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堂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张掖 734300)
绵羊痘的综合防治方法
黄永堂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张掖 734300)
绵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属的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全身皮肤和黏膜上出现典型的痘疹为特征。病羊体温升高,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当,可造成较高的死亡率。绵羊痘是严重影响肉羊产业发展的一种动物疫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临床实践,本人提出了一整套综合防治措施。
羊痘最初是羊群中的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全群。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病毒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机体。饲养管理人员、护理用具、皮毛产品、饲料、垫草和外寄生虫等都可成为传播的媒介。在自然情况下,绵羊痘发生于绵羊,不会传染给山羊或其他家畜。细毛羊较粗毛羊、外地引入羊只较本地羊只具有更高的易感性,病情也较后者重。羔羊较老龄羊敏感,病死率亦高。妊娠母羊易引起流产。本病主要在冬末春初流行,气候严寒、雨雪、霜冻、枯草和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都有助于本病的发生和加重病情。
本病潜伏期平均为6~8 d。患羊体温升高到40.5℃~42℃,食欲减少,精神不振,结膜潮红,有浆液或脓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呼吸和脉搏增速。约经1~4 d后发痘。痘疹多发生于皮肤少毛部分,例如,腿周围、唇、鼻、颊、四肢和尾内侧、阴唇、乳房、阴囊和包皮上。开始为红斑,1~2 d后形成丘疹,突出皮肤表面,随后丘疹逐渐增大,变成灰白色或淡红色,半球状的隆起结节。结节在几天之内变成水疱,水疱内容物起初像淋巴液,后变成脓性液体,如果无继发感染则在几天内干燥变成棕色痂块。痂块脱落遗留一个红斑,后颜色逐渐变淡。
特征性病变是在咽喉、气管、肺和第四胃等部位出现痘疹。在消化道的嘴唇、食道、胃肠等黏膜上出现大小不同的扁平的灰白色痘疹,其中,有些表面破溃形成糜烂和溃疡,特别是唇黏膜与胃黏膜表面更明显。但气管黏膜及其他实质器官,如心脏、肾脏等黏膜或包膜下则形成灰白色扁平或半球形的结节,特别是肺的病变与腺瘤很相似,多发生在肺的表面,切面质地均匀,但很坚硬,数量不定,性状则一致。在这种病灶的周围有时可见充血和水肿等。
4.1 日常防治措施
4.1.1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抗病力
平时做好羊群的饲养管理,羊圈要经常打扫,保持干燥清洁。冬季和春季节要适当补饲,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增加羊只的抗病能力。另外,禁止从发生羊痘病的疫区引种。
4.1.2 做好计划免疫,提高特异性免疫能力
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可靠疫苗,每年定期进行一次预防接种,可选用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在正常剂量大、小羊一律皮下注射0.5ml(1头份)的基础上,在考虑疫苗保存、运输、稀释、注射等损耗因素的前提下,实际注射疫苗剂量最少必须保证1ml(2头份),确保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免疫效果。
4.1.3 做好疫情监测
时时注意羊群和了解周围疫情动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在养殖过程中,及时了解周围疫情动态,如果周围发生羊痘疫情,要加强自身羊群管理,加强消毒,进行强化免疫。如果自身羊只出现异常,要及时进行体温测量及羊体检查,如果体温升高,就要在第一时间采取传染病防控措施,隔离病羊,加强消毒,及时进行确诊,根据确诊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
4.2 疫情防控措施
4.2.1 发现,早诊断
根据体温升高,皮肤和黏膜上出现明显红斑,结合其他症状,就可确诊。
4.2.2 隔离封锁
发现羊只感染发病,立即封锁发病羊群,进行隔离防治。
4.2.3 紧急消毒
对污染场地采用1%次氯酸钠溶液、3%烧碱溶液轮流喷洒消毒,2~4次/d。
4.2.4 隔离病羊
对全群羊只进行检查,出现临床症状的进行隔离。
4.2.5 紧急免疫接种
对未发病的羊只,用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进行紧急注射,接种剂量4头份。
4.2.6 病羊处置
用大剂量注射疫苗的办法进行治疗,效果明显。根据羊只大小,可以注射6~10头份,效果相当明显。
病例1:
2014年5月,高台县南华镇信号村一养羊户到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寻求帮助。主诉:自家养羊已经十几年,现存栏羊80余只,一直以来没有发生过大的疫情。1个月前,从本村一农户家中购入母羊8只,购入后即和自家原先的羊群进行混群饲养。饲养几天后,发现有些羊只食欲减退,对羊只检查后发现尾部、后腿内侧有红色丘疹。对病羊进行治疗效果不佳,陆续已经死亡羊只10余只,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疫情没有结束的迹象,给自己和家人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希望中心能够实地诊断,帮助控制疫情。
中心接畜主反映后,即刻派人到畜主家实地检查。临床症状:部分羊只精神不振,有浆液或脓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呼吸和脉搏增速,结膜潮红。腿内侧、尾内侧、乳房、有明显突出红斑。个别羊腿内侧有灰白色或淡红色,半球状的隆起结节。测量7只病羊体温在40.3℃~41.1℃之间。
通过临床检查,初步诊断为绵羊痘。为及时控制疫情,最大限度降低该养殖户损失,中心工作人员经过综合分析,做出加强消毒、病羊隔离、对假定健康羊用4倍量羊痘苗进行紧急免疫、病羊加强治疗的综合防控措施。措施采取后,紧急免疫后的羊只再未出现新发病例,挑出的9只发病羊经过用药治疗,痊愈4只,死亡5只。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病例2:
2015年10月,高台县罗城乡下庄子村一养羊户到中心寻求帮助。主诉:自家养羊60余只,半月前发现羊只腿内侧、尾内侧出现红痘症状,自己判定发生了羊痘疫情,但因控制措施不力,已经死亡10余只。希望动物疫病防控中心能够前去进行实地诊断,帮助控制疫情。
中心接畜主反映后,即刻派人到畜主家进行实地查看。临诊症状:部分羊只精神不振,有浆液或脓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呼吸和脉搏增速,结膜潮红。腿内侧、尾内侧、乳房、有明显突出红斑。个别羊腿内侧有灰白色或淡红色,半球状的隆起结节。测量7只病羊体温在40.3℃~41.1℃之间。
通过临床检查,初步诊断为绵羊痘。为及时控制疫情,最大限度降低该养殖户损失,中心工作人员经过综合分析,做出加强消毒、病羊隔离、对假定健康羊用4倍量羊痘苗进行紧急免疫、病羊根据体重用6~10倍量羊痘苗进行紧急免疫治疗的综合防控措施。措施采取后,紧急免疫后的羊只再未出现新发病例,13只发病羊死亡1只,痊愈12只。防控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