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灾后捐款行为的实证研究

2015-03-10 07:31朱凌云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公益活动动员意愿

■ 朱凌云

(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

大学生灾后捐款行为的实证研究

■ 朱凌云

(北京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

北京某重点高校的调研数据表明,学生党员身份、利他主义价值观和组织动员会对大学生捐款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效应,组织动员的不同形态会对学生的捐款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加强慈善教育、创新慈善宣传方式、丰富慈善活动形式,均是增强学生慈善事业参与度的有效途径。此外,高校相关部门、班团组织更应注重慈善活动组织动员的实效性。慈善机构也应着力提高公信力,营造良好的慈善文化氛围。

大学生 灾后捐款行为 选择机制 慈善事业

有研究显示,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与公众慈善活动参与度显著正相关[1]。大学生是未来社会慈善捐赠的潜在主体。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既有利于推动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鉴于此,笔者利用2014年对北京某大学本科在校生的捐款情况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数据,借助Stata 11和Amos 17.0等软件,统计分析了大学生灾后捐款行为的描述性特征,呈现了大学生灾后捐款行为的状况,运用路径分析方法剖析了不同因素之间的路径关系,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捐款行为的选择机制,进而探寻了增强学生公益慈善意识和提高公益慈善活动参与度的对策。

一、调查数据和研究方法

(一)样本说明

本研究定量部分采用2014年对北京某大学本科在校生的捐款情况调查问卷数据。该问卷为自编问卷,调查对象为全日制在校的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本科学生。通过以学院和年级为标准的分层抽样方法进行抽样。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6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578份,有效回收率为96.3%。有效样本中,呈现一定的特征分布:从人口学特征来看,男生占42.41%,女生占57.59%,样本平均年龄为20.9岁;党员占总样本比例为19.2%,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占69.11%;从捐款行为来看,参与捐款的学生占50.89%,未捐款的学生占49.11%。从整体情况来看,样本具有一定的分布性,能够代表该校在校本科生捐款的整体情况。

(二)变量说明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分析中涉及到的变量的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相关变量定义说明

注:信度指标为标准克隆巴赫α值。 价值观倾向指标由因子分析获得,因子提取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因子旋转方式为最大方差法;KMO=0.773,Bartlett检验P<0.001; 测量方式:1=完全不同意,2=不太同意,3=同意,4=基本同意,5=非常同意。

在调查问卷之外,为了进一步探求学生在灾后捐款行为中的主观选择因素,还对该校6名本科在校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含:个人基本情况(学业情况、个人情况和雅安地震时的个人情况)、灾后捐款的情况(参与度、组织动员及信任程度等)、开放性问题(大学生捐款动机整体情况、组织动员满意度等)。访谈对象在雅安地震时均在校。

二、数据分析与结果

(一)大学生灾后捐款行为的特征分析

1.大学生灾后捐款行为的学生个体特征分析

不同个体特征的大学生群体在具体的捐款行为上呈现不同的参与度。从性别来看,50.93%的女生参与了捐款,略高于男生的捐款比例(50.84%);捐款次数的均值上,女生群体也略高于男生。从政治面貌来看,党员参与捐款的比例远高于非党员群体,前者为62.96%,后者为48.01%;党员平均捐款0.9次,而非党员仅有0.67次。从学生干部经历来看,有过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中捐款的比例(53.77%)高于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同学(45.03%),捐款次数均值也略高。从卡方检验和T检验的结果来看,捐款行为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捐款次数在学生干部方面通过了0.05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具有一定的显著性;捐款行为的两个变量在党员和非党员群体中都有较显著的差异。不同政治面貌的学生在捐款行为上有非常明显的差异,这与我国高校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级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学生党员在选择是否捐款时,党员的使命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捐款决定的做出。此外,非党员同学的共识和期待也对党员捐款行为选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认为“班长团支书(党员)应该捐多一点”(小张,大三)。与此相比,质性访谈的结果同样发现了学生干部的身份对捐款行为的影响没有政治面貌明显。

2.大学生灾后捐款行为的组织动员和组织信任的特征分析

在接受了学校动员的情况下,学生捐款比例占75.07%,而在没有接受学校动员的情况下仅有10.05%的学生参与了捐款。对组织动员进行卡方检验显示,通过了0.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学生捐款和未捐款在组织动员是否存在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是否捐款的行为选择与对组织的信任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从统计特征上看,捐款群体中,组织信任度的均值为3.35;未捐款群体中,组织信任度的均值为3.05。由此可见,与未捐款群体相比,捐款群体对学校的信任程度更高。为了更好地验证组织信任度在捐款和未捐款群体中的差异,本研究还进行了T检验。结果表明,对于组织的信任度t值通过了0.00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在捐款和未捐款群体中有显著的差异。

质性访谈也显示,学生比较倾向于肯定学校及相关机构的权威性,学校层面的动员主要通过红十字会来进行,这种形式的动员学生认知程度和信任度比较高,会比较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捐款行为选择。组织动员对于捐款主观意愿不太强烈的学生来说,会起到比较大的影响作用。

(二)大学生灾后捐款行为选择的影响路径

虽然以上分析中确认了大学生灾后捐款行为与组织动员和组织信任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并没有对不同因素之间的影响路径提供清晰的分析和诠释。笔者还利用路径分析(参见图1、表2),考察了个人和组织的不同因素对捐款行为的作用机制。

表2 路径分析中各项因素效应的分解说明

图1 大学生灾后捐款行为选择的路径分析图

从价值观倾向和组织动员对捐款行为的总体效应来看,组织动员的总体效应较大(0.534),价值观的总体效应较小(利他主义为0.121,利己主义为0.039)。这说明组织动员对捐款行为的总体影响效应更大。

由路径分析图可知,从直接效应来看,利他主义和组织动员因素都对捐款行为有直接和间接效应,但利己主义对捐款行为只有间接影响。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路径:(1)利他主义价值观倾向明显将导致组织信任度的提升(0.194),通过组织信任的提升间接地促进捐款的参与(0.023);利他主义价值观倾向也将直接促进捐款的参与(0.097)。(2)利己主义价值观倾向导致组织信任度的降低(-0.114),但通过组织信任间接地制约捐款的参与(-0.014)。(3)组织动员的加强将非常明显地促进组织信任度的提升(0.366),并通过组织信任的提升间接地提升捐款的参与度(0.044);组织动员也会直接地提升捐款的参与度(0.490)。

(三)大学生灾后捐款的行为选择机制

在路径分析中,本研究主要运用定量数据,根据理论分析模型构建了价值观倾向、组织动员和组织信任与大学生具体捐款行为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效应联系。但是,这样的路径仅能单一反映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此路径的基础上,通过对质性访谈资料的分析,可以梳理出基于质性分析的大学生捐款行为选择机制。

1.强主观意愿学生的捐款行为选择机制

许多学生在进入学校组织之前就已经从“父母的影响”和过往的经历中形成了价值观引导下对于重大灾难救助行为的强烈主观意愿。这种意愿会使学生形成习惯,让他们认为参与捐款是应该的事情。另外一种主观意愿来自于对捐助方式的明确意愿以及情感表达的需求。在具有强烈意愿的学生中,随着组织的动员情况的不同,会形成三种路径:(1)主观意愿直接带来了对组织的信任,不需要额外的组织动员就会主动参与捐款。(2)组织常规动员。(3)组织的过度动员则会对学生的捐款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2.弱主观意愿学生的捐款行为选择机制

还有一部分学生自身对参与类似事情的主观意愿不强。一方面,觉得自己“即使参与了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作用”,认为“学生的捐款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意义,实质意义不是很强”(小韩,大二);另一方面,觉得“这种事情很多,没有什么参与感”(小李,大三)。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组织动员和组织信任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组织的动员可能会增强学生对组织的信任感,从而使学生在这种动员和信任下选择捐款。如,小李同学明确表示,“如果班级有组织,我会参加”。但如果动员的组织本身在学生中没有公信力的话,就不会促进学生的捐款行为,而对于弱主观意愿的学生,如果再没有组织动员的话,将直接导致他们不会参与捐款,如小韩认为学校“可能组织过(捐款),没让我碰上,所以没捐”。

由此可见,学生自身对于灾后援助公益活动具有主观意愿和价值观倾向的差异,以此为出发点,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在不同的组织动员形式(常规、过度、缺失)的影响下,可能会增强对组织的信任,也可能受到以往组织缺乏公信力的影响而做出不同的捐款行为选择。在此期间,个人的经济情况和同伴的捐款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捐款行为的选择。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第一,不同学生群体在灾后捐款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党员群体受到党员使命感和党员责任义务意识的影响,捐款意愿和参与度都远高于非党员群体;学生干部群体相比其他学生捐款更加积极和主动,但这种效应会受到学生干部身份认同程度的影响,且很难超越个人既有价值观的影响。

第二,大学生灾后捐款行为受组织动员影响较大,并且因组织机构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学生比较倾向于肯定学校及红十字会等组织机构的权威性,对红十字会等组织动员方式存在较强的组织依赖。但是,在灾后捐款的组织动员过程中,也存在不同的组织机构对同一对象重复动员、过度动员等现象,这些因素会对大学生捐款行为产生消极的抑制作用。

第三,大学生灾后捐款行为与学生对捐款组织机构的信任程度密切相关。组织机构公信力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学生捐款主观意愿的强弱,而组织公信力的缺失,更会直接导致学生不参与捐款活动。学生对组织的信任由其长期在校经历形成的价值判断来决定,当然,青少年早期从父母那里习得的动机话题,也会使其对组织机构的信任程度产生影响。

第四,学生的利他主义价值观倾向会直接影响其捐款行为,也会通过对组织的信任间接增强捐款行为;而利己主义价值观倾向则会通过组织的信任,间接减弱捐款的参与意愿;组织动员同样对学生的捐款参与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且影响效应大于学生个人价值观的效应。

第五,大学生灾后捐款行为会受到同伴的影响,尤其是在同样接受了组织动员的情况下,同伴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良好的校园慈善文化氛围对于促进学生捐款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建议

第一,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学生慈善意识。研究发现,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对其捐款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慈善意识教育的主渠道,学校要将公益慈善教育纳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讲授内容中,并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和投入,让学生深入受助的人群中,从而提高其对慈善的体验,培养其慈善公益的情怀。

第二,创新宣传载体,营造慈善文化氛围。学校团体组织要加强正面宣传的力度,抓住一些重要的纪念日、重大的慈善公益活动典型事例和慈善榜样人物作为宣传点,除利用校园网、校园纸媒、校园电视台及广播台等传统媒介外,还应充分利用微信等社群化运作新媒体,积极搭建点对点的线上、线下活动平台和宣传平台,广泛宣传慈善公益活动的社会价值和对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意义,使参与慈善公益活动成为大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第三,拓展参与途径,强化慈善参与动机。学校应为大学生差异化地提供奉献时间以及创造慈善公益价值的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们充分享受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的幸福感。

第四,树立慈善公益榜样,发挥校园中重要他人的影响。学校要注重培育“利他光荣”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慈善公益活动的典型榜样,同时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效应,为大学生慈善公益行为的持续性奠定坚实的精神根基和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五,完善组织动员机制,增强组织动员的实效性。高校团委一般是学生慈善公益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应注重完善其组织动员的层次和模式,以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参与慈善公益活动的热情。要加强对慈善公益活动的审批和管理,形成学校、学院和班级三级组织动员网络,明确三级动员网络的分工和责任,避免“多次重复动员同一对象”挫伤学生慈善意愿、浪费组织资源的情况,为学生深度参与慈善公益活动提供基础和保障。

第六,推进慈善立法,提高慈善组织机构公信力。目前,有必要推进慈善事业立法,加大对慈善组织机构的监管力度,约束慈善组织机构的行为,使其合法行事,保障慈善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另外,提高慈善组织机构的公信力,必须有完善的制度环境和法律约束,督促组织机构及时进行信息公开和披露,特别是要对捐赠款项的用途和使用结果进行全面反馈。推进完善慈善立法,加强慈善事业的约束与监督,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慈善文化氛围,也会调动大学生参与慈善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我国应尽快完善相关立法,让法律为慈善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1]刘 能:《中国都市地区普通公众参加社会捐助活动的意愿和行为取向分析》,载《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责任编辑:任天成)

2014-11-10

朱凌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央财经大学校长助理,研究员,经济学硕士,主要研究学生教育与学生发展。

猜你喜欢
公益活动动员意愿
公益活动证书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手拉手,献爱心公益活动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国防动员歌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音乐迪斯尼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