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莹
摘 要 伊迪丝·华顿是二十世纪初美国自然主义小说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于1920年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欢乐之家》是华顿的成名作,也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文本。本书讲述了主人公莉莉内心充满了矛盾,在19世纪70年代的纽约上流社会,在社会习俗与传统间苦苦挣扎的悲剧一生。本文意在探索和鉴证《欢乐之家》中的自然主义两大特征——决定论和消费主义。
关键词 《欢乐之家》 自然主义 决定论 消费主义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1.063
伊迪丝·华顿是美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深切关注于普通人们的命运。《欢乐之家》是华顿的第一部引起很大轰动的长篇小说,作者讲述了上流社会美女莉莉·芭特在30岁前后几年中急于寻求归宿,欲嫁入豪门而不得,又遭人陷害落入社会底层,最终含恨而逝的经过。“书中有着明显的自然主义的痕迹,莉莉的悲剧揭露了金钱至上的社会环境对人们的毒害,批判了新兴资产者的庸俗无聊和贵族阶层的势力自私;也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对人物的命运起决定作用。”本文从自然主义的两大特征——决定论和消费主义的角度,探索《欢乐之家》这部作品。
1 自然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自然主义文学运动没有十分确切的定义,它是十九世纪兴起的思潮。实际上,它是达尔文主义的延续。它试图确定科学的潜在力量,如环境、遗传或者尝试连接科学与哲学。他们认为现实疲于自然,不含“超自然”,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现实的所有方面,包括“人类精神”(Krikonrian 1994)。作为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笔者会首先阐明达尔文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美国自然主义、决定论和消费主义。
英国自然主义者查尔斯·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在十九世纪中叶非常受欢迎,他的这一理论加强了公众对生物进化的关注。1895年,他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正如理查德·利罕写到:自然主义文学主要来源于生物模型,它是根据达尔文进化论中的物竞天择说兴起的学派。达尔文用有说服力的方式解释了十九世纪末现实的本质,并强调了自然主义中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人们的影响。
达尔文认为所有的生物物种繁衍都有其一定的速度,并会保持恒定的数量。
因此,达尔文认为各物种为了生存必然会存在持续的斗争,他也表明斗争中的幸存者肯定会发生某种变异。这种变异是动物和植物为了能够继续生存下去而不断自我竞争和繁殖的结果,达尔文称这一过程为“物竞天择”。《欢乐之家》是在达尔文主义盛行的时代创作出来的。
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十九世纪末的一个术语,它指的是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延伸,强调人类社会在资本主义自由市场中的个人竞争意识。赫伯特·斯宾塞第一个提出了“适者生存”的概念。这一想法明显给已经被人们接受了的悲观自然主义,增加了一些积极的因素。斯宾塞认为,无论现在情况多么恶劣、注定如何悲惨,人类社会都会一直前进的。在欢乐之家中,社会达尔文主义无处不在。整个故事都是关于“适者生存”的消费社会的生存哲学,富人的“契合”和穷人已经被注定的命运。
自然主义文学起源于法国,盛行于十九世纪,法国自然主义作者如左拉、莫泊桑和于斯曼。自然主义文学在二十世纪初传到美国,代表作家有诺利斯、西奥多·德莱塞、伊迪丝·华顿、杰克·伦敦和斯蒂芬·克莱恩。在世纪之交,现实主义和其他学派文学产物都趋向于归入自然主义的范畴。尽管它是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但它不同于准确和权威的限定来容纳所有的自然主义主义作品。美国的自然主义文学深受左拉的影响,左拉是自然主义文学的先驱者,他在他的论文《实验小说》中说到:小说家应该像科学家一样,冷静地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得到一个无可争辩的结论。自然主义者倾向于写关注生活中残酷、肮脏一面的作品。美国自然主义者尝试将人类行为与自然科学相结合,以证明环境和遗传对人们的生活起到的决定作用。
2 《欢乐之家》中的两大自然主义特色
2.1 决定论在《欢乐之家》中的体现
决定论是自然主义的本质,认为自然和命运取代了个人性格对生活的直接影响。《欢乐之家》中,作者认为人的命运是由人物性格特点、生活环境以及特定的历史时期决定的。主人公莉莉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美国上流社会出现新兴暴发户的时代,商业化和工业化的社会由金钱的力量所驱使。金钱不仅能给人以慰藉和享受,还能提高人们的社会地位,并且金钱还是通往上流社会的唯一途径。莉莉·芭特,本书的受害者,她的整个人生都为了维持她的社会地位而苦苦挣扎,但却未能在物欲横流的世界生存下去。
莉莉·芭特,她的名字象征了她的命运。“莉莉”指百合,象征清纯高洁;而“芭特”有交易交换的意思。她一直希望能够利用自己的美貌,进入上流社会。她的性格充满了矛盾,内心之中始终充满了良知与邪恶的较量。一方面,她渴望自由,追求“精神共和国”中所描述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并且想要拥有理想的爱情;另一方面,她还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想要嫁给一个有钱的丈夫来维持她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但是正因为她矛盾的性格,她注定会被那个“欢乐之家”所遗弃。富家子弟帕西被她所吸引,为她着迷,她完全可以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经济地位,但她却爱上了塞尔登,因此拒绝了帕西的求婚。她内心中常常鄙视自己所追求的东西,所以每当机会来临时,她总是放弃了。她没有自信去坚定自己的信念,但她也不屑耍些卑鄙的手段来迎合上流社会的要求。她本可以利用伯莎写给塞尔登的情书这件事,来要挟伯莎以达到重返“欢乐之家”的目的,但她不屑那么去做,于是将情书付之一炬。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她用从姑母那里继承来的一点菲薄的遗产偿还了债务。“她性格中的叛逆,不向世俗社会妥协的内在矛盾让莉莉终究无法成为‘欢乐之家的一员。”
莉莉出身于纽约的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这个家庭典型地代表了女人在经济上对男人的依附,以及用金钱维系婚姻的社会现象。男人靠炫耀自己的财产来吸引女性,而女人则靠引诱有钱男人结婚来保障自己的社会地位。富足的婚姻生活是社会对每一个跻身上流社会的女人提出的必然条件。金钱是这个社会的支柱,也是评判人的价值的标准,但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内蒂却是真心对待莉莉的。莉莉最初并不看好内蒂,莉莉觉得自己无法过内蒂那样贫穷的生活,甚至还有些轻视内蒂。但当莉莉被上流社会所唾弃时,只有内蒂同情她,并帮助她重新找到谋生的工作。文中内蒂虽然身染重病,但她却敢于病魔作斗争,对生活充满希望,敢于追求爱情,最后被丈夫的爱情所感动,慢慢变成生活的强者;而“当莉莉认识到自己是个软弱无能的人、‘多余的人时,就如从巨大机器上掉下来的无用螺丝或齿轮,朋友的鼓励也无法唤起她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了。”莉莉与内蒂两者的比较,体现了社会决定论关于“适者生存”的社会规律。
2.2 消费主义在《欢乐之家》中的体现
消费主义是一种有关消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把消费当作唯一目的,为消费而消费。“主张追求消费的炫耀性、奢侈性和新奇性,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消遣与享乐主义,以此求得个人的满足,并将它作为生活的目的和人生的终极价值。”消费主义是另一个明显的在《欢乐之家》中的自然主义特色。
“南北战争之后,美国迅速崛起,随着国内矿产资源的开发、股票金融业的发展兴旺、对外战争和殖民掠夺的进行,新的巨型跨国财团开始建立,一大批新兴的资本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随即挤进上流社会,与旧有的豪门联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纽约,新旧两代富翁共同组成了上流社会。”这突然的繁荣,使得富有的人们变得更加富有,传统的上层阶级害怕自己的社会地位受到暴发户的威胁,于是上层社会试图通过炫耀性消费来保持他们的社会地位。他们引起了消费竞争,显然,莉莉被卷进了这场消费风暴中。
莉莉是《欢乐之家》中的一个主要人物,她没有在消费环境下生存的能力。消费主义社会里所有的舞会和歌剧都会为富人提供他们所需,并唤起穷人的幻想,这使得金钱的力量被放大。在小说中,莉莉在参加Van Osburgh 的婚礼时,看到了奢华的仪式和珍贵的礼物,这引发了她对相貌平平却能加入豪门的新娘的嫉妒,同时也带来了对自己未来的忧虑;宝石的光芒深深吸引着她,看到的一切都使她沮丧,同时也激起了她对金钱的强烈渴望,使她完全沉溺于消费主义之中。
《欢乐之家》中,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被消费环境所束缚了,甚至毫不关心。女主人们通过举办晚会来达到社交的目的。当莉莉和其他上流社会的女士们处于公共场合中时,她们会通过观察和审视他人的穿着打扮以及佩戴的珠宝首饰来判断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她们认为晚会并不重要,在晚会上炫耀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书中,莉莉为了融入消费性的上流社会,养成了骄奢的赌博和给服务生小费的习惯,但这些所有的支出都不是贫穷的莉莉能负担得起的。很显然,整部小说中,上流社会的每个女性都有征服物质世界的迫切的渴望。消费型社会的规则是指除非女性自己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否则没有人能够逃脱灭亡的命运,最终她们都会被金钱的力量所吞噬。
莉莉是个非传统的女性,她总想凭自己的道德勇气试图战胜消费社会的挑战,但由于社会势力过于强大,她最终还是在挑战面前退缩了。在小说中,华顿的描述都是非常细致的,从人物到地点,每个人物、场景、甚至每个动作都有各自的内涵。打牌是莉莉昂贵的爱好之一,她想挣更多的钱来支付开销,没想到的是,事与愿违,她失败了。为了达到“欢乐之家”的要求,她不得不假装自己过得很好。她必须假装心甘情愿地享受她朋友推荐的那些游戏,因为她们会给她提供得体的衣服和闪闪发光的饰品来填补她衣柜的不足。不幸的是,游戏之后,她失去了更多的钱,当她意识到的时候,她甚至觉得自己遭遇了抢劫。聪明的莉莉不会预见自己的使命就是陪伴朋友们打牌,并且输钱是她的命运,她注定被上层社会所消费。
莉莉参加Willington Bry太太组织的舞会,导致了她进一步的灭亡。舞会上每个人见到莉莉都震惊于她出色的外表。毫无疑问,莉莉当时被当成了一件稀有的艺术品,她不仅代表着自己,也代表着完美女性的形象。参与这种娱乐节目是莉莉悲剧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莉莉时尚的打扮受到了舞会参与者的一致好评,也受到了大多数男性的追捧,每个人都为了不同的目的而接近和利用莉莉;同时,她出色的表现也引发了其他女性的嫉妒,伯莎恶意地散布谣言来毁坏莉莉的名声,因此,莉莉几乎走上了灭亡之路。她完全沉溺于消费主义的魅力和巨大的影响之中,最后被踢出了上层社会。
3 结束语
伊迪丝·华顿是一个杰出的、有天赋的女性小说家。她出生在一个阶级意识非常强烈的贵族家庭,她用独特的视角揭露了贵族们的消费行为,同时她还深切地关注普通人们的命运。人们用不同的角度诠释华顿的作品。开始的时候,她的作品被解读为女性小说,后来被解读为她对自己的婚姻生活有感而发的作品。最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自然主义的角度研究她的作品。华顿的小说研究主题使读者和批评家困惑了很多年,批评家们更倾向于将华顿归于自然主义流派的小说家。国内外的自然主义评论家都没有探索出华顿写作的真正意图,再者就是将华顿的作品解读得太肤浅。出于对华顿的《欢乐之家》写作意图的好奇,笔者对《欢乐之家》中明显的两个自然主义特色——决定论和消费主义进行了一下研究。
华顿对达尔文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非常感兴趣,自然主义理论深深地影响了她。她在《欢乐之家》中巧妙地运用了决定论知识,主人公无疑是不可控制的环境和遗传因素的受害者。莉莉的死,一方面表达了华顿的悲观主义以及对当代纽约社会的愤懑;另一方面,莉莉无声的死亡向社会提出了一个更加复杂和挑战性的问题。华顿相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华顿承认在这样一个毁坏性的社会里,一个人的生活很大程度上由环境和遗传因素所决定。然而,华顿想要强调的是,人们可以从爱情、希望和信仰中得到巨大的能量。
华顿是她那个社会的敏感的观察者。根据她的生活经验,她在《欢乐之家》中描述了一个压倒性的消费主义社会——能够加速人们的堕落,并使之成为必然。莉莉的性格特点是导致她堕落的主要因素,然而炫耀性消费社会是导致她悲剧及死亡的决定性因素。在这些决定性因素的影响下,最后莉莉为了保持精神世界的完整,撕碎了她原有的美丽和优雅的外壳。而华顿关于背景和人物行为的更多详细描述,证明了《欢乐之家》的确是一部充满了她独特见解的自然主义小说。
参考文献
[1] Blake Nevius. Edith Wharton: A Study of Her Fiction[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53.
[2] 伊迪丝·华顿.豪门春秋[M].张树智,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98;31-32,248,352.
[3] 潘建.莉莉·芭特:男权社会的牺牲品[J].外国文学研究,2000(1):126-130.
[4] 杨金才.欢乐之家:伊迪丝·华顿的自然主义倾向[M].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2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 左拉.自然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