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独立学院公共危机治理研究

2015-01-26 08:45李明阳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危机学院过程

李明阳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教务与科研管理处,广西 桂林 541006)

一独立学院公共危机治理研究

李明阳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教务与科研管理处,广西 桂林 541006)

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不稳定因素大量存在,公共危机问题依然严峻。当前独立学院中存在危机意识有待加强、治理过程中人本意识淡薄、治理手段行政化、治理主体单一、治理机构和决策过程待完善、轻视次生危机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是高等教育制度尴尬、独立学院办学迷失、各方利益冲突等。为此,应完善独立学院危机防范过程、危机治理过程、后危机时期治理过程,构建独立学院公共危机治理体系,有效治理危机,建设和谐校园。

独立学院;公共危机治理;和谐校园

层出不穷的独立学院公共危机事件说明,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不稳定因素依然大量存在。危机事件种类多样,诱因复杂,扩散迅速,危害持久,这不仅给独立学院师生财产、身心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而且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只有处理好独立学院公共危机事件,才能维护独立学院的社会声誉,保障独立学院持续发展。

一、独立学院公共危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危机意识仍待进一步加强

(1)由于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管理体制,行政色彩浓重,从母体学校公派到独立学院任职的管理层对危机的重视程度不够。

(2)独立学院自有师资因为不能获得与公办院校教师相同的医疗、养老、晋升等待遇而出现比较大的流动性,严重制约危机意识的提高。

(3)独立学院开展的教学活动深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师资力量、学生素质与接受水平、教学水平与质量、学校传统积淀等多方面影响,造成对学生的危机教育的效果参差不齐。

(二)治理过程中人本意识淡薄

(1)由于观念和体制等原因,独立学院的举办者和管理者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错误地认为,危机中的当事人应学会以大局为重,交换、让渡甚至放弃自己的公民权利。于是,息事宁人成为一种“潜规则”,一种构建和谐校园的明智做法。

(2)在危机过程中,各方因身份的不同造成获取的信息不对称,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尊重。

(三)治理手段行政化

在没有专门的《校园安全法》的现实情况下,独立学院自行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内部规章,虽然《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授予了学校在特定范围内行使行政处罚的权力,但这种权力在危机治理过程中往往被夸大和滥用,“在应对危机时可以动用一切力量、不惜一切代价,面对危机行政权力不再是可以被限制的,而是被无限授予”[1],甚至侵害相关方面的正当权力,造成危机治理过程中更浓重的行政化倾向。

(四)治理机构和决策过程欠完善

现有的独立学院各类危机处置预案决策者通常由学校领导、相关院系及职能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组成,缺乏相应的专家角色。此外,现有的独立学院危机治理过程主要针对问题的非程序化决策过程,而这种非程序化的决策过程会因为领导个体的能力差异、外界的压力大小等因素而有着不同的决策结果。

(五)治理的主体单一

独立学院本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但绝大多数独立学院尚未走出“自己管自己”、闭门造车的固有套路。学校治理机构基于保护学校声誉的目的,采取各种可能的手段内部解决。

(六)重视原生危机治理结果,轻视次生危机防治

独立学院在借鉴和积累危机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危机治理过程研究和实践较多。危机预防、危机处置、危机评估与恢复等环节中尤其注重危机的处置过程。而鉴于独立学院危机的易发性、敏感性、严重性,在原生危机的处置过程中,极易引起新的危机或者为次生危机埋下祸根。

二、独立学院公共危机根源解析

(一)高等教育制度的尴尬

独立学院的产生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而这个新兴的办学模式没有传统高等学校的办学积淀,在业已形成的教育制度中存在较大的空白,缺乏较为科学的顶层设计。独立学院的制度安排中,最为棘手和关键的是针对庞大的教工群体的制度安排。独立学院教工群体,不在财政支持框架保障内,医疗、养老、劳动保障等基本福利待遇明显与公办教职工福利待遇相距甚远,社会认可程度低。此外,这个群体在职称晋升、项目扶持等方面未能得到应有的政策倾斜,独立学院始终难于培养和留住优秀人才。这个队伍中较多人抱着往公办院校过渡的心态,对独立学院自身的教育教学事业缺乏热爱。这样尴尬的制度安排便造成了独立学院教工队伍不稳定、凝聚力不强、忠诚度低等一系列问题,也为公共危机的预防和治理埋下了隐患。

(二)独立学院办学的自我迷失

研究独立学院公共危机的原因,不得不将独立学院放在大众对高等教育资源需求急剧增加而现实资源非常有限的大背景下来分析,独立学院一度被视为为了弥补政府在高等教育投入方面的缺失,利用社会力量满足人民需求的权宜之计。在这种背景下,独立学院只有选择高收费来维系和发展,并在举办过程中充分利用高校办学自主权,紧跟社会市场需求,开办热门专业、实行“双证教育”、“订单培养”等,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就业门路,迎合了家长的预期。但独立学院在寻找教育事业非盈利性和教育产业化实践的平衡中,不得不着重考虑独立学院发展的经济压力,而由此采取的所有举措极易给人造成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错觉。

独立学院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成员,在社会中本应该承担知识传承、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重要职能,这也是独立学院存在的合法性基础。但是,现实中,有的独立学院往往无视自身的使命和功能而盲目地迎合现实需求,甚至基于经济理性进行投入产出的量化管理,而没有真正考虑这是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合理的需要。独立学院的世俗化、多元化、市场化使其更趋近于股份制企业,独立学院正逐渐失去其本质作用——教育,进而迷失在双重社会身份的价值漩涡中。

(三)危机中各方利益的冲突

此处讨论的“各方”既包含了独立学院本身与其外部的社会两个部分,也包含了独立学院内部教师、学生、举办者与管理者这些群体。

当独立学院整体利益受损时,独立学院内部的各个群体通常会团结起来维护整体的利益。这不仅仅是因为内部各个群体依附于组织存在,其所有利益均与整体利益有着直接关系;另一方面,如果面对整体利益的受损而毫无作为,将会形成反向激励,引发更多侵犯整体利益的连锁行动,造成利益损失的扩大化。

当独立学院内部群体利益诉求无法通过合法、正常的渠道得到答复时,选择非正常手段追逐利益诉求就不可避免。

三、独立学院公共危机治理系统的构建

根据危机发生、发展的过程,危机治理可分为危机防范、治理过程、后危机时期治理三个阶段。危机防范是基础,治理过程是重点,后危机时期治理是有机组织部分,三个时期的治理手段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独立学院公共危机治理系统。

(一)完善独立学院危机防范过程

1. 提高危机意识

(1)提高独立学院举办者、管理者的危机意识。独立学院举办者、管理者不能单纯以经营企业或者行政事业管理的惯性去认识独立学院公共危机,更不能简单地使用企业的经济奖惩手段和行政命令手段来处理危机。举办者和管理者需要把独立学院公共危机提高到事关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既要将其作为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又要作为健康运营的经济任务,将个人事业发展与成功与独立学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融合为一体,保持对公共危机的高度警惕。

(2)健全独立学院制度设计,增强教师归属感、责任感,进而提高其危机意识。在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设计中,应充分尊重和维护独立学院教师的权益,提高独立学院教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3)加强课程建设,提高学生危机意识。加强安全文明课程教育,突出生命教育、健康教育、全力责任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危机的认识,增加应对危机的知识储备。第一,加强课程内容建设,选取具有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的教学内容,紧贴教学和生活实际,持续吸引学生关注;第二,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保障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三,改进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性教学,通过实践体验,收到入脑、入心的教学效果;第四,加强课程管理,严格落实课程教学安排,做到规范不走样。

2.完善危机治理机构

治理机构由决策机构、防范机构、咨询机构、实施机构、辅助支持机构和监督机构组成。决策机构是核心,在治理机构中起到统领和协调作用。防范机构如法律顾问组织、心理健康中心、舆情监测中心等,开展政策制定的违法性风险、合同风险等项目的审查;开展心理辅导,收集网络舆情。决策机构由学校相关领导组成,提高决策的权威性。咨询机构囊括法律专家、心理专家、谈判专家、危机处理专家、媒体专家等各类与危机相关的专业人士,为决策机构科学制定治理措施提供智力支持。实施机构集合治理危机各项措施的承担者,需准确理解决策机构的意图并实施。辅助支持机构包含为其他各个机构提供后勤建设、医疗、财务支持等各项保障的部分。监督机构则由独立董事、社会人士、行政主管部门、社区人士、家长代表等各方面组成,形成一个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并能客观评价危机治理效果的组织。

3. 加强和谐文化建设

(1)营造和谐校园文化,形成摒弃暴力的规则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不仅为他们展现天赋和才华、发泄内心的情绪、增强竞争和团队意识、获取自信提供平台,还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满足学生交往和尊重的需要,有效排解各种内心冲突和矛盾。”[2]此外,使广大师生认识到,暴力争斗只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恶化,只会导致大家的利益共损,从而建立起化解矛盾,防止冲突的集体共识。改变危机治理过程中无限上纲、以暴治乱的落后意识,真正建立起以法治为基础的和谐校园文化和规则意识。

(2)开展网络指引。利用网络媒体传播范围广泛、迅速、易于接受的特点,积极开展网络指引。抢占舆论制高点,消除谣言的不良影响,及时还原事件真相,为师生和社会各方面提供有效的舆情指引。

4. 加强学院软、硬件建设

(1)加强独立学院的硬件建设。校园公共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如校园功能布局的规划,宿舍、食堂、教学楼的设计与建设、各类安防设施的建设等)是校园安全的物质基础。

(2)建立健全软件环境。建立危机监测预警信息系统,通过模型研究与现实情况的综合研究,建设符合独立学院自身需求的监测预警系统,科学设置观测点和预警触发条件,实时更新各项数据采集。

(二)完善独立学院危机治理过程

1.坚持依法治理,突出原则

(1)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国家“大法”的底线,保障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完整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切实维护师生等各方的合法权益。

(2)科学解读和贯彻国家“大法”精神,制定和完善独立学院规章,保证规章与上位法律的统一性,防止越位,形成具有人文关怀的“中法”,用良好的制度环境奠定和谐校园的基础。

(3)科学实践和完善公共危机治理预案,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小法”,坚持用制度化、程序化的方式科学治理公共危机。

2. 坚持和谐治理,以人为本

(1)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独立学院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师生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将教职工和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是危机处理的最高原则。

(2)做好人性化的信息沟通。独立学院的举办者、管理者与师生,独立学院与家长、新闻媒体、社会机构等方面都需要人性化的信息沟通,关注各方焦点,回应各方关切。建立定期信息发布机制和新闻发言人机制,持续传递准确和真实的发展动态,防止谣言滋生。

(3)突出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将治理措施活化的关键因素。独立学院必须以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的角色,站在道义和责任的高度,以灵活、务实的态度完善和细化治理措施,争取实现各方利益的最优化。

3.坚持科学治理,完善机制

(1)健全决策机制。规范危机决策过程,形成危机决策的基本步骤和程序,在充分掌握危机性质、了解危机根源、分析现有状况、评估可利用资源与手段的情况下,制定决策目标,拟定决策方案,到最终选择决策。

(2)充分发挥专业人士的作用。在危机治理机构中为决策核心提供治理咨询的专业人士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准,对相关事件的认识和考虑更容易抛弃行政或者金钱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更容易客观公正地分析和把握事件的走向,他们的专业意见应当得到决策核心的重视。

(3)加强反危机实践。根据危机防治预案开展反危机模拟实践,让各方面都参与到危机演习之中,并在危机情境中寻找预案的漏洞和不足,不断修正预案和再实践,真正掌握治理危机的程序、方法和技巧。

4.坚持综合治理,多方参与

独立学院公共危机治理需要社会各界多方参与,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这就需要独立学院“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加强政府部门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继而形成多元化、立体化与网络化的危机治理体系”[3]。充分发挥第三方参与治理的积极作用,保障信息和资源充分共享和科学利用。

(三)完善独立学院后危机时期治理过程

1.开展危机评估与恢复

(1)开展对原生危机治理的绩效评估,即对防范阶段和具体治理过程两个阶段的评估。对危机防范阶段工作开展评估,包括防范措施是否落实和有效,是否做出有效预警,反危机实践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对危机治理过程开展评估,包括治理机构是否完善、危机决策是否科学有效、治理手段是否合法有效、涉事各方的利益分析、信息发布与沟通是否顺畅、媒体的作用、损失评估等。重点应当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内部制度的检视和反思。

(2)开展危机后的恢复重建,包含硬件、软件和心理等方面的重建和恢复。硬件的恢复重建包括对可见的破坏,如教学设备、住宿设施、道路交通、安防设施等硬件的功能恢复。软件的恢复重建包括对学校制度、公众形象和声誉的恢复重建。此时需要诚实而积极的态度,对内修订制度,完善管理和服务,建立起公开、透明,经得起监督的运行发展机制,对外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媒体及大众传递最新信息,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及学生、学生家长的沟通,冲淡负面影响,重新获得社会大众、家长、学生的支持,重新建立政府教育部门、新闻媒体、用人单位对学校的信心。

(3)开展危机后的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方案可以依据心理健康公认的指标即三条原则和七种能力进行建立。“三条原则是:心理与环境的协同性;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个性的稳定性。七种能力是:适应能力;耐受能力;控制能力;知觉能力;思维能力;社交能力;康复能力。”[4]消除危机对师生造成的心理影响,主要手段有:谈心、户外互动、提供心理辅导、给予人文关怀、与其他方面联手给予集体关爱、号召社会大众给予舆论关怀。

2.开展次生危机的防范与治理

在危机治理过程中存在采取特殊手段达到治理效果的情况,有必要在危机评估过程中,分析治理过程是否触及或者损害了其他方面的利益而产生了新的矛盾,原始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否得到彻底的解决。此外,需要全面检视和梳理各种不和谐因素,化解和防范不和谐因素的产生,防范矛盾激化和问题扩大。次生危机的治理可参考原生危机治理过程,其中要特别重视原生危机遗留问题,准确把握次生危机与原生危机之间的联系,防止次生危机严重化。

危机治理,犹如刀尖上的舞蹈,若处理得当,能转“危”为“安”,化“危”生“机”。转变危机治理观念,创新治理理念,有效治理危机,构建和谐校园,独立学院任重而道远。

[1] 靳志恒.校园危机管理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2] 万宝华.试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1):119.

[3] 张德安,陈志.高校突发事件处理机制与应急管理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32-135.

[4] 高东.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研究[J].华夏医学,2011(5):586-588.

[责任编辑] 谭爱兰

2015-08-12

广西教育科学2015年立项项目(2015C540)

李明阳(1984—),男,四川苍溪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教务与科研管理处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10.3969/j.issn.1673-5935.2015.04.022

G648.7

A

1673-5935(2015)04- 0082- 04

猜你喜欢
危机学院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危机”中的自信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西行学院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