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基地实践”: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新探索
——以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5-01-30 01:32:51昝西娟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校企基地

昝西娟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双基地实践”: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新探索
——以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昝西娟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双基地实践”育人模式是增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开展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在遵循校企共育、成果共享、德育渗透、统一安排、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等原则的基础上,在以下四方面下工夫:一要结合实际,确立德育工作目标;二要利用专业实践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德育基地;三要采用叠加教学方法加强德育教学工作;四要通过双导师制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五要本着知行合一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双考核、双答辩。

高职院校;“双基地实践”;德育工作;校企合作;实效性;原则;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现阶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如何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其现阶段面临的重要任务。多年来,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始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通过校企合作“双基地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克服了德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德育素质。

一、“双基地实践”育人模式是增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双基地实践”育人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充分利用专业课实践基地这个平台,把德育实践教学纳入专业实训的教学计划,在专业实训中融入、渗透德育内容,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高职院校通过“双基地实践”育人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验、感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用,进而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现阶段,“双基地实践”育人模式是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够使德育工作制度化、体系化。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为了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每年都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活动。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在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开展德育工作,如将高职院校德育课堂从学校延伸至施工现场,拓展德育实践平台,为德育教学工作提供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同时,高职院校可以根据专业实训计划统一安排德育实践内容,使德育实践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而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到德育实践环节中,高职院校才能够把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能够形成校企育人的合力。在传统德育模式中,学校德育工作似乎只是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的工作任务,但笔者认为,即使他们投入很多的精力、花费大量的时间也不可能解决所有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烦恼和问题,如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顶岗实习地点分散在各个建筑工地,学生远离学校,当社会现象和书本理论发生冲突时往往不知所措。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双基地实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能够使专业课实践和德育实践同时进行,企业导师、学校专业课老师和思政课老师、各系书记、辅导员等也能够共同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从而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社会、企业共同参与思想品德教育模式的作用,形成德育育人的合力,进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第三,能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实践基地大都在建筑工地,有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其通过“双基地实践”德育育人模式,能够使德育渗透于学生专业技术学习、生产实习的全过程中,如学生在进行专业实践的同时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体验企业精神,在真实、丰富、鲜活的集职业性、实践性、社会性于一体的职业情境和实践活动中了解行业的要求和规范,并且学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学习为人处世之道。另外,要引导学生对思政课课堂教学过程中学到的知识、理论进行观察、思考、认知、体验、感悟、实践,以使其形成正确的就业观、道德观,做到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可见,高职院校通过“双基地实践”德育育人模式不仅弥补了德育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而且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高职院校“双基地实践”德育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加强高职院校“双基地实践”德育育人工作的基础是校企合作。近年来,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日臻完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高职院校加强“双基地实践”德育工作奠定了基础。当前,高职院校在加强“双基地实践”德育工作时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第一,校企共育、成果共享原则。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素质对学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无论是制订德育实践计划、确定实习内容,还是对德育结果进行考核,都必须有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首先,高职院校通过“双基地实践”开展德育工作时,不仅要把德育实践延伸到企业,使学生在专业实践的同时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同,而且要充分利用企业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次,高职院校通过“双基地实践”开展德育工作时,既要解决高职院校德育实践基地、经费不足的问题,又要提升德育实践教学的质量。再次,高职院校通过“双基地实践”开展德育工作时,既要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为企业提供优秀的人才,又要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达到共建共享的目的。总之,高职院校通过“双基地实践”开展德育工作时,只有在遵循校企共育、成果共享原则的基础上,才能使这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德育渗透、统一安排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而要使学生真正接受这些理论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就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受课时压缩、师资力量薄弱和经费投入不足等方面的影响,一些高职院校对德育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如其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总是一味地采用“口号式”、“文件式”的空洞理论和说教,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通过“双基地实践”开展德育工作时,要遵循德育渗透、统一安排原则,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专业实习过程中,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把道德理论内化为学生的行动,使其在实践过程中体验道德理论,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另一方面,学校将德育计划、内容、考核和专业实习等进行统一安排,能够使德育实践计划落到实处。

第三,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原则。高职院校德育包括的内容很丰富,不仅有思想政治、世界观、人生观等方面的,而且还有道德、法律等方面的。实践中,高职院校要根据德育工作的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有社会责任感、企业文化底蕴深厚、德育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企业作为“双基地实践”德育基地,以使其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第四,分段培养、对接社会原则。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职院校每阶段的专业培养计划也不完全相同,因此,高职院校在通过“双基地实践”开展德育工作时,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对学生进行分段培养,并且在制订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时必须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的原则。

三、加强高职院校“双基地实践”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双基地实践”德育工作有序、持续、稳定地运行,达到学校和企业双赢的目的,高职院校必须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双基地实践”德育工作:

第一,结合实际,确立德育工作目标。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德育委员会定期组织各系书记,院团委、思政部、学管办等从事德育工作的有关老师去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建工人才的德育要求,以确定德育工作目标。另外,我们还在各类招聘会上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了解其对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素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首先根据土建类行业的特色,本着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原则,结合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以给社会和行业培养优秀的学生为办学标准,从土建类行业和职业特点出发,确立了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跨越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提出了“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中心:提高教学质量;强化两大特色:行业特色、职业特色;建好三支队伍:教师队伍、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干部队伍;增强四种能力:教师实践能力、学生就业能力、干部创新能力、学院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五项建设:班子建设、制度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党的建设。其次,提出土建类高职院校德育育人的新理念:一是政治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二是思想上,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行为上,要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四是专业上,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五是心理上,要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再次,高职院校要根据企业和行业的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五个方面的能力,即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快速应变能力。

第二,利用专业实践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德育基地。近年来,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首先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按照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以建筑技术展示与实训中心建设为龙头,硬件与软件建设同步推进,高标准建成融专业教学、生产实训、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校中厂”式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51个,同时紧密联系行业实际,以工作站、服务中心等形式建立了一批具有教学功能的校外实践与实习基地328个。其次,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为每个系选择一个校内实训场馆和三个至五个信誉较好、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并能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的,愿意与学校共建的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双基地。再次,校外实践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专业实训和生产实习活动场所,而且使学生零距离接触社会,为德育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稳定的教学基地和良好的叠加教育平台,成为专业实践教学和德育实践教学的“双基地”。2013年,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被山西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在山西省职业院校“实训方案设计竞赛”中,“建筑节能实训方案”和“地基基础工程实训方案”获得了二等奖。目前,山西昌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已与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协议,临汾市尧都区涝河区也与其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以上这些基地都为我们营造了良好的德育育人环境。

第三,采用叠加教学的方法加强“双基地实践”德育教学。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强调指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并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要占到一个学分。近年来,虽然许多高职院校意识到加强德育实践的重要性,但是其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往往加强了专业课和实训课的实践教学,如许多学校的实践教学占到总课时的1/3以上,而一些高职院校因受课时压缩、师资力量薄弱和经费投入不足等方面的影响,德育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较少,教育部规定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占一个学分和每年生均20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查费用在大部分高职院校是达不到的。实践中,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土建类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德育实践基地的特点,在“双基地实践”教学中,采用与专业实践叠加教学的方法进行德育实践,并根据专业课实践计划制订了德育实践教学计划,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四,通过双导师制增强“双基地实践”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素质不仅关系着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关系着企业的信誉,而为了使德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做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高职院校和企业应当共同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责任。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首先通过双导师制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所谓双导师制,即学校德育导师和企业兼职德育导师相结合。学院在每个“双挂牌”基地聘请一名专门负责学生德育工作的人员作为兼职“德育”教师,由他负责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其在指导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企业文化,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在工学结合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实践中,高职院校还可以邀请学院已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作现场报告,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接受教育。其次,学院领导、思政课教师、各系书记、辅导员等,要定期到基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和考核,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断线。另外,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相关教师还要利用假期、下雨施工单位停工期间到基地作报告、回答学生问题、解决学生困惑、学习企业文化,或组织学生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影像、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第五,本着知行合一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双考核、双答辩。传统的德育考评方式往往以课堂为中心,以几次理论或实践考核和学生在学校期间的日常行为表现作为德育的评定依据,考评的主体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或辅导员。笔者认为,这样的考评方式具有片面性,不够客观,而为了弥补以上德育考评方式的不足,从2012年开始,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双基地实践”教学实行双考核和双答辩的考评机制。所谓双考核,就是对学生实习期间的专业能力和德育素质进行双考核,专业能力指专业技能情况,德育素质包括实习期间的出勤情况、工作态度等方面。双答辩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进行顶岗实习答辩的同时进行德育答辩;另一方面,要求企业导师和学校老师共同对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答辩。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做法是,要求在学生的顶岗实习答辩过程中,除了对学生进行专业内容的答辩外,还要对其进行德育答辩,具体内容包括对职业的认识、安全常识等,其中专业素质占四分,德育占到一分。另外,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帮助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素养的培训,并帮助企业在每年的招聘考试中出题、评卷,与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从而不仅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提高了他们在挂牌基地的就业率。

总之,立德树人不仅是高职院校的职责,也是社会的职责,其只有通过校企合作,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新举措,才能把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1〕柴野,罗星海.依托“双挂牌、双基地”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J〕.科技资讯,2009(33).

〔2〕苏学会.工学结合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双基地”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2(18).

〔3〕徐文勇.工学结合环境下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叠加教学模式”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2(9).

〔4〕曹艳.关于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加强德育工作的研究〔J〕.科学导报,2014(15).

〔5〕张丽.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化解策略〔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

〔6〕段小斌.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5).

〔7〕梁惠.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

〔8〕陈丹纯.探析班主任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的工作重点与方法〔J〕.教育界,2014(1).

〔9〕王振,丰梁伟.土建类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考〔J〕.高教论坛,2013(5).

“Dual Base Practice”:New Exploration ofMor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Take Shanxi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ZAN Xi-juan
(Shanxi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College,Taiyuan 030006,China)

The pattern of“Dual Base Practice”is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To improve moral education under new situation,we must focus on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first,combining with reality and establishing aim of moral education;second,making use of professional bases and setting up long-term and stable bases of moral education;third,adopting additive teaching method to improve moral and teaching education;fourth,boos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dual tutorial system;last,with attitude of unity of knowing and doing,making dual evaluation and dual defense to students.

vocational college;dual base practice;moral education;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effec tiveness;principle;path

G711

A

1009-1203(2015)01-0119-04

责任编辑 芳 晔

2014-12-06

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立项课题(2013049)。

昝西娟(1966-),女,山西临猗人,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校企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 06:18:10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我的基地我的连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2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8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