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先简要分析了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随后重点对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做SWOT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出促进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可行性措施以更好地推动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对外文化贸易;贸易顺逆差;SWOT分析
一、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现状
1.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对外贸易的总体增幅。近年来,中国对外文化贸易迅速发展,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在与日俱增。从2005年~2012年的数据来看,中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额从82.3亿美元攀升至274.5亿美元,年均增长16.2%,却也远远落后于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增幅,虽然中国文化贸易发展速度较快,但与美国等文化贸易发展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文化贸易仍处于起步阶段。
2005年-2012年中国核心文化贸易与货物贸易对比表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数据
2.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总体顺差与结构性逆差并存。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贸易顺差由2002年的295.93亿美元扩大到了2011年的1259.16亿美元,表明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总体上呈现顺差状态。但是,中国对外文化服务贸易处于逆差,尤其是中国的核心文化产品在世界上的份额较小,而进口很多,逆差极大,存在着一定风险,中国的核心文化产品逆差之严重需提起我们的重视。
二、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SWOT分析
1.S-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主要优势。首先,中国文化资源丰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其次,中国的文化产品拥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推动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
2.W-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劣势。一是文化产业基础薄弱。目前,中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少之又少,总体来看中国文化企业大部门规模较小难以利用规模效应来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二是文化产业缺乏创新、输出渠道狭窄。目前在中国,文化产业缺乏创新,出口的文化产品大多为传统文化产品,这些产品附加值低且不能体现出中国文化产业具有的潜在价值。三是缺乏专门从事文化产业的人才。人才短缺严重地制约了文化资源经济效益的释放和文化产品及服务的出口效率和效益。
3.O-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机遇。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财政投入的不断增加为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支持,另一方面良好的经济发展背景以及文化交流平台的不断创新推动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4.T-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挑战。一是自由化贸易规则的制约,就中国文化产业的总体状况来看,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文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美国强势涌入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中国文化企业显得更加地弱小。因此,当前的国际文化贸易规则对中国文化贸易的发展是不利的。二是国际市场竞争对手强劲,中国的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起步较晚,而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文化产业,在资金投入、市场运作、产品营销、技术创新和人才供给等方面都不够成熟,难以与文化强国抗衡。
三、促进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对策
1.积极参与当代国际文化贸易规则的制定。中国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制定的种种规则,而应该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规则的塑造,塑造有利的国际文化竞争规则。
2.完善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文化产业建设。中国文化产业起步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文化产业强国。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政府也要积极制定相应的政策,逐步完善国内政策支持,鼓励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刺激文化贸易的发展。
3.支持引导文化队伍的建设。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也是促进和推动一个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快速持久发展的关键。中国在文化方面相关人才规模不足,人才的层次不高,使得文化企业不能深入地认识和把握国际市场,人才的匮乏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因此中国政府应该加强对文化贸易的人才的培养。
4.加强产品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创新,推进高科技在文化贸易产品中的运用。中国文化企业应加强文化产品的创新,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在保持中国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对文化产品内容进行适度调整,而更多要对文化产品表现形式进行创新,使文化产品内容的本土化和表现形式的国际化相互结合,生产出易于被国外消费者理解和认同的文化产品。
四、总结
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动性,逐步促进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大发展大繁荣,以此提高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怀亮.新政策环境下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途径[J]. 国际贸易,2014(10)
[2]姜雅瑞.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 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12
[3]邓迪思.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SWOT分析.现代商贸工业, 2012(16)
作者简介:赵志微(1988.05- ), 女,河北,河北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