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欣悦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1)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缺血缺氧性心脏疾病,病情进展较快,心肌梗死面积也会逐渐增大,需要及时治疗以控制梗死面积。溶栓疗法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模式,溶栓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梗死灶,达到疏通梗死血管,恢复梗死区域供血。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中,护理措施对于治疗效果影响较大,为此,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行静脉溶栓治疗的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27例。患者入院后,均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定无溶栓禁忌证,应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男12例,女15例,年龄63~75岁,平均年龄(69.14±6.31)岁,病程(11.25±3.49)h。对照组,男13例,女14例,年龄63~74岁,平均年龄(69.42±6.27)岁,病程(11.33±3.18)h。两组患者在病程等临床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行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前24 h,阿司匹林片0.3 g,口服;溶栓当日,尿激酶150万U+100 mL生理盐水,静脉输注,3 min内完成;溶栓后24 h,再次口服0.3 g阿司匹林片。
1.2.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如心电监护护理、并发症护理等,不作详述。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如:①一般护理:患者入院后迅速开辟静脉通道(静脉留置套管针接三通),以供常规检查及治疗使用,并迅速作给氧止痛等处理。发现患者出现心率异常,粉红色泡沫痰、烦躁等症状,应立即告知医师,并作处理。每30 min测量血压1次,神志、末稍循环异常者,每15 min监测血压1次。出现休克反应者,及时处理[1]。②并发症护理: 溶栓后出血类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随时检查皮肤黏膜和消化道出血情况,发现出血征象,及时告知医师。若患者出现胸痛,需注意其意识状态变化,备好抢救药品,保证患者获得及时治疗。此外,溶栓治疗后,严密进心电监护,需要监测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③其他护理:患者清醒后,应及时给予心理干预,患者未清醒时,护理人员动作也要稳定,使患者安心接受治疗,避免情绪波动。同时,护理人员要及时与家属交流,使家属顺利配合治疗。患者开始饮食后,护理人员要告知家属饮食要求,严格实施低盐低脂饮食,同时强调多饮水、多食蔬果,防止便秘产生[2]。入院后3 d内,以流质饮食为主,第4天开始,过渡至正常饮食,叮嘱患者不可过饱,排便时勿用力。出院前,告知患者应按时遵医嘱服药,每日保证充足睡眠,体力允许可适当进行有氧活动,不可超过60 min,日常生活中多安静休息。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期间,观察记录其各类并发症情况,并统计病死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静脉溶栓期间,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出血类并发症2例,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1例,发生率为14.81%(4/27)。对照组患者静脉溶栓期间,发生并发症8例,其中出血类并发症4例,心律失常2例,心力衰竭1例,心绞痛1例,发生率为29.63%(8/2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81%)显著低于对照组(29.63%),组间差异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死亡病例。
本院总结了AMI的长期临床护理经验,制定了AMI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提升了AMI护理的有序性和高效性。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精细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较高,有助于减少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时机对于预后影响较大,国内研究认为发病内6 h者,进行静脉溶栓,预后效果可提高50%,病死率可下降40%,且发病后溶栓治疗越早,预后效果越佳[1]。由此可知,急性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必须争分夺秒,同时对护理支持的要求也较高。因而,要求护理人员严格实施各项护理措施,尤其要注意作好并发症监测,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病死率。
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应推广使用该护理模式。
[1] 孙杏云,王桂翠,邓玉霞.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护理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2013,12(5):1228.
[2] 彭春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4(4):121-122.
[3] 李肃伟,李慎忠.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6(9):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