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学法在宪法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5-01-30 01:52梁洪霞
中国宪法年刊 2015年0期
关键词:教学法教学方法情感

梁洪霞

情感教学法在宪法学教学中的运用

梁洪霞∗

我国自199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素质教育,纠正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2010年教育部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着重强调“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的战略主题,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为了贯彻《纲要》精神和内容,在法学领域,2011年中央政法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颁布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确立了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即“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形成科学先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理念,形成开放多样、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培养造就一批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在这些倡导和目标中,素质教育、德育为先、信念执着、品德优良,实际上都在将教育与人的品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无痕”地感化和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就成为法学教育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情感教学法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情商水平的提高,并有助于解决当下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厌学、逃学、冷漠等心理问题,对我国高校的教学改革和法学教学方法的转变与提高都有所裨益。

一、情感教学法的基本原理

(一)情感教学法的渊源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克拉斯沃尔(D.R.Krathwohl)就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学说,即把教育的目标分为3大领域——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情感领域(affective domain)和动作技能领域(psychomotor domain)。克拉斯沃尔、布卢姆等在1964年出版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情感领域》一书中把情感领域目标分为5个亚领域,即接受(注意)[receving(attending)]、反应(responding)、价值评价(valuing)、组织(organization)、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characterization by value or value complex)。①[美]D.R.克拉斯沃尔、B.S.布卢姆等编:《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情感领域》,施良方、张云高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01~195页。综合来讲,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把课堂中接受的价值观念逐渐转化为自身的性格,包括人生观和价值观。这足以见得,教育不仅要增加人们的知识积累,同样重要的是人格塑造,将每一个学生作为有情感的对象来看待,而不是一堆待加工的机器零件。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1947年被任命为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期间经过自身实践创立了“和谐教育”模式。他的教育思想饱含着对学生的爱和人道主义精神,其认为学校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合格公民和幸福个人,和谐教育的内在、恒久的支柱在于建立学生学习的积极的“情感动力系统”。而另一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曾说:“我们建立很多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足见,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和情感关注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我国在20世纪80时代初小学阶段“愉快教育”实验的开展,以及近些年“情境教学”、“激情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提出,都提倡贯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因素。愉快教育重在贯彻师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并获全面和谐的发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②戴伟:“情境教学法”,载《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年第6期 。这些探索和尝试尽管具体的方法有别,但都强调了学生情感与学习之间的密切联系。

(二)情感教学法的基本内容

情感教育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即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的重心放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情感教育承认人的多元化,尊重每一个学生,是一种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而情感教学法是情感教育乃至素质教育中的一种典型的教育方法,重在技巧和手段。情感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态度、情绪、感情以及信念,教师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学生自觉融入课堂,感同身受,在无意识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同,进而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性和人格,使学生能够完善自我、宽容他人、理解社会。情感教学法区别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特征:

第一,情感教学法突出了教育过程中的情感要素。首先,教师本身要有情感,教师在上课时要富有感情,要爱自己的学生,爱自己的专业,爱自己的教师职业;其次,要照顾到学生的情感需求,老师要对学生尊重、鼓励,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使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学生产生共鸣。一个让课堂始终愉悦、充满激情,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或牵动学生悲伤、感动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第二,情感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目标,并以此带动学生积极学习、获取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重在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塑造和精神需求,往往导致学生厌学、逃学,缺乏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犯罪率大大提升,如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在课堂被杀案”和“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案”等,无一不牵动国人的心弦。被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如今一念之差成了杀人凶手,不能不提醒我们现代教育的缺陷和漏洞。而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不可能完全由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和年级辅导员来加以改进,承担教学任务的高校教师更应在平常的教学中加入人文的感情因素,潜移默化中解除学生的心理危机,使他们正确认知社会,锻炼个人在社会中的实际交往能力,学会爱与被爱。

第三,情感教学法重视情感渲染、个人体验和参与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情感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而是力求新颖和创新。例如,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以诗歌、朗诵、音乐、影视、画面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来感染学生,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主动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和思考中。另外,还创设观摩、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学生亲身感受教学内容中涉及的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并感受到实践过程中的困难和快乐。

二、宪法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法的必要性

情感教学法应该推崇成为所有学科门类都可以适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而在法学教育,尤其是宪教法学中,更应该运用。宪法学以人权保障为目标,以国家政治运作为规范对象,并涉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权本身就是关于人应该享有什么样的权利,与人类自身的需求、欲望联系在一起的,这种需求和欲望是建立在平等、尊重等价值目标的基础之上,体现了人类的情感。那么在讲授人权以及公民基本权利的时候,不引导学生把握最基本的人类道德情感和做人的基本底线,泛泛而谈权利标准,学生是不可能理解人权和权利的真正内涵,不能理解宪法作为人权保障书的切实含义。因此,和其他法律部门比较来说,宪法更需要教师运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理解宪法保障人权的价值和意义,思考做人的基本准则,消除冷漠,激起爱和宽容。

下面列举一些教学实例,对比不同道德标准的学生在回答宪法问题时的不同答案,从而凸显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案例一:艾滋病人的受教育权保障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在河南省文楼村发现艾滋病人以来,艾滋病人的权利保护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艾滋病人的传播途径有三种: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一般情况下,正常交往是不会传染发生艾滋病的。在这些基础条件下,艾滋病人的受教育权如何保障?国家应该承担什么样的义务来保障艾滋病人平等地接受教育?学生们的答案是肯定的,即艾滋病人也有受教育权,但在保护的途径上发生了分歧。大部分同学从人道主义出发,提出建立艾滋学校,让艾滋病人有专门的学校接受教育,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不至于因病辍学。乍看起来,此答案无懈可击,但这显然就是隔离措施,如果我再追问,那我们是否还要建立专门的艾滋工厂、艾滋村,而又要寻找艾滋教师才算真正保护了教授艾滋病人的老师的权利呢?同学们只想到了正常人的安全,而忽略了艾滋人实际上最缺乏的受到尊重的权利,和其他人一样平等自由地学习、工作的权利。通过此案例,学生会理解特殊群体权利保障的重要性,何为平等,以及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还有公民、社会和国家的责任,从而培养法律正义感和责任感,提升尊重弱势群体的立法理念。

案例二:生命权与废止死刑

废除死刑的观点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人权思想的传播,对每个人生命权保障的思想逐渐引申到,法律上还保留死刑是否合乎生命权保障的精神?问及这个问题时,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多年来每一个班级的学生85%以上都赞成不能废除死刑,而目前世界上已经废除死刑和事实上不再适用死刑的国家占到80%以上,同学们的答案和废除死刑的国家的数目形成了巨大反差。同学们想到的更多是,废除死刑将无法最大限度地震慑犯罪,将无法抚慰受害者家属,也无法体现法律的公正。可是,很少人会思考,人的权利保护是法律的目的,如果为了某人的权利而简单地剥夺罪犯的生命,是否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诚然我们有很多理由,但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任何权利的享有都是以生命的存续作为基础的。那么以法律的名义剥夺生命是合乎正义的吗?万一司法错误则将无法挽回,人权的保障也应该包括那些罪大恶极的人以及被政府推到被告席上的人,因为理论上我们也可能成为那样的人。对生命权与死刑废止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们学会换位思考,更好地体会生命权保护、刑罚的功能,重新认识司法文明和法律正义。

案例三:他们的行为是法律允许的吗?

宪法学中的行为自由,不同的国家可能归属于不同的法律条文来保护。但法律允许哪种行为自由的存在,确实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同性恋人属于有别于“常人”的少数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别于常人的人不胜枚举,他们的行为、喜好、观点、思想等是否允许自由的存在?这是在拷问我们常人的宽容和理解。在讲述这一问题时,同学们大多无法理解,或者是觉得很奇怪,很恶心。此时,我认真地向他们解释,实际上他们只是性取向不同而已,目前很多国家都通过了关于同性恋人可以结婚等的法律,而且还播放了同性恋人的生活境况,激起学生的理解、宽容和尊重的情感,并让他们像接受其他不同喜好的人一样,能够接受同性恋人。并告知同学们世界是多元的,我们通常所接受的价值评价体系或文明标准并不是完全科学的,我们不能说同性恋人不文明,不能说土著人太落伍,不能说有着不同信仰的人很奇怪。宽容是我们大家和谐相处最基本的底线。宪法学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宽容,是源自于对人类本身人格的尊重,源自于平等精神。

三、宪法学教学中情感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情感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通常并无固定的模式,教师运用语言、肢体、道具、环境甚至是一个眼神,都能把感情注入课堂中,让学生感受到、捕捉到,并深深地被吸引。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一些具体的课堂设计可以模式化,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的气氛。

(一)换位思考教学法

换位思考教学法,是指在具体的问题或案例中,要求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想象成问题中的某一主体,从而思考问题的解决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避开已有的思想认同,从不同于自己的某一角色重新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品质。例如,在讲授平等权与差别对待问题时,当一个人不被社会所容纳,最后受伤害的可能是更多的公民。因此,宽容尽管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后果,但这却是社会受到伤害最小的一种做法。

(二)情绪渲染教学法

情绪渲染教学法,是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悲伤、感动、鼓舞、欢乐等强烈的情绪,进而激起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包括音乐、诗歌、小说、电影、电视、图片等。有时学生们的大声朗诵或歌唱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例如,讲到中国宪法史时,可以播放纪录片来学习清末民国制宪,播放《大国崛起》来感受外国制宪。2008年汶川地震3天哀悼日时,我们宪法课堂上的师生们集体为汶川地震中丧失生命的人们默哀,相信在那一刻,任何的教学内容都显得苍白,同学们感受到的是生命的脆弱以及人间的温情。

(三)实地观摩教学法

实地观摩教学法,指的是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学习。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提前安排,学生也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对所观摩的地点、问题等有着清楚的认识,在观摩的同时,最好有人带领、讲解和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在观摩之后,同学们还要进行相互讨论,撰写论文,这样才能加深印象,真正学到知识。宪法学涉及国家制度以及公民基本权利,都可以通过实地观摩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参观人大代表选举过程中的选民名单公布、投票,到居民委员会观摩居委会工作情况,到特殊教育学校观摩国家保障儿童受教育权情况等。

(四)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指的是将课堂转变为“现场”,由同学们扮演某角色,表演某一法学情景,使其亲身经历、感受的教学方法。我们通常所说的模拟法庭就是最典型的一种。情景模拟教学法要求老师事前准备足够的道具和资料,参加学生的人数不能太多,同学们在课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甚至已经过若干次的排演,否则会影响效果。在宪法课程中,可以模拟人大代表选举程序或者村民选举村委会成员的程序。包括选民登记、候选人的提出、介绍,与选民见面、投票等。这种做法,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不仅熟悉了法律程序,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更重要的是,同学们体会到了选举程序对选举效果的决定作用,进而体会到制度、程序对权利保障的作用,也体会到了选举工作可能存在的困难,并理解处理权利保障问题的复杂性。

(五)翻转式课堂教学法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国,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

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翻转式课堂教学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得到广泛应用。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笔者认为翻转式课堂,主要还是把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转变,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而课堂的主体变为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自主学习的意识。这种教学方法也是情感教学法倡导的注重学生参与,鼓励自发学习的教学理念。在宪法学教学中,可以找一些争议性大,或者是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完全能够胜任的一些内容,由学生课前查找资料,分组进行,课上由学生表演、演讲、辩论或做一回老师来讲课。我们在将平等权与合理差别时,会提前将“同命不同价”案、“周香华案”等案件材料发给大家,然后分组课上讨论,还可以各组任命1名组长负责整体的组织与总结。或者在讲述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时也可以做类似的讨论。在讲述中国宪法历史时,会分派14名同学讲授我国曾经出现的宪法文件,分别从背景、文件内容、历史评价,以及特殊的人和事等几个方面,一节课讲两个学生。同学们的兴致极高,在论辩或讲课的过程中锻炼了口才与能力。

∗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教学法教学方法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情感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