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琼芳 苟安经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 四川 乐山 614000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阅读及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国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随着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电子媒介的推广普及,我们不再缺少读物,不再像几十年前那样为获得一本名著而望眼欲穿或历尽艰辛,但现在的问题却是在物质条件改善的同时我们普遍缺少一种阅读的心态和阅读的习惯。这种心态和习惯从一个方面正折射出当下我国社会文化现实,并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
公共图书馆,不管是哪种类型和哪个层级的,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其最重要的功能和价值不在于收集和保藏人类的优秀读物,而是推广阅读,让馆藏的各类文献活跃起来,转变为更多读者的知识和智慧,实现从阅读到悦读再到越读的使命价值。当前,全社会出现了关注国民阅读和各界积极促进阅读活动的有利时机,公共图书馆正可以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实现自己肩负的三阶层重大使命。
有关资料显示,以色列人均读书量居全球第一,拥有的图书馆和出版社也是全球最多,全国1 /4 的人有借书证。以色列成人平均阅读指数达到64,平均每月读5 本书以上。俄罗斯、日本、美国和韩国成人的阅读指数分别是55、40、25、11。据2012 年的调查,我国18-70 周岁国民年人均读书为4.35 本。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在我国不读书的人群中,有41.0%的人是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读书,有39.9%的人是因为没有读书的习惯而没有读书。这些数字背后隐藏着的原因可再作分析。一是认为读书无用,既不能消遣娱乐,又不能马上转换为赚钱营生的手段和机会。二是因工作忙、生活忙,抽不出时间静下心来读书。事实上,有一部分人还是认可阅读的价值,也有阅读的愿望,但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与一杯茶一本书的慢生活方式无法相容。三是受阅读条件和阅读能力限制。有的人有时间有心情读书,却不去有意识有计划地阅读真正的好书,反而读了一些无营养、碎片化的快餐文字;或者是因本人文化基本功没练扎实,没有能力去碰真正的经典读物,尤其是我国古代经典和国外思想性很强的著作。
以上这三个问题不解决,建设书香社会,进而促进民族素质和文明程度提高的愿望恐怕会落空。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发挥作用,推进阅读普及和启蒙。尤其是基层公共图书馆,更需要着眼于这个责任,深刻转变职能,发挥主动性、能动性,首先在普及阅读和启蒙阅读上下功夫,引导国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通过学校、居委会、单位等开展普及阅读推广活动,分周期推出主题活动,并安排阅读辅导老师。近年来,一些地方争相举办大型的少儿经典阅读活动,如能摒弃形式主义的繁文缛节并坚持下去,意义不菲。除了少儿阅读经典外,成年人也应当参与进来,家长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才算书香浓厚。同时,成人结合生活和工作经历中的感悟,阅读起来比孩子的收获更大、理解更深。对成人的阅读推广,也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划小范围单元,以讲带读,先讲再读。当前,农家书屋使用率高低不一,要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关键看管理员是否是一个读书人。可以想象,一个只会开门关门和简单登记的农家书屋管理员是无法引领当地的读书风尚的;而一个自己喜欢读书,能够给村民推荐好书、能够为当地的读者作一定程度的阅读辅导工作的管理员,会逐步聚集起当地的喜欢阅读的人进而开一地读书之风气。另外,农村基层需以通俗读物为主,在读物上消除文字障碍,并持续更新充实书目,文史、传统道德和伦理关系、实用科技及一些名著小说等会受到欢迎。
中华民族有重视读书的传统,如古人追求的“耕读传家”,但更有实用主义价值倾向和享福的欲求,不能在阅读上苦心焦思的人随处可见。对于普通的公民来说,做学问式的下苦功夫阅读不太可能。尽管存在文化基础的不同和社会角色的限制,但我们仍可以努力实现阅读向悦读的转变,逐步把阅读养成一种固定的生活方式。悦读,就是愉快地阅读,从心灵深处感受到阅读带给自己的愉悦,在阅读中与大师与伟人对话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感受世界的奇妙,找到解决自己人生难题的钥匙。图书馆在推广阅读中,应当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与技巧,促进读者从阅读向悦读升级。
首先,营造良好舒适的阅读环境。窗明几净,安静有序,光线与温度宜人,让读者感到图书馆是最舒适的地方,绝不只是堆放了很多书籍的仓库,愿意常来,来后愿意长呆。因此,图书馆不能满足于几库藏书、几张桌子、几张椅子、几台电风扇的档次和格调。现在有许多公共图书馆都建于闹市或交通主干线上,在寸土寸金的商业地段建图书馆体现了当地党政部门对图书馆的重视,但却不太适合阅读,也很难达到悦读。我们倡导城镇的“十分钟”文化圈仅限于步行十分钟路程的服务半径,如果公共图书馆的分布少、交通又不方便,读者在来回的路上吃不少苦头,或者家庭条件较好的可以自驾车但到达后又没充足的停车位反而为停车伤脑筋,这样的大格局显然降低了阅读的愉悦程度。
其次,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媒体阅读带给读者新的体验。如手机阅读、专门的电子阅读器阅读、平板电脑阅读,等等。总之,图片、视频、音频……全程展现给读者立体式的感受。电子阅读是一种大趋势,方便快捷,信息量大,不像纸质馆藏文献受数量的限制,可以实现全体阅读者同时阅读同一本名著。因此,图书馆需要顺应这一趋势,配置先进的阅读工具和丰富的电子读物,允许给注册用户读者复制或下载相关资料,满足读者来馆阅读的需要。
再次,提供阅读时间也很重要。因为在繁忙的工作和紧张的生活状态下,即使拥有强烈的阅读愿望和现成的读物,也难形成愉快阅读的心境。每年的读书日活动在阅读推广中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象征意义是首要的。在全社会整体阅读指数还很低的情况下,政府或用人单位可以出台政策安排专门的阅读时间,比如给职员每月一天的读书时间,一年12天;或者根据单位实际采用其他具体的时间配置方案,职员利用这些特定的时间安心读书学习,享受上班而非休假待遇。当然,用人单位可以对职员的阅读范围和目标提出要求,并检查考核。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这种制度化的设计对社会、对用人单位和对职员都有不可低估的正向意义,因为它既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投资,又能够在社会中营造出浓厚的阅读学习氛围。
著名哲学家萨特曾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阅读的第三个阶层,可称之为越读,即超越或跨越文献的阅读。我国古人也讲“尽信书不如无书”。图书馆要将读者看作一个终身学习者和一个存在着超越动机的创造者,通过深化的阅读推广,使读者不但要进入书中,还要跃出书来,以自己的感受和生活的体验去超越作者在当时当地当境的论断,形成读者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获得专业性知识。毛泽东提出的当好两个“员”即联系员和评论员把书读活的经验值得学习。当联系员指要联系实际读书,当评论员指对书中的观点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理解与观点,甚至提出批判意见。阅读推广中,撰写读书心得式的小作品,算是越读的简单尝试。书评书论、读书沙龙、读后感交流、专题式的研讨会,都是将阅读引向深入并催化超越。从一个民族来讲,阅读后不能超越前辈,则民族不能发展前进;对个人来讲,并不能全都超越前辈,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在历时态上,必须超越原来的自我,实现个人的积累和成长;从共时态上,个人可以超越横向上的他人,超越不读书的人,充分实现自己在特定社会的人生价值。没有超越的阅读只能是应付或消遣,其效率就是低水平的重复,甚至是无效地阅读,双眼扫过书页篇章,但在心底没有留下印记,更没有创新思维的灵感闪现,即使读得认真的,也只是将书上的文字符号信息存入大脑,而没有消化、吸收、组合、批判、阐发和革新。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在启蒙、普及和悦读的基础上,需要认真思考和推进超越式、跨越式和飞越式的阅读。如古人所讲: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然,这个“蓦然回首”是一个基于扎实阅读基础上的高端境界,非轻易功夫和一招方法就能实现。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大背景下的现代公共图书馆,可在服务的理念和模式上树立具有创新性超越式阅读价值取向,助推读者蓦然回首,实现自己服务于社会功能的提升。
首先要树立图书馆是现代社会的学习中心和文化中心的理念,敢于引导当地社区的文化学习风气。已经有专家指出,知识中心、学习中心和文化中心是城市图书馆的神圣使命和发展方向,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的标杆。在经济条件和物质技术装备逐步改善的同时,图书馆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对服务项目和流程进行重构,在启蒙性阅读和消遣性阅读的基础上,推出个性化阅读服务或社会成员日常学习解决方案,尤其要注重增强专业阅读服务能力以支撑当地行业和产业的发展,支撑读者的高层次阅读学习需求,突破当前公共图书馆以通识性的书籍阅读和信息服务为主的局限。
其次,实行馆长和馆员专家化。国内外一些著名图书馆的馆长由学术大师担任,在其旗下还云集了若干学术权威。这种专家治馆的理念和制度应当向各级公共图书馆推广。考虑到基层的实际情况,即使聘不到社会公认的专家,但也应当由在当地享有声誉的文化人士(读书人士)担任馆长。不能把馆长仅仅当作一个享受待遇安排从一线退居二线工作人员的岗位。同时,图书馆的馆员应由有真才实学的专业人士担任,改变长期以来把图书馆岗位当作非专业岗位的做法。当然,基层公共图书馆现有的待遇水平并不能吸引和留住真正有学问的人士担任馆长和馆员,可以采取名誉馆长和兼职馆员的办法来补充。
最后,开展多种深化阅读推广活动,尤其结合读者现实问题或实际需求开展专题活动。在有高素质、高水平专业馆员的支撑下,引导阅读、辅导阅读,开展专题阅读讨论、专题阅读征文、阅读交流沙龙、读者培训、学术报告等。图书馆要主动把阅读引向深入,鼓励意见反馈,判断社会的阅读趋势,分析其中的问题。当发现社会中出现不良的阅读趋势时,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必须向有关部门反馈并提出矫正建议,促进阅读始终是健康书香而不是毒气横流。
通过多类型多层次的阅读推广,读者哪怕每天每月只有微小的、不能察觉的提升,但日积月累,超越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与此同步,图书馆也实现了自己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使命。
[1]陈克勤.最爱读书的民族[N].光明日报,2011-4-19.
[2]张亚军.几种阅读率指数比较——基于6 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数据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3,(12).
[3]黄国荣.中华民族是最爱读书的民族吗?[N].中华读书报,2013-10-92.
[4]徐升国.数字时代你怎么读书? ——从第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看国民阅读趋势[N].光明日报,2010-4-20.
[5]程焕文.世纪城市公共图书馆的使命[J].图书馆,2013,(6).
[6]杨敏文.我国省级以上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