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保障政策体系构建初探

2015-01-28 22:58刘民谢清平
科教导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全科医生构建体系

刘民 谢清平

摘 要 全科医生保障政策制度体系的科学构建,需要依据全科医生的教育与工作实际,采取相应的策略构建全方位的保障政策体系。本文就全科医生在学习、生活和管理等方面的保障政策体系构建进行初步的探讨,为有效地促进全科医生制度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全科医生 保障政策 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1.079

随着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科医生培养已经成为医学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医学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于全科医生的保障政策问题,广大学者见仁见智,提出了诸多有益的意见,对于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在全科医生保障政策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在此意义上,进一步探究全科医生保障政策的构建策略显得非常必要。

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将采取立法、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合理规划全科医生的使用和培养等一系列措施,保障全科医生制度的建设。根据《指导意见》,我国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推动修订执业医师法和相关法规,提高医生执业资格准入条件,明确全科医生的执业范围和权利责任,保障全科医生合法权益。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全科医生“5+3”培养模式,医学生先接受5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本科教育,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构建全方位的保障政策体系,在全科医生的学习、生活、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保障,才能保障全科医生“5+3”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才能有效促进全科医生制度的建设。

1 学习保障:全科医生保障政策的基础内容

学习保障是全科医生保障政策的基本内容。在全科医生“5+3”培养模式中,医学生在5年本科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目前我国全科医生培养质量不高,尚不能满足社区卫生居民的健康需求。从全科医生的概念、培养现状、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来看,发现全科医生培养存在医学院校教育基础不牢、培训效果欠佳、继续医学教育重视度不够等问题。因此,高等院校要严格制定高等医学院校培养方案、重视毕业后与继续医学教育、加强外部评估与自我监督、建立全科医生反馈系统等建议,从而构建全科医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以期保证全科医生培养质量。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理论知识内容体系的构建。根据全科医生“5+3”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全科医生的培养必须要建立相应的内容体系,特别是要建立相应的理论知识内容体系。为了更好的让医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医学院校要在理论课程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开设医学理论课程,包括局部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病理学、预防医学、医学免疫学、诊断学等课程。另一方面,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开设一些特色课程、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以确保医学生能够学习到较为广泛的医学理论知识。另外,医学院校要积极实施课程建设改革,对于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确保医学生能够学习到最新、最前沿的医学专业理论知识。

二是人文知识课程体系的构建。人文知识课程是指除了专业知识之外,那些有关基本道德规范、人文素养的学科。开设这些课程的好处在于陶冶医学生的精神品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培养良好的医德风范。对于医学院校来说,要构建这一模块的课程体系,就要广泛开设一些人文社科的基本课程。如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循证医学、社会医学、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卫生法学等相关课程,确保医学生能够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精神品德,为将来更好地从事医疗卫生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是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前5年的本科教育阶段来说,实践课程也是必要的。通过实践课程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把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获取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在实践课程内容设置上,主要包括入学教育与军事训练、实验教学、预防医学实践、临床见习、临床基本技能强化训练、毕业实习、课外科研能力训练、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通过这些训练,有利于磨练全科医生的坚毅品格和实践技能,对于进一步促进全科医生的培养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2 生活保障:全科医生保障政策的物质支撑

作为自然意义上的人,全科医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生活保障,才能够更好地坚持学习,锤炼本领,为将来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从当前的教育实际情况来看,不管是医学院校,还是医疗卫生机构,都较少从生活这一视角去为全科医生提供有力的保障。这对于调动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是极为不利的。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医学院校和医疗卫生机构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为全科医生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

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医学生在5年临床医学院校教育期间,学校要在政策上尽量为满足医学生的正常生活提供帮助和支持。一是建立健全各项奖励制度;比如医学院校可以建立健全的奖、助学金制度。还可以根据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建立全科医生教育奖学金,激励他们认真学习。另外在奖学金的评选上,尽量倾向于全科医生。二是提供较多的勤工助学岗位;目前,不少高校都设置了勤工助学等岗位,这对于帮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发挥了重要的帮助作用。对于全科医生的生活保障来说,医学院校不仅要提供较多的岗位,而且还要把政策倾斜于全科医生,确保全科医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取生活保障。三是建立健全其他方面的全科医生生活保障制度;由于全科医生培养的特殊性,医学院校也可以依据全科医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其他方面的生活保障制度,比如,可以学习借鉴免费师范生的教育方式,在全科医生的招生、生活、就业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帮助,确保减轻全科医生的生活压力。

对于医疗卫生机构来说,全科医生在3年规范化培养期间,他们的身份是医生,而不是学生,如果医疗卫生机构仅仅把全科医生当作学生来对待,就会使得全科医生在生活待遇、地位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感。实际上,全科医生已经接受了5年的理论知识教育,走出了校门,已经成为了社会中的自然人。因此,医疗卫生机构要给予全科医生公平的待遇。一方面,医疗卫生机构要正视全科医生的作用与价值,不仅有利于医疗卫生机构自身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全科医生制度的建设。另一方面,医疗卫生机构要尽量提高全科医生的待遇,确保全科医生在生活保障等方面不出现问题,提高他们的地位,加强对他们的规范教育与管理,确保全科医生能够全面掌握临床操作技能。

3 管理保障:全科医生保障政策的制度保证

在全科医生院校教育期间和规范化培养期间,都必须强化全科医生的管理,才能真正的确保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保证全科医生成为出色的医疗工作人员。对于医学院校和医疗卫生机构来说,都要充分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一方面,医学院校要在全科医生院校教育过程中,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保障,包括日常行为规范、违纪处理制度、学习管理制度等。这些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全科医生的管理,并能有效提升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医疗卫生机构要在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过程中,要依据医疗卫生机构自身实际,建立健全针对全科医生的管理保障,主要包括科室管理制度、轮岗培训制度、服务制度等。要善于发现全科医生管理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综上,全科医生保障政策体系的构建,需要依据全科医生的培养环节与培养特点进行。医学院校需要科学构建理论知识内容体系、基础知识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生活保障体系、管理制度体系。医疗卫生机构也需要重视全科医生的生活保障,提高他们生活待遇,同时还要为全科医生建立健全各项管理保障。只有医学院校和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推进全科医生培养制度的建设。

基金项目:1、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苏区振兴发展背景下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12GL12);2、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地方医学院校全科医生‘5+3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应用”(课题编号12YB103)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N].人民日报,2011-07-07.

[2] 鲍勇,等.我国高校培养全科医生的实践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1.3:57-59.

[3] 陈士敏,孙铁红.加拿大医疗保障政策体系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4:416-417.

猜你喜欢
全科医生构建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全科医生对乳腺癌病因预防的策略和展望
从教学管理者视角看全科医生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全科医生在“医养融合”中作用的分析与探索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医联体模式在提高基层儿科诊疗服务技能中的作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