思想
教育关系着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繁荣昌盛,我们党和政府始终把教育作为治国的重要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教育思想,对于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教育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阶梯。教育总是以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为基础,为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集中反映一定社会对于所要培养的人的总的要求。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但现阶段,由于受市场经济、实用主义的负面影响,在教育目的的认识方面出现了一些误区。有的学校重教学、轻育人,以升学为标杆、以分数论高低,仅仅把教育当作知识传播和能力训练的工具。有的高校完全以市场为导向,注重专业教育、忽视人文关怀,批量生产所谓实用性的“专门人才”。有的地方急功近利,一味追求教育产业化,关注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与树人的目的渐行渐远。
习近平同志敏锐把握教育导向,高度重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他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1]这就进一步明确了教育工作的根本使命:既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丰富了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立德树人,要以“德”为先。“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教育必须以培养有道德的人为根本目标。在此基础上,培养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公民。价值观是德的主要内容,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必须抓好价值观教育。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抓好青年的价值观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习近平同志特别重视青年一代价值观培养问题,他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3]“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4]国家的历史命运与青年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担当则国家有希望。学校必须注重抓好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立德树人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正能量。对于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5]希望“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6]
习近平同志深刻阐述了教师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历史责任和素质要求,他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7]他们“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8]“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9]教师是育人的主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力量。育人先要律己,为师更应重德。现在,教师队伍中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有些人认为教学仅是饭碗,仅是学问之道,对学生的心灵成长漠不关心。更有甚者,师德败坏,索贿受贿,猥亵学生等。面对这些现象和问题,一方面要坚决清除不合格教师,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教师的道德教育。“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10]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养成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勇于承担立德树人这一神圣职责,既要教书,更要育人,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书育人全过程,“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11]
教育的职能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科技传播,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建构。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建构,必然以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五四运动以来,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在反封建文化斗争中,一些有影响的文化领袖对传统文化做了深刻批判,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批判在“左”倾思想和运动的影响下愈演愈烈,许多优秀传统文化被作为封资修的东西打入冷宫,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断裂。藉此,各种非传统的、西方的甚至敌对的思潮乘机而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互激荡,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人的精神世界出现了迷惘:道德滑坡、金钱至上、历史虚无、追逐文化舶来品等等。在这些人身上,国家认同弱化、民族认同弱化、文化认同弱化。增强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凝聚民族精神,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习近平同志深刻阐述了传统文化对民族精神建构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3]忘记和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消除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从而失去“中国”、“中华民族”与他国、他民族的区别。没有“中国气派”的中国人,将不再是中国人。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14]等等,为我们提供了深厚沃土、丰厚滋养和坚实底蕴。“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20]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习近平同志深刻阐述了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构建的重要职责,他指出:“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通过学校教育——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15]习近平同志还提出了一系列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举措,他在北师大考察时明确指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16]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17]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立德树人、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结论。不仅中小学教育要注重传统文化,成年人也要注重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社会群体中的示范群体——党员干部,更应该学历史、读经典,努力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性公平。追求教育公平,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是人类社会的价值理念和目标方向。个人无法选择性别、地域、天赋、家庭等,但可以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可以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教育不仅是文化传承、民族延续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建立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现阶段,教育资源分布区域差异大,地区、城乡、校际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还存在着教育的不公平。教育不公平已经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成为老百姓最不满意的问题之一。
习近平同志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战略高度,强调全民教育、终身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同志郑重承诺:“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18]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贺词中又进一步指出:“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19]
习近平同志十分注重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教育资源差别,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别,解决教育短板。他在北师大考察时明确指出:“教育短板在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岛地区,尤其要加大扶持力度。”[20]在山东考察工作时进一步指出,要抓住“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这个治本之策,突出重点,上下联动,综合施策。”[21]在赴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强调:“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抓发展在根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重视教育,重视基础教育尤其是老区的基础教育,财政资金要向这方面倾斜。”[22]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培养优秀人才,全面提高入学率,让适龄的孩子们学习在学校、生活在学校、成长在学校。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国家的教育经费要多往新疆投。”[23]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国家财政向教育倾斜,从2012年开始,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国家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等。截至2014年11月底,全国6.4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任务,许多农村和边远地区学生从中受益。为推动中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国家组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农村教师为重点,采取骨干教师脱产研修、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大规模培训教师,到2014年,共培训教师493万人次。未来几年,通过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重视和加强特殊教育等,教育公平将会显著提升。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无论是经济力的竞争、科技力的竞争、军事力的竞争,还是其他领域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而教育对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经历了跨越式大发展,成为在学规模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国,但是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不相适应。比如,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带有考试型、封闭性、行政化的某些特点,而这又是难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制约因素。时代发展新形势和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求必须深化教育改革。
习近平同志对深化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24]创新驱动重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转变思想观念,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构建教育发展的新模式,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要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治理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努力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创新人才和领军人物。
实现教育体制的改革,需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引导作用,尤其是一流大学的引导作用。习近平同志十分关心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关注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希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早日建成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在考察北京大学时,习近平同志指出:“党中央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前进。”[25]他强调:“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264]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亿万人民梦寐以求的夙愿,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应有之义。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必须要扎根中国大地,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其次,要积极借鉴人类文明,以国际化的视野,与世界知名高校开展交流合作,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再次,必须要遵循教育规律。哈佛、牛津、剑桥等大学的办学实践表明,世界一流大学并非千校一面,而是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共性与特色的关系,决不能完全按照西方标准亦步亦趋,简单照搬照抄。
[1]习近平就高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 、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N].人民日报,2014-12-30(1).
[2][21]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N].人民日报,2013-11-29(1).
[3][5][6][8][25][26]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4]习近平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勉励青年志愿者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 、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N].人民日报,2013-12-06(1).
[7]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N].人民日报,2013-09-10(1).
[9][10][11]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2).
[12][14][2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13]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1).
[15]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01-01(1).
[16]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09/c1024-25628978.html.
[17]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1).
[18]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1).
[19]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N].人民日报,2013-09-27(3).
[20]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09-10(1).
[22]习近平春节前夕赴陕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向全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 祝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N].人民日报,2015-02-17(1).
[23]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14-05-30(1).
[2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N].人民日报,2013-10-02(1).
(责任编辑:悠 然)
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民族复兴研究”(项目编号:2013SJB710001)阶段成果
2015-08-29
刘春田(1974-) ,男,山东枣庄人,河海大学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文化哲学、高等教育管理等研究。马运军(1974-) ,女,山东滕州人,中共南京市委党校讲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文化哲学、伦理学等研究。
D262
A
1672-1071(2015)05-0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