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ICU)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实施效果分析

2015-01-30 01:31周忠波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35期
关键词:中风肢体肺部

周忠波

(本溪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辽宁 本溪 117000)

脑中风又称为脑血管意外或者脑卒中,主要表现为脑组织缺血以及出血性损伤,致残率以及病死率均较高。临床研究表明,约有10%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治疗[1]。ICU脑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多较差,存活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而临床治疗中往往只注重疾病治疗,对于功能康复往往缺乏系统、规范化干预治疗。我院对ICU中风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开展早期康复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中风患者88例,均经临床症状、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其中,男61例,女27例,年龄45~82岁,平均(62.97±4.31)岁;原发病类型:68例脑梗死,20例脑出血;合并症:24例糖尿病,34例心脏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以及合并症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电监护、综合药物治疗以及常规康复治疗(针对性物理因子治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高年资、经验丰富的医师开展早期康复治疗,方法如下:①良肢位:患者入院后立即予以取患侧卧位,保持躯干略微向后方旋转,并予以背后垫枕。保持患侧上肢向前伸展,并且与躯干之间保持≥90°的角度,前臂向后旋转。通过体位调整,使患者的重心向前倾斜,可将健侧上肢放置于后枕或者躯体上,调整双下肢至迈步状,健侧肢屈髋屈膝,同时予以垫枕。取健侧卧位患者,保持患侧上肢前屈位,伸展腕背关节,并将其置于枕上。患侧下肢予以屈髋屈膝,同时予以垫枕。患者取仰卧位时,予以臀部及大腿下垫枕,维持膝关节屈曲;予以患侧肩胛部位垫枕,以调高并且前伸肩关节。②康复治疗:患者均根据病情实施物理治疗,部分患者配合吞咽训练、作业治疗、心理干预以及语言训练。a.实施肺部物理治疗,即采用被动振动以及拍打胸廓的方法进行促进排痰,也可通过变换体位促进排痰,必要时可采用吸痰处理;b.实施头颈部、四肢以及躯干功能锻炼,以主动运动以及被动运动为主,配合体位变换以及良肢保持等训练,早期可予以床上或者床边坐起,然后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予以斜床过渡性站立训练,训练频率以1次/天为宜。c.患者均视病情予以针对性物理因子治疗,例如脑循环治疗或者超短波治疗等,治疗频率以2次/天为宜。d.早期开展吞咽功能训练,对于有发音异常者还需进行发音功能训练。

1.3 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离开ICU时,在患者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采用Glasgrow昏迷量表(GCS)评价患者的脑损伤严重程度;采用Fugl-Mayer(FMA)量表评价患者的上肢及下肢运动功能;记录两组患者在住ICU期间肺部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GCS、FMA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GCS评分及上下肢FMA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评分获得显著的降低,并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5例(11.36%)肺部感染,对照组12例(27.27%),观察组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表1 两组治疗前后GCS、FMA评分比较[(x-±s),分]

脑中风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病情危险性较大,尤其是ICU中风患者,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均较高,即便经积极治疗后获得生存,也容易出现诸多的后遗症,以脑功能损伤以及肢体功能障碍最为常见[2]。ICU中风患者多需要长期卧床,肌张力降低,关节以及肌群功能降低,如不及时开展科学合理的干预治疗措施,可能引起继发性损害,导致病情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

临床研究表明,在脑中风初期,即发病4周内,患者能够通过一定规范性干预而形成促进功能康复[3]。大量临床观察以及实践研究表明,对于密切监护下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的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脑功能以及肢体运动功能[1]。因此,认为对于住ICU中风患者,早期实施系统规范化的康复治疗非常必要。谢逢春等[4]认为,住ICU中风患者在入院后24 h内即予以取良肢位,并定时变换体位,能够为后续康复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开展肢体康复训练,能够维持并并且增强患者的感觉输入,重建大脑皮层功能。实施针对性物理因子治疗,能够有效保护病灶局部脑组织,降低患者的脑组织耗氧量,预防病灶扩大,从而阻断病情进展[5]。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一般性康复治疗(针对性物理因子治疗)以及ICU监护等基础上,予以取良肢位,并开展以肺部物理治疗、头颈部及肢体功能锻炼、针对性物理因子治疗、吞咽功能训练及发音功能训练等为主的综合早期康复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GCS与上下肢FMA评分均获得了显著提高,而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证实早期规范性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ICU中风患者的脑功能以及肢体功能,促进病情康复。此外,观察组患者住ICU期间肺部感染率仅为11.36%,相比于对照组的27.27%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对住ICU中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脑功能以及肢体功能的康复,预防或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临床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1]齐锡友,卢晨,佟琦媛,等.早期康复治疗中风急性期10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9):1356-1358.

[2]郑晓青,赵红艳.重症监护对中风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1):121.

[3]张博,张国锋,沈洋,等.早期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5,31(1):30.

[4]谢逢春,张燕燕,吴曙粤,等.重症监护室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对康复的影响[J].广西医学,2008,30(3):335-336.

[5]王乃冉.脑中风患者后遗症偏瘫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6):161-162.

猜你喜欢
中风肢体肺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肢体语言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拯救营地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