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晶晶 (天津工业大学 300387)
绞胎陶瓷亦称“绞泥”“搅胎瓷”“透花瓷”。所谓绞胎,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土揉和在一起,然后相绞拉坯,制作成形,浇一层透明釉,烧制而成。由于泥坯绞揉方式不同,纹理变化亦无穷。
历史上对绞胎陶瓷的研究最早始于唐代,不同颜色的泥料可以形成精细的纹理,常见的有:木纹理、“几”字形曲折纹、团花纹等。技法上主要分为整片色泥混合和镶嵌贴面两种。宋代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使社会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陶瓷绞胎工艺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绞胎陶瓷的生产由原来四个窑厂扩大到北方许多地区,其制作规模空前浩大。元代以后便逐渐衰亡,直至现代只有少数陶艺家对绞胎陶瓷做了初步的研究与探索。
由于绞胎陶瓷技艺流失严重,却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更值得我们传承与发展。在陶瓷原料相对丰富的今天,制作各种颜色的泥料就变得容易一些,只需要购买高温陶瓷颜料并按一定比例与泥料进行混合即可。但要烧出色彩丰富而和谐的作品则需要下一番功夫了。运用景德镇的中白泥和调和的色料来制作坯体是因为,中白泥的可塑性强,烧成之后胎体洁白细腻,有利于色料的发色和增加拉坯成型的成功率。调和后的色料,纯度降低,显得更加温润和沉稳,更能体现出陶瓷材料特有的美感。
绞胎陶瓷的制作过程精细、繁复,要经过数十个步骤才能完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依据作品的色彩,把颜料和泥料按一定比例混合,逐一揉出相对应的泥料备用。例如作品中总共排列了二十五个颜色,所以需要揉出二十五种相对应的色泥,并将其逐一标注。再将揉好的色泥按照标记好的顺序用木质泥滚擀成薄厚一致、大小相同的泥板,再按照先后顺序将泥板逐一粘在一起。 泥板粘上之后需要用泥拍均匀拍打,将其中粘合时遗留的气泡挤压出来,避免成型后出现开裂的现象。经过这一过程就能得到一块截面呈现二十五个色阶渐变色的泥板。再把泥板切割成若干同等宽度的泥条,这些泥条可以作为绞胎纹理的一个基本单位。把切好的泥条按统一方向并置、粘合,这样绞胎泥板就基本制作完成了。制作好的渐变色泥板不能马上用于拉坯,还需要经过一周左右的陈腐,让泥料中的水分尽量均匀,泥板的粘合更加牢固。
泥板制作完成后就可以准备制坯了。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绞胎的纹理,在这里并没有使用常规的拉坯手法,而是把泥板先制成筒状,再置于拉坯机上完成造型。绞胎器物通常造型饱满、简洁,突出细腻丰富的色彩和肌理语言。反之,过于复杂的造型就会削弱绞胎纹理的艺术特色,容易让观看者产生视觉审美疲劳。做好造型之后坯体需要阴干两到三天,待坯体七分干燥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利坯工具修出底足和多余的泥料。此时原本水平的纹理经过手与拉坯机的相互作用,形态发生了变化,水平纹样有向螺旋纹样变化的趋势,更加生动且富于韵律。
待坯体完全干燥之后,要用丝网对坯体粗糙部分进行打磨。打磨是为了让制作好的纹理变得更加细腻和清晰,坯体表面更加光滑。打磨之后便可以入窑烧成,烧成需要经过1250摄氏度的高温产生氧化反应,坯体的颜色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冷却之后便不会改变,质地坚硬且历久弥新。
制作步骤及展示效果
运用瓷泥和色料比例的改变制成具有二十五级颜色渐变的效果,再以二十五个颜色为一层,叠加若干形成颜色肌理,既不会在视觉上让人感到色彩单一,也不会让人感觉杂乱无章,而是呈现出韵律与变化,对比与统一的和谐之美。
器形的花纹贯彻坯体内外,花纹一层一层环绕整个器形,加之沉稳的色彩,犹如老树缠绕盘根错节,犹如层山叠嶂起伏,变化万千,让人回味无穷、遐想联翩。每件作品既蕴含了工艺的必然,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偶然因素。因此每一季作品都是孤品,存在不可复制性,满含手工韵味。
作品是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而得到的,是经过双手细心的拼贴、拉坯、打磨等几十道工序得到的,每一个成品都洋溢着手作之美,线条层次分明,花纹对比强烈且表里如一。纹样的有与无,舒与密,给人一种张弛有度,节奏明快的视觉心理感受。在文化上传承和发展了传统绞胎陶瓷的精神内涵,在技法上创新了传统绞胎陶瓷的制作方法,以一种新的形态出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加了一种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