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育中职生的团队精神

2015-01-30 14:58石考平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团队精神德育中职

石考平

摘 要:培育团队精神是中职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班级是培育中职学生团队精神的最佳地方。班训班规是培育中职学生团队精神的基础,集体活动是培育中职学生团队精神的最佳手段,沟通交流是培育中职学生团队精神的桥梁,协作双赢是培育中职学生团队精神的核心。

关键词:中职;德育;班级;团队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12-0055-02

培育团队精神是中职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应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和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更具有时代内涵,符合时代精神,符合社会生活实际需要。据调查,团队精神是大多数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录用人才时最看重的四个标准之一,可谓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现在,不少企业对录用的人才都会事前进行团队精神的有关考核和测试,也对公司人员进行团队精神的训练和拓展。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班级天然就是一个很好的团队,同一个班的学生年龄一般大小,有共同的职业理想,相同的奋斗目标,相似的兴趣爱好,类似的价值取向;学习同样的专业技能,需要共同生活几年,未来从事近似的职业,太多的相同就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基础,也就能更好促进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

解读团队精神,就是团队在互动沟通协作机制和团队文化的规范与熏陶,形成积极向上,拼搏进取,互相帮助,真诚协作,顾全大局等文明健康的相对稳定的意愿与作风。在团队中,团队目标是团队精神的动力,围绕目标,团队成员彼此尊重,坦诚相见,沟通交流,分享信息,扬长避短;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每个成员的意见得到挖掘,个性得到发挥,创新得到重视;在和谐人际关系的环境情境中,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心情愉快地不断发挥自己的才能,挖掘自己的潜力;每一个成员都是有用且不可缺少的,而且每一个成员在协作互动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位置。内部争斗和消耗得到抑制,个人及团队的工作效率都得到提高,通过相互的沟通、信任、合作和承担责任,产生群体的协作效应,从而获得比个体成员绩效总和大得多的团队绩效。“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肯定别人,赞美别人,学习别人,感恩别人”这就是团队精神的精髓和关键!团队精神有别于过去所倡导的集体主义,更具有时代内涵,更富有时代精神;内涵也更丰富,更容易被年轻人所接纳和养成。

中等职业教育中,班级是对学生影响最大关系最密切的团队,班主任加强对班级的管理、培育和引导,促进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班训班规是培育中职学生团队精神的基础

班训可以看作是班级的团队目标,校纪校规和班规是班级的团队行为规范,是培育中职学生团队精神的前提和基础,无规矩则不能成方圆。

班训班规虽然是老套套,但我们可以富于其时代内容和时代精神。班规一方面可以完善补充校纪校规,落实校纪校规的具体操作,另一方面可以针对本班自身的特点,建立有自己班特色,又符合学生实际的管理制度,如班费管理使用制度,班卫生内务轮值制度,班干部选举制度,奖励惩罚制度等。班训容易被忽视,好像作用不大,只是几句口号,没有实际意义。其实并非如此,它的潜在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是绝对不可缺少的。班训也不是越高远越崇高越好,太“高”太“假”只会引起学生逆反心理。

笔者曾经用“做学问,学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际,走向社会”,“财贸是我家,荣誉靠大家”等作为班训,因为同常见的班训不一样,学生很感兴趣,也感到很有现实指导意义,收到较好的效果。甚至毕业工作多年后也会时常谈起当年的班训,感触良多。制定好的班规要符合学生实际,管得住学生,减少教师与学生的摩擦与冲突。有的地方宜细,便于实际操作;有的地方则不宜过细,要留有余地,以利教师学生把握分寸。最重要的是班主任不要闭门造车,把自己的价值喜好强加于学生,要认真听取征求学生意见,甚至可以由学生直接制定班规,班主任协助指导把关。这样的班规有很好的民意基础,学生执行起来非常顺畅和自觉。

班级不是班主任个人“自留地”,它是学生自己的家,学生是班级的真正主人,班级有关事务、管理和建设都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治,学生管理学生,学生管理自己。班主任只担任指导,或为裁判员,或为协调员,而“管家婆”行政领导式的作风不会受到学生欢迎。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是班级的一分子,培育团队精神才不是空话;也只有体验到团队精神,班级才是学生真正的家。

二、集体活动是培育中职学生团队精神的最佳手段

学校开展各种各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内课外集体活动,班级作为一个团队,班主任应予以大力鼓励,积极参加,这有利于密切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中亲身感受和体验到竞争与合作、个体与团队的关系,通过分工合作,沟通分享,组织协调中完成实现目标任务。班级团队能取得好成绩,学生会无比自豪,乐在其中,为荣誉骄傲,大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学生团队精神也会得到极大的促进。

同时,要积极开展有班级自身特色的集体活动,如班级宿舍篮球赛、羽毛球赛等各种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种读书活动,演讲比赛,专业技能竞赛等,还包括野炊烧烤郊游拉OK等娱乐活动。班级集体活动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有我好。在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引入团队游戏、团队训练等拓展训练手段,这些都是班级培育中职学生团队精神的最好方法。

三、沟通交往是中职培育学生团队精神的桥梁

班级是学生共同学习生活几年的团队,接触最多,人际关系最密切,彼此良好的人际关系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不好的人际关系将带来消极的后果,还会影响到学生将来在社会工作生活中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

刚入学,班主任应该首先详细介绍自己,让同学们认识自己,带个好头。然后班级各位成员一个一个自我介绍,让班级同学短时间内相互认识,坦诚交流,增进了解,开个好头,减少因陌生而产生的误会与磨擦。彼此熟悉认识,较好地促进班级同学之间,个人与班级之间的协作交流,信息分享,分工协作,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扬长避短,齐心协力,互相配合。要强调班级里人际关系中小事可谅解,大事可协调;个体得到尊重,个性得到发挥;个体在群体互动中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是班级中一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在团队沟通互动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自觉养成做事主动,宽宏大量的性格,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班主任还要注意指导教习学生人际沟通交往的礼貌和技巧,有意识地培养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这是学生目前最缺失,也是最渴望学习的。教会学生处理好与同学之间,与父母之间,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进而学习处理与社会上各类人员之间的交流和礼貌。班主任是中职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为此,班主任要做到以身作则,公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注意与学生交往的人际技巧和说话方式,不要简单粗暴,不要轻意破坏师生之间的和谐人际关系,不能生硬古板,不近人情,以上压下,一味批评指责,思想观念陈旧落后等。

四、协作双赢是培育中职学生团队精神的核心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夸大了矛盾的斗争性,过分强调道德标准的唯一性、正确性和排他性,把道德评价与行为规范、人际关系混为一谈,这脱离社会生活实际,难以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面临的复杂人际交往问题。

另一个现象是现在许多学校实行班主任工作量化,以绩定奖罚,导致许多班主任往往忽视教书育人的根本原则,事事以学校制定的标准要求学生,评价学生,不允许学生有任何辩解;生怕损害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育人为本”。对违反纪律或是后进学生过分严厉,恨铁不成钢,排斥孤立这些学生,这也会影响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的价值倾向和评价标准。非对即错,黑白分明,不利于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不利于锻炼学生人际关系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最核心、最有意义的是协作双赢,是化解矛盾,提倡和谐双赢。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多沟通,求同存异,树立双赢观念。既维护自己的尊严利益,又要照顾别人与团队的利益和目标,学习在沟通协作互动中找到双赢。双赢协作是团队精神的核心,也是团队精神的境界。树立双赢观念,学会谋求双赢,减少磨擦内耗,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社会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乔恩·R·卡曾巴赫著,侯玲译.团队的智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团队精神德育中职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团队精神培养研究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编者的话
论企业如何建造团队精神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