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巍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山东 东营 257097)
一关于高校辅导员应对学生突发事件的思考
崔 巍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山东 东营 257097)
学生突发事件是目前高校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高校的学生突发事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诱发学生突发事件的原因多种多样。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管理的直接实施者,应树立危机意识,做好日常教育和防范工作;要增强应对处置能力,做好危机处理工作;要及时收集信息,做好善后恢复重建工作。高校辅导员应善于总结反思,不断提高自身应对处置学生突发事件的能力。
高校辅导员;学生突发事件;思考;策略
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变迁的加剧,高校校园的内外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办学体制的改革以及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使得原本宁静的校园频繁发生学生突发事件,这不仅影响了大学校园的和谐,还给师生带来了身心上的伤害,给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许多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都遇到过不少学生突发事件,有跳楼自杀的,有被骗入传销组织的,有打架斗殴的,有深夜突发疾病的,有患心理疾病的等等,面对这些学生突发事件,如何有效预防和正确处置是高校辅导员必须直面的问题。对于紧急事务,能否处理得当,事关能否承担起党和政府、社会交给学校的教书育人的责任[1]。
突发事件一般是指一切突然发生的危及公共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秩序并造成严重后果和影响的事件。有些突发事件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和稳定,需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加以处置。高校的学生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在高校范围内突然发生的,以大学生为主导,对高校的教学、工作、生活具有强烈冲击和影响的重大事件。学生突发事件会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由于大学生身份特殊,当他们受到伤害时,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造成敏感的社会舆论,对高校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也会成为阻碍高校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一般突发事件具有突然性、扩散性、破坏性、紧急性及不确定性等特点,而高校的学生突发事件除了具备以上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一)大学生是突发事件的主体
当前在校大学生基本都属于90后,他们自认为已经成年,可又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较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刺激,有的学生甚至会做出一些过激行为。大学阶段是青年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经过十年寒窗苦读进入到大学校园,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心态来适应新的环境,就容易受到误导,违反校规校纪,甚至违法犯罪,以致影响学生一生的命运。
(二)学生和家长受到最直接冲击和影响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一般发生在大学校园内,一些高校的学习生活园区都聚集着成千上万的大学生。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在思想上和行为上极易相互感染,产生从众现象,现实的一些案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大学生跳楼自杀现象,有的同一所高校在短期内连续发生多起类似事件,发生在身边和见诸网络媒体的案例在一段时间内也会更加集中和频繁,这都会在大学生中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另外,学生突发事件还会直接冲击学生家长群体,这不仅会消耗家长的精力和财力,更会影响其家庭的生活安定,甚至也会危害到家长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三)高校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对象
高等学校历来都是社会稳定与否的晴雨表,学生突发事件牵动着社会的神经,影响着高校甚至社会的安全稳定。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给高等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学生案件频发,不仅严重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且对高校的正常教学、管理秩序以及师生的生活秩序构成威胁,更会损害高校的声誉,影响学校的招生和学生的就业。
(一)大学生自身思想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通过在大学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正逐步走向成熟。在校期间,他们不仅要努力完成学业,还要在校园生活中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应对恋爱问题以及面对择业、就业等问题。目前在校的大学生中有很多独生子女,进入高校之前是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有的学生娇生惯养、独断专行、以自我为中心,导致他们感情脆弱,不能很好地处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朋友家人之间的关系,不善于也不愿意多跟他人交流,做事容易走向极端,自杀和他杀事件频频发生[2]。当代大学生心理障碍与焦虑类的疾病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例如网络进入大学生的生活,可能导致其沉迷于虚拟世界,变得冷酷无情,孤僻自卑,不愿与人相处;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就会简单粗暴,不计后果。
此外,高校大学生由于心理障碍或者精神疾病导致的案例逐年上升。调查研究表明,近年来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人数约占总体的20%~30%,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约占10%,严重心理异常者约占1%,而且心理不健康的人数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3]。
(二)高校学生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疏漏
目前各高校竞争激烈,发展迅速,招生规模逐年增加,许多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甚至成倍增加,由原来的几千人增至几万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力量配备等软硬件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最终导致学生对学校各方面条件产生不满情绪。如果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疏通,就会出现学生与食堂、图书馆、宿舍等管理人员的矛盾,甚至发生破坏公物、打架斗殴现象。
(三)家庭及中小学教育残缺偏误
诱发学生突发事件的原因除了大学生自身思想和心理不成熟、高校学生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疏漏外,主要原因还在于家庭及中小学教育残缺偏误。特别是应试教育,一味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许多家庭和中小学校没有给学生一个健康的人格和强壮的体魄,没有培养出学生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的学习阶段,家长和老师采取高压式管理、目标式管理,只重视智力教育,考试成绩至上,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理的培养。学生们一旦从整日紧张的高中过渡到大学生活,特别是大一新生,没有了家长和中学教师的严格管理,没有了学习的压力,适应不了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变得无所事事,一时没有了目标和方向。而子女考入大学后,家长也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不用再严格管教,也不用再交流沟通,出现了“散养”的状态,这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此时大学生如果不能摆正心态,明确方向,很容易走弯路,一些不良情绪和行为也随之呈现出来:冲动叛逆、以自我为中心、感情脆弱、逃课上网、目无法纪、打架斗殴等等。一些父母关系不和或是家庭突然出现变故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各类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排解,便会导致大学生行为出现偏差,诱发学生突发事件。所以在校大学生的家长要经常与学校老师和学生保持顺畅的沟通,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避免因为学生的心理疾病而引发学生突发事件。
正是由于学生突发事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诱发的原因也复杂多样,所以给工作在一线的辅导员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也引发了辅导员深刻的反思。如何预防、处置学生突发事件,做好恢复重建工作是学生管理者的重要研究课题,而辅导员在应对学生突发事件的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更应该讲究策略和方法。
(一)树立危机意识,做好前期日常教育和防范工作
1.掌握学生动态,加强预防和危机教育
辅导员是学校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掌握学生动态是有效预防学生突发事件的前提,也是开展预防和危机教育的基础。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学生生活,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构建畅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渠道。许多学生突发事件表明,相当多的案例是可预防的。所以,辅导员要树立危机意识,具备“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由于我们长期生活在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对突发事件缺乏心理准备,一旦遭遇突发事件,老师和学生们普遍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因此,学校要开展经常性的危机教育和危机演练等。辅导员要把危机教育渗透到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之中,可以通过展板、宣传栏、讲座、模拟演练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定期对大学生进行预防和危机教育,减少和排除危机隐患。
2.关爱尊重学生,强化心理和思想教育
辅导员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自己的学生,把握学生的需求,倾听学生的心声,主动帮助学生克服各方面的困难,走进学生的心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辅导员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增强心理调适能力,积极面对挫折和坎坷,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在日常学生管理中,辅导员还应注意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安全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的理性爱国主义教育,避免发生因大学生不理性爱国而导致的突发事件(如反日游行、抵制日货等),破解国内外敌对势力对学生的思想渗透;另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识别能力,冷静面对网络舆论、网络热点,避免情绪化意见的随意传播。在安全法制教育方面,辅导员应把学生安全教育放在首位,90后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安全防范、自我保护、法律法规意识薄弱,交通事故、持刀伤人、盗窃、杀人等案件时有发生,这些血的事实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们要加强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媒体开展安全法制宣传。
3.健全制度规范,建立相应的防范机制
国家及教育部门都颁布了处理突发事件的相应文件和政策,如《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等,各学校也应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应对学生突发事件的规章制度,并定期对学生讲解、宣传,工作前移,教育在先,尽职尽责。特别是学生注意事项要宣讲到位,做好宣传教育的相关记录,做到有据可查,有规可循。辅导员必须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做到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因为学生突发事件来得突然,没有预兆。辅导员还要建立有效可行的防范机制,层层分工,明确责任,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适时地安排学生干部做好布防工作。另外,群策群动、家校互动等也都是化解学生突发事件的长效机制,辅导员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尤其是“问题学生”,更应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关注,避免学生走向极端,出现过激行为。
(二)提高应对处置能力,做好中期应急处理工作
1.迅速反应,从容应对
学生突发事件往往没有预兆性,来势凶猛,辅导员必须随时做好思想准备,从容面对。一旦学生突发事件产生,辅导员也必须迅速反应,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不能拖拉、延误。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应具有敏锐发现和捕捉危机苗头的能力和意识,及时发现问题,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自己处理不了的事件要迅速上报主管领导,尽量减少处理不当或没有及时处置而带来的学生突发事件危害。因此,能否妥善处理好学生突发事件,是检验辅导员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
2.调整心态,睿智行事
学生突发事件的产生原因和事发现场是错综复杂的,辅导员赶到现场后,要调整心态,控制情绪,睿智行事。有些学生突发事件现场还会给辅导员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如血腥、残暴、死伤等场面会让人目不忍睹、胆怯回避,而此时的辅导员更要迎难而上,努力克服不良心理反应,表现出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勇于担当的职业素质,淋漓尽致地发挥辅导员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的智慧和能力。
3.控制势态,减少危害
辅导员赶到学生突发事件现场后首先要控制局面,稳定现场秩序,组织学生有序疏散,有重大伤亡情况的要迅速拨打紧急电话,及时送医救治,尽量避免事态或危害的进一步扩大。局面得到控制后,迅速弄清学生突发事件的起因、经过,对事件的性质做出初步判断评估,对态势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初步预测。辅导员要尽可能在自己职责范围内解决问题,对影响小、程度轻且需要立刻解决的突发事件,有能力可先行妥当处理,再向有关领导汇报,不要逃避应负的责任。如果学生突发事件情节严重,自己无力解决,要及时上报,尽量把最准确的信息反馈给学校领导,为有效应对和正确处理学生突发事件打下基础。
(三)及时收集信息,做好善后恢复重建工作
1.正确判断,科学发布
辅导员在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要注意收集信息,特别是收集解决学生突发事件的线索,分清责任,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和结论。一些学生突发事件会对校园和谐环境造成很大危害,倘若封锁消息,隐瞒事实,小道消息或无端谣言就会在校园甚至社会蔓延,引起学生的恐慌,这样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因此,在学生突发事件的发生初期,辅导员要以负责的态度,采取有力措施,召开学生干部会议、年级学生大会等,利用QQ、微信等网络载体,迅速准确地向学生传递真实信息,以获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
2.善于倾听,耐心安抚
学生突发事件的主要安抚对象之一是家长。辅导员除了要把准确地信息迅速告知家长,做到良好的沟通外,还要商议如何处理、达成共识。期间,辅导员可能要面对家长激动的情绪、激烈的言辞、过激的行为等,这需要辅导员善于倾听,耐心安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意识地引导家长正确认识,积极应对,平静接受,切勿节外生枝,激化矛盾。另一个安抚对象就是学生。特别是跳楼自杀等恶性事件,会给其他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恐惧、强烈的心理反应,辅导员要对学生展开心理辅导,提供心理援助,帮助学生尽快回归到正常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
3.总结反思,恢复重建
在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辅导员要注意做好详实的记录,即使当时无暇顾及,也要及时补写记录,以便总结反思,提升处置能力;否则,虽然执行能力较好,工作也能完成,但忽视总结提升,没有把具体行为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就不能形成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的完备的思维系统,更起不到借鉴警示的作用。恢复重建、教育警示是辅导员应对学生突发事件的延续。学生突发事件具有持久的影响性,辅导员要尽量缩短影响的时间,及时跟进恢复重建工作,可通过个体或团体辅导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使受影响的学生获得心灵上的支持与慰藉。同时还要做好警示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将警示教育融入到教学活动、教学实践当中。
辅导员除了在应对学生突发事件的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中讲究策略和方法,还应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创新学生工作的方法。学生突发事件虽然是偶有发生,但是辅导员应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职业化的能力和专业化的智慧有效应对学生突发事件。辅导员面对学生突发事件,既没有选择,也不能回避,只能以积极的态度、迅速的行动和睿智的策略来有效应对,力争取得良好的处理结果,为维护高校校园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 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9:130.
[2] 陈奇,丁万胜.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对策研究[J].商情,2013(49):32.
[3] 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3-55.
[责任编辑] 尹 健
2015-10-19
崔 巍(1988—),男,山东沂源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辅导员,主要从事高校学生管理研究。
10.3969/j.issn.1673-5935.2015.04.016
G647
A
1673-5935(2015)04- 0059-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