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阳大秧歌的起源与发展

2015-01-29 01:01蔡蓉蓉青岛大学音乐学院266071
大众文艺 2015年20期
关键词:海阳秧歌

蔡蓉蓉 (青岛大学音乐学院 266071)

海阳位于山东半岛南翼,地处黄海之滨,气候温和。海阳历史悠久,为文明发祥的古地,名胜古迹众多,海阳也是“地雷战”的故乡,现在博物馆还陈列着地雷战的宝贵资料,海阳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其中,最能体现海阳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结晶就是海阳秧歌。

海阳秧歌也被称为“海阳大秧歌”,它与胶州秧歌、商河鼓子秧歌齐名,被称为山东三大秧歌。海阳大秧歌经过几百年来的创造、加工,又经过文艺工作者的整理和发展,成为展现海阳文化风貌的艺术瑰宝。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以豪放的、朴素的表演风格、严谨的表演方式、恢宏的表演气势和严肃的表演仪式著称于世。它内容丰富多样,对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劳动人民的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当地一直传有一首民谣:“乡下秧歌进了城,先拜娘娘后耍景;正月十五不进城,过日来了撵出城。”在这首民谣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海阳大秧歌在当地已经成为过年的必备活动。海阳大秧歌遍布海阳十余处乡镇,它的产生和发展,与海阳的历史、当地的环境、民风民俗、社会风气和经济社会状况都是密不可分的。

海阳大秧歌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初期。在博物馆陈列的最早的关于海阳秧歌的书籍《赵氏谱书》中记载:“二世祖(赵)通,世袭(大嵩卫)指挥镇扰诰封武略将军。弘熙一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衍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於庭,其乐融融”。在明朝洪熙年,到现在已经有六百年历史了,那时候的海阳不叫海阳县,叫做大嵩卫,是一种社会体制。《赵氏谱书》中的赵通,是一名武将军,大嵩卫的司令,这个时候赶上五世同堂,大庆,很多大官都来庆祝。他们家的乐舞生(相当于现在的文化干部)听到音乐创造、排练的秧歌进行表演。当时的秧歌并不是现在这种秧歌,至于过去什么样子,现在就不得而知。据此《赵氏谱书》之说,早在公元1425年,海阳已有秧歌活动于今凤城。《海阳县志》记载:“明洪武31年设大嵩卫於今凤城,清雍正13年裁大嵩卫设海阳县。”过去明朝设的大嵩卫,清朝雍正改革,因为山南海北朝阳,设的县不再叫做大嵩卫而叫做海阳。

海阳大秧歌盛行时期大约在清朝中期,也就是雍正十三年裁卫设县后。《山东各县乡调查录——四卷》中记载:“县城即临海口、闽、粤、江、浙海泊所萃”。海阳旧县城地理位置优越,依山傍海,交通方便,盐业、渔业发达,逐渐形成为海阳经济文化的中心,这也带动了民间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因而打动了海阳大秧歌“扭”出乡村,“舞”进了县城。乾隆三十五年海阳的柳树庄人陈英弼编写的秧歌剧《陈老喜劝子跑四川》中所述:“余随胡公廷章供邛州,甚爱蜀歌之美,仿作跑四川,教秧歌班演唱。”由此看来海阳大秧歌的唱腔借鉴了蜀歌的元素,这也为后来海阳大秧歌音乐方面借鉴黄梅戏、鼓戏等音乐的唱腔开了先河。据清乾隆的《莱阳县志》载:“秧歌率于新年灯节,及时取乐”(乾隆年间海阳隶属莱阳县的管辖)。这一时期海阳大兴习武健身的风气,到处都设有拳坊,常有“八卦”“螳螂”两种武术类别。渐渐地,武术的精髓就被融入到了海阳大秧歌中。海阳大秧歌中的乐大夫、花鼓都是男性角色,他们将武术融入舞蹈动作中,动作跳跃幅度大,动作夸张又有气派,形成了一种新的表演风格,于是就有了“螳螂门”和“八卦门”两种表演风格。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海阳大秧歌也成为了宣扬爱国精神的一种形式。1941年民主政府成立之后,海阳秧歌充实了当时的减租减息、支援前线、反恶惩奸的政治形势的内容。一些演唱的小曲也被重新填词,人物由丑变美,体现劳动人民生活的一种积极状态,如《小寡妇上坟》填词改成《送郎参军》,《李大嫂嫁夫》重新填词改为《李大嫂做军鞋》。由此可以看出海阳大秧歌的时代性。它是跟随时代在变化的,这样海阳大秧歌才可以得以更长远的发展。

现当代海阳秧歌的发展可以归结为三次飞跃。第一次是在50年代在党“双百方针”的引导之下,国家对弘扬民族文化提起了重视,开始挖掘民间文化遗产,组织各种民间音乐舞蹈表演。1951年海阳建立文化馆,到现在60多年,自始至终都有一句话“到了春节,没有秧歌,没有年味,不唱秧歌,不像过年一样。”1959年,烟台市举办群众舞蹈汇演,邀请海阳秧歌参加,海阳文化馆群文干部王瑾兆、谭秉君、山东省歌舞团舞蹈队队长曼恒源、烟台艺校教师严艺、高素玉及东石兰沟村民间老艺人颜明玉、王发等人将海阳秧歌加以整理改编,以《人民公社万岁》为题参加舞蹈汇演,以反映农村丰收的景象,这次的演出反应极大;后被邀请参加山东群众舞蹈汇演;之后山东省文化部门组织了相关的艺术专家对海阳秧歌进行精雕细琢,赶赴北京参加全国职工文艺汇演,受到了一致好评。海阳秧歌开始吸引全国多个省市院校和专家、学者来海阳进行大秧歌的采风调研工作。这一次的转变也是海阳大秧歌发展的第一个转折点,自此之后,海阳大秧歌被定性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

第二个飞跃是在90年代。在这一时期海阳大秧歌的继承发展和演出引起了海阳县委县政府和宣传文化部门的重视,于是开始号召海阳大秧歌“扭出海阳,舞向全国,走向世界”。县政府对海阳大秧歌寄予厚望,聘请张荫松、徐强老师为总导演和指导老师,王瑾兆、鞠春山等为导演,将海阳大秧歌重新改编整理。参加了第四届中国沈阳国际民间舞蹈秧歌节,并获得了“金玫瑰”大奖的第一名。之后海阳大秧歌不仅全国家喻户晓,也在世界上名声大噪,海阳县荣获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这就是海阳大秧歌的第二个转折点。

第三次飞跃式在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之后,海阳大秧歌充实了很多更加鲜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海阳大秧歌跟随时代性的变化,开始开展各种商业展演活动。2004年9月,海阳大秧歌受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邀请,赶赴威海参加演出,这次演出获得了强烈的反响,海阳大秧歌再一次加深了民众印象。2006年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社会的演变,海阳大秧歌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内容上丰富多彩,内容紧贴时代性的发展,人物也在逐渐的发生着改变。不论海阳大秧歌的形式有什么样的变化,它的精髓都不会发生改变,后人也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最传统最优秀的文化形式,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推陈出新。在角色的把握上应当多去发掘老艺人们在表演时候的精髓,体会角色在海阳大秧歌中的内涵,将海阳大秧歌继续传承发展下去。

[1]于国光.论海阳大秧歌队伍建设及其艺术特点[J].大众文艺(理论),2008.

[2]张蔚.《闹节——山东秧歌的仪式性与反仪式》.上海戏剧学院,2007

[3]于蔚泉主编.海阳秧歌[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海阳秧歌
山东海阳秧歌舞台形式转化的文化自觉与本体创新
——以舞蹈《海阳有个王大娘》等为例
海阳地雷战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海阳大秧歌为例
同气连枝 和而不同——音乐维度下胶州秧歌与北方秧歌的对比关系研究
富平村里唱秧歌
榆社土滩秧歌调查研究
昌黎地秧歌
我们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