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

2015-01-29 08:28:50阙瑞雪
考试周刊 2014年18期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策略

阙瑞雪

摘 要: 作为一门具有综合性质的基础课程,品德与社会的基本内容是学生的日常社会生活,核心内容是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目的是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品德与社会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具有传承中华美德、民族精神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关于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教学策略

学生要学好品德与社会课程,就必须扩大视野,突破局限,使知识延伸到课外,通过实践学习相关知识,从而既开发潜能,又锻炼综合能力。综上,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问题是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通过生活,自己实践,从而热爱学习。

一 、良好的师生关系给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提供途径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大多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我们应挖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某些知识,从而引起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改变学生被迫学习的状态,使他们自觉自愿自主地学习。如教学《社会呼唤诚信》时,采取的方法就是先让学生读一遍课文,大概了解课文的意思,然后结合课文中的关键点提问学生:“什么是诚信?”“在平时生活中诚信起什么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做事有诚信?”,等等。之后让学生再次详细阅读课文,在课文中圈出重点,回答老师先前提出的问题,并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收集相关资料一起分享。通过以上措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但让学生弄明白想要知道的问题,而且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的准确设置给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提供保证

1.我们在确定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时,要把握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价值观与态度这三个维度。要努力遵循相关原则,把目标落到实处。为了不让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变得枯燥乏味,我们要视实际情况而定,对学生有侧重地开展教学,将学生的价值观、个人感情放在首要位置。

2.重视学生的发展。每门学科老师课前都要调查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定了有效的目标后,再将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材的内容相结合,让教学不盲目,具有鲜明的针对性。

3.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认清这一点,突出层次性。其基本目标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实现,然后老师再根据不同的层次和学习情况逐一制订学习计划,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三、设计精妙的教学课程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营造氛围

1.以认知、体验和实践结合为原则,精心设计使教学过程更有效。既然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那么,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使时效性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所体现,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等。

2.了解学生的特点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因为这门课程大多针对中低年级小学生,所以丰富、生动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很有必要。让学生融入学习环境中,让学生用眼看、用耳朵听、用脑子想、用嘴巴说、用手做,全身心地学习,在创设情境、辩论交流、模拟实际情况、提问解决、实践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中学到知识,使学习生活充满乐趣。

四、让品德与社会的课堂融入生活中

学校给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定位是紧密结合学生的社会日常生活,其关键是不局限于课本,尽量向课本外拓展延伸,大量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和调研活动。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寻找各种途径让学生做社会调查、践行社会研究、参观相关社会现象,让学生真正走出教室,见识广阔的社会环境,真实地体会社会道德标准,培养适应社会的各项综合能力。就像杜威所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 我们要让学生接触真实生活的鲜活事例,体验社会生活和将来需要经历的人生。之所以反复强调要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是因为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对学生的一生都有影响。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通过研究找出最有效的教授方法,给学生最好、最实际的品德与社会教育,为学生成长为优秀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采用有效模式多角度地展开教学

1.充满激情讲明道理的模式。它以传统讲解模式为基础,在品德与社会等各种课程中都很适用。这种讲课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传递知识的途径是激情讲解、直观展示、评价作为、丰富情感等。它可以让学生自己了解感知、分辨是非、找出对错,最后真正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样的学习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很短时间里学到了丰富的知识。

2.角色扮演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趣味性,可创设日常生活里典型的常见相关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感同身受地体会到生活中的这些是非。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以行为训练为主,但是这样的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适合故事感较强的课文,以论述为主的课文则不适用。大部分低年级小学生都适合这种模式,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起他们的兴趣。

六、与实际相结合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关键方法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目的性很强,就是要改变学生不良的态度和行为。为了让这门课更高效,就要让课本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况相联系,为学生组织有趣丰富的活动,拉近学生与这门学科的距离,使他们真正参与其中,并通过自己的研究、判断、评价建立属于自己的是非观念,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事,什么是不能做的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毕竟经历的事情很少,对很多事情的认知不够深刻。某些学生干了本该表扬的事情,但却得不到认可。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生动化,通过看一些视频或讲一些真实的实例,让学生讲出这些实例是否正确,正确在什么地方,不正确在什么地方,换做是自己要怎么做等。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什么是优秀的品质,什么是恶劣的品质。

七、结语

我们之所以开设品德与社会这门课,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小学开设这门课的宗旨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操,让他们成为有抱负、有理想、品德高尚的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让学生学好,首先自己就不能做不该做的事,通过耳濡目染,让学生真正学好这门基础课。

参考文献:

[1]陶桂强.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做到放手.中学教学参考,2012(25).

[2]李君.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03(23).

[3]林埔.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数理化学习,2010(3).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0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2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