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体性走向交互主体性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转向与复归

2015-01-29 14:15曾爱华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 曾爱华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 佛山 528041)

从主体性走向交互主体性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转向与复归

■ 曾爱华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广东 佛山 528041)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过于强调主体性教育而忽视了交互主体性的倾向,导致主体性教育走向被忽视,思想政治教育日渐边缘,造成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立化、教育内容生硬概念化、教育方法单向灌输化和教育目标单一标准化等后果。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到实处,就必须实现从主体到交互主体的转向和创新,必须建构平等的交互主体,设计生活化的教育内容,创新人本化的教学方法,顺应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才能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性 交互主体性 转向和复归

一、“主体性”及“交互主体性”的理论本质

“主体性”理念源自古希腊哲学,经过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笛卡尔、叔本华和尼采等人的推动,特别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主体性哲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显赫一时。主体性哲学指出,人区别于动物的基本标志就是:人具有意识。人是一种能够意识到自我存在的存在,强调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认为人的本质在于活动的“自由自觉”,宣扬“人是众灵之长”、“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世界的中心”,世界“是为我而存在的”,主张“向自然进军”,主体性哲学的本质在于强调“为我性”与“唯我论”。在主体性哲学的指引下,人类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人类的能力也得到充分的确证和发挥,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造就了极大的辉煌,但是,主体性哲学由于过分宣扬“为我性”与“唯我论”,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冲突、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失调以及人自身灵魂与肉体的紊乱。凡此种种无不给人类带来种种灾难和困惑,人的精神层面出现了巨大的问题(自私、空虚、混乱、迷茫等),因而后现代主义者们才会对现代社会不断进行激烈的批判,他们那种无可名状的恐惧充分写在脸上,那种撕心裂肺般的呐喊时刻萦绕在人们的耳畔,发人深省。由此看来,主体性哲学正在失范、日渐式微,主体性哲学已经走向黄昏,人类实践急需新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于是“交互主体性”思想应运而生。

何谓“交互主体性”?对此,胡塞尔说:“我就是在我自身内,在我的先验还原了的纯粹意识生活中,与其他人一道,在可以说不是我个人综合构成的,而是对我来说陌生的、交互主体经验的意义上来经验这个世界的。”[1]在胡塞尔看来,他对这个陌生世界的认识和经验既来自自身的经历(先验的抑或现实的),更来自于与他人的交互往来(头脑中的抑或经验中的)。无独有偶,萨特也指出:“作为自为存在的人与另一作为自为存在的人的相互联系与和平共存……主体间性不仅是个人的,因而人在我思中不仅发现了自己,也发现了他人,他人和我自己的自我一样真实,而且我自己的自我也是他人所认为的那个自我,因而要了解自我就要与别人接触,通过他人来了解自己的自我,通过我影响他人来了解我自己,因而把这种人与人相互联系的关系称为主体间性的世界。”[2]也就是说,在萨特看来,人与人之间是交互联系、互动共生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在交际活动中弥足珍贵。为此,哈贝马斯进一步指出:“达到理解的目标是导向某种认同。认同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观际相互依存。”[3]哈贝马斯认为,交往的合理性体现在语言上的交流,交往的目标应该在于达成共同的看法,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则必须相互理解、彼此信任和共在共生。由此,“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思想呼之欲出。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所谓“交互主体性”,就是指各主体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平等、共通和交互等的理念、准则和追求。一般而言,交互主体性具有差异性、平等性、共通性、交互性等特点。所谓差异性就是指各主体在血缘(出身、人际关系、地位等)、地缘(地域、民族、风俗、文化等)、业缘(职业、业际关系等)、趣缘(性格、爱好等)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必然导致交往的产生和普遍化,差异性是普遍交往的客观前提。所谓平等性,是指交互实践中人们之间地位平等、话语权平等,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平等性是人际交往的核心特质和基本原则。所谓共通性,就是指人们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人们在语言、经验等方面存在着相通性,因此,人们之间的交往不但可能而且十分必要。所谓交互性,就是指各主体之间是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交互联系、双向互动的关系,“我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走向他人”的,交往的本质就在于平等共通、交互联系、互动共生。

可见,“主体性”哲学的本质在于强调个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交互主体性”的本质则在于强调交往中各主体之间的差异共在、交互共通与共在共生的理念和准则。

二、“主体性”教育失范——思想政治教育失落

主体性哲学曾经盛极一时,人们习惯于把主体性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主体性教育就是这一行为的体现,应该说,主体性哲学曾经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主体性哲学本身的理论存在缺陷,忽视以主体间性为基本结构的交往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主体性,而忽视了交互主体性,主体性教育面临失范的风险,使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存在极大的局限性。

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对立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媒介—受教育者”,无论教育者或受教育者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都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在传统的主体性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在进行知识传播和思想教育中往往忽视了大学生的人格主体性和人的能动性原则,把受教育的大学生等同于物,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的非人化或物化。也进而导致另一个极端,那就是教育主体在成为受教育者信息反馈的客体时,同样会遭到受教育者的忽视甚至反感,被非人化或物化,导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紧张、失调甚至对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唯一主体,而受教育者是客体,两者之间呈现一种“支配”与“服从”、“驯化”与“被控制”的关系,教育者成为万能的“美杜莎”,而受教育者则成为被任意雕刻的“石头”。此外,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知识与经验上存在差距,前者借此优势,任意打造和填充后者,后者的能动性被否定,人格、权利和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从而导致受教育者被边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

2.教育内容生硬概念化

当前,有些新闻报道、理论文章以及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所开展的各种活动之所以不太受欢迎甚至反感,就是因为公式化、概念化、粗糙化、说教式等弊病倒了人们的胃口。要知道,即使是真理,倘若被拙劣的表达包裹着,也会失去应有的锋芒。在传统的主体性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处于主体地位,而受教育者处于从属地位,教育者往往仅从自身实际、经验和需要出发,对教育内容进行预设性的选择和编排,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因而,教学内容显得生硬、空洞,味同嚼蜡,缺乏感召力。教育者偏重于“概念性”的教学,热衷于抽象主义的行为规定,加上权威主义的教学方式和缺乏感召力的道德说教,使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走进受教育者的内心,无法使他们体验到自身人格的完善与品质的升华。因此,要摈弃过去那种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和生硬呆板的叙述方式,善于正面、真实、亲切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内容真正深入受教育者内心。

3.教育方法单向灌输化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的过程,其实质是一种精神交往关系,它充分体现了交互主体性、互动性等基本特点。传统的主体性教育,其主要的实施方式是灌输,教育者居高临下,习惯于权威主义与宏大叙事,对于要灌输的内容采取“议程设置”的形式进行发布和传播,高谈阔论、夸夸其谈,追求崇高。教育者通常把受教育者置于被动接受的客体地位,往往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想法与感受,从而抑制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判断与自由选择,甚至将灌输等同于强制、等同于压服,从而造成了以“束缚人、约束人”而不是以“疏导人、发展人”为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缺乏对话和情感交流,致使受教育者经常对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充耳不闻,教育者经常感到“对牛弹琴”。单向度、权威主义、“崇高”性、控制性等教学方法,是一种不科学、不人道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实际和自身规律,往往会遭到受教育者的抵触和反感。

4.教育目标单一标准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高大上”的教育目标设置,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情感、态度和需要,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往往被“非人化”甚至“物化”。 在传统的主体性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唯一性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消极的客体,受教育者仅仅被当做待加工、可雕塑的“产品”或“半成品”。思想政治教育过于追求“产品”的标准化、同一性,如教育者通常习惯于用既定的品德标准去衡量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受教育者,当受教育者的品德言行与现行标准不一致时,不是用新的实践去检验受教育者的行为,而是用现行标准否定受教育者的思想发展状况,想方设法约束、限制甚至防范受教育者。过分强调奉献,追求崇高,忽视了受教育者的自我追求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一刀切”、“流水线”的培养模式和教学目标,压抑了受教育者的个性,导致其精神空虚,发展受阻。

三、从主体性转向交互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

主体性教育研究范式曾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越来越多,甚至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实效、落到实处,就必须对教学和研究范式进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从主体到交互的转向正是这种研究范式创新和复归的体现。

1.建构平等的交互主体

为了有效实现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受教育者的“掌控度”力求深化,往往将受教育者牢牢“绑在课堂上”,在这种缺乏平等的教育模式下,受教育者作为个体的存在,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主客一体化”、“交互主体性”的新范式, 打破了主客二元对立的旧思维模式和占有式的、单子式的主体性状态, 树立了和谐共存、共生互利的主体际性新思维[4]。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主—客”关系,而是交互着的“(主1—客1)—(主2—客2)”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要突破传统的教育“一元论”或“二元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不是简单粗暴的“支配”与“服从”关系,更不是“驯化”与“控制”的关系,二者都应该是主体,而且是交互的主体,二者不仅在法律和人格上是平等的,而且在话语权和倾听权上也是平等的。

诚然,教育者是要按照教学大纲来进行教学的,教育者自身的实际和经验也会影响教学过程和效果,但是,受教育者具有强大的主观能动性,教育者要发挥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切实重视受教育者的实际和需求,加强与受教育者的交流,相互理解、平等互动,教育者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应用,要充分考虑双方实际,抛弃传统单向度的一言堂教学方法,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能动性,使受教育者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转变师生之间控制与被控制、监督与被监督、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突破“权威主义”,激发受教育者永不停息地思考,培养受教育者个人品德并使其个体生命的潜能得到彰显。因此,建构平等交互的教育主体与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创新与复归的重要体现。

2.设计生活化的教育内容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意义是让受教育者的生活产生变化。然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强烈的概念性和抽象性,强调道德,重视伦理,给人一种崇高与敬畏之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脱离社会生活实践而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原本就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它不是“高高在上”的,更非“不食人间烟火”,思想政治教育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紧跟时代,从时代发展变化中挖掘出新的内容,回归生活,拥抱生活,返璞归真,从“天上”到“地下”,从抽象到具体,变空洞为生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脱离实际生活,暴露出概念复杂化、论证烦琐化、成果深奥化以及内容重复化[5]等弊端,给人一种“高大上”、不容置喙、不容怀疑的感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奉献和追求崇高,忽视受教育者的利益诉求和切身体验,导致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心存质疑,甚至产生“无用”的想法。人们生活的世界是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我们每个人都乐在其中。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影响心灵的活动,是一种以内在素养和道德品格影响人格形成的交互性活动。交互主体性体现在交流的内容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观点、思想、情感等都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传递。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只有通过交流、沟通,建立起朋友般、亲人般的情感,受教育者才敢讲实话、讲真话、讲心里话,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取得预想效果。

3.创新人本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然而,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概念性”教学和“抽象性”教学倾向十分明显,教学过程往往简单化、单向化、机械化和模式化;过于强调文本教学和理论阐释,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切身感受;高谈阔论、夸夸其谈、追求崇高,“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灌输方式,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想法与感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缺乏对话和情感交流,老调重弹、老生常谈,单向度、权威主义和控制性等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受教育者不是教学的工具,而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人,是“生活世界的人”、“关系中的人”;是“时代中的人”,更是“世界背景中的人”。他们各自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又有相互的交往性,是需要走向生活的人。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并且是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协调的发展、自主持续的发展、实现梦想的发展。教育者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即从传统的居高临下的心态转变为与受教育者平起平坐的心态,用平等的思想交流取代上下级的强制灌输,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富互动性、更具亲和力。创新人本化的教学方法。

第一,要从教育者的独白向双方的对话转变,可以通过在线交流、网上辩论、微博微信互动等方法,以对话为途径、以情感为纽带,调动双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同轴共转、共同进步。

第二,由教育者的灌输向双方的互动转变,通过网络辅导、模拟训练等鼓励受教育者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并积极走入社会,在与人交流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问题中践行道德,努力成为品行高尚的人。

4.顺应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实现中国梦最宝贵的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向全国各族人民倡导了二十四个字的共同价值目标,其归宿是增进国家的文明指数、社会的和谐指数和全体人民的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活动。然而,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以对待“物”的方式来对待受教育者,缺乏“人本主义”精神,容易忽视个性和自我追求。思想政治教育要特别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但包括道德素质的提高,还包括个人的自我追求和实现,包括人的主体性发挥和个人能力的培养,是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层面的需要,其重要性会随着实践的发展愈发显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顺应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十分必要,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不但在于增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意识和能力,塑造其完善的人格,还应该使人优雅地生活、诗意地栖居。

总之,主体性哲学由于其自身的极大弊端,已经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危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必须转向与创新,必须变主体性的教育为交互性的教育,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才能落到实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才能实现。

[1]胡塞尔:《胡塞尔选集》(下卷),倪梁康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78页。

[2]金炳华:《哲学大辞典(修订版)》(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36-2037页。

[3]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4]张艳新 郑永廷:《和谐社会视野下主体性德育的价值反思与范式转换》,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第12期。

[5]陈 勇 陈 蕾等:《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现状及发展析论》,载《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第11期。

(责任编辑:邢 哲)

2014-12-09

曾爱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硕士,主要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系2013年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佛山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互动体验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3—WJ33)、2014年广东省党建研究项目“高校党建与舆论引导互动研究”(课题编号:2014GZZZB11)、2014年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开放式教学研究”(课题编号:J2014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品读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何谓“主体间性”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