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虹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临床经验·
脑心同治之气虚络瘀临证探微
李 虹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脑心同治”的提出为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虚标实、久病入络是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痰瘀互结、络脉瘀阻是其共同的发病机制;其实质是虚、瘀、痰并存。在临床上从改善脑和心的供血入手,采用逐瘀通络,益气生血等治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突出。
脑心同治;异病同治;活血通络;益气养血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逐年增加,已位居我国病亡人数的前列,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二者虽属于2个不同系统的疾病,但有着共同的病理与生理基础。“脑心同治”的思想从整体观念出发,着眼病因病机,以改善二者气血,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脑心同治”是在中医学“心脑相通”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治疗方法,源于中医学藏象理论。中医理论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清窍之所在,主宰生命活动与精神意识。心藏神,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类证治裁》曰:“脑为元神之腑,精髓之海,实记忆所凭也。”《医学衷中参西录》曰:“人之元神在脑,识神在心,心脑息息相通,其神明自湛然长醒。”又如《类经》中记载:“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说明脑心共主神明。脑为髓海,由肾精所生,精能化气生神,神可驭气统精,故脑与心相互为用,共主神明。
脑心共主神明的功能与气血密切相关。《素问·五藏生成篇》曰:“诸血者皆属于心。”心主血脉,脉为血之府,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依靠心气的推动。心脏鼓动血上养脑髓,血足则脑髓充盈,心脏亦依赖心血濡养,血旺则载气化神。心气推动血液将水谷精微传送至五脏六腑,四肢九窍,布达全身。如《四言举要》中记载:“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义。气如橐籥,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此外,心脏还参与血液的生成。如张志聪在《侣山堂类辨》记载:“血乃中焦之汁……奉心化赤而为血。”说明血液的生成是由水谷精微经过心脏的作用转化而成。血能生精,精可化血。正如《诸病源候论》曰:“精者,血之所成也。”《灵枢》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五藏六府之精皆上注于目……上属于脑。”血液不断充养肾脏则肾精充实,肾精旺盛则脑充髓满。头为气血精华汇聚之处,因此脑的功能正常与否和心脏息息相关。
中医学认为本虚标实、久病入络是心脑血管疾病异病同治的病理基础。心脑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缘于年老体衰,脏腑功能下降,肝肾阴虚,气血生化不足。气为血之帅,气虚无力行血,久而瘀血内阻,脉道不利,血流凝滞甚至闭塞,气血不能濡养脑髓与心脏而发病。如王清任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又如刘完素云:“人卒中,则气血不通而偏枯也。”中焦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生化气血。中焦虚弱不仅使气血生化乏源,还可致痰湿内生。痰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并且阻遏气机,蒙蔽心神。如《杂病源流犀烛》中记载:“其为物则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痰浊阻滞气机,气行不畅亦致血瘀。《明医杂著》曰:“古人论中风偏枯、麻木、酸痛、不举诸症,以血虚、死血、痰饮为源,是论其致病之根源。”临床上常可见到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亦存在痰浊、瘀血相互为害,二者易为情绪波动、劳累过度、汗出津亏等因素诱发。其中络虚是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始动因素,痰瘀互结、络脉瘀阻则是其共同的发病机制,痰浊、瘀血为其标,血虚精亏、肝风内动为其本。
气血由水谷精微化生,供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生命活动与精神意识的物质基础。如《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平人绝谷》” “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心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具有反复发作、经久难愈、入血入络等特点。“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故在治疗上宜从改善脑和心的气血着手,逐瘀通络,益气生血,从而增强临床疗效。临证要善于辨别阴阳,分析主症,认清病机。如《素问》中云:“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根据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标实突出者宜先泄其实,或兼顾扶正补虚;本虚为主者宜扶正为重,兼顾标证。心主血,肝藏血,活血化瘀药宜选择入心、肝经为主。如瘀血轻症者,宜选用赤芍、桃仁、红花、丹参、川芎、川牛膝等以活血行气,化瘀通络;瘀血较重者,宜选用地龙、水蛭、全蝎、穿山甲等以破瘀通络,荡涤血腑之瘀血;或兼用柴胡、枳壳、桔梗、郁金等以宽胸理气。伴有神志不清、喉中痰鸣、舌苔白腻等症者,因痰浊蒙窍,宜兼用醒脑开窍、熄风化痰等治法,选用胆南星、石菖蒲等以醒脑开窍,以半夏、陈皮、茯苓、僵蚕、地龙等化痰熄风、燥湿健脾。伴有神疲乏力、语声低微、胸闷气短、肢体活动无力等症者,因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可相互化生,宜兼用益气健脾、滋阴养血等治法,选用黄芪、炒白术、当归、熟地黄、白芍、丹参等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伴有肢体拘急、活动不利等症者,因肝主筋,宜兼用养血柔肝、熄风通络等治法,以当归、白芍、熟地黄等滋阴养血,柔肝熄风;上肢重者加桂枝、桑枝等,下肢重者加川牛膝、木瓜等,选用乌梢蛇、金钱白花蛇、地龙、蜈蚣等以搜风剔络、清除经络之瘀血。伴有口臭气粗、烦躁失眠、心慌胸痛、大便秘结等症者,因腑气不通,气逆而上,宜兼用清热安神、通腑泄浊等治法,选用黄芩、生龙骨、生牡蛎、珍珠粉等以清热泻火、镇心安神,以郁李仁、火麻仁、柏子仁、麦冬、生地、沙参等合用枳实、厚朴、全瓜蒌等以润肠通便、降气泄浊;又因肺与大肠相表里,主宣发与肃降,可佐以桔梗、杏仁等以宣肺通腑。临床上变证较多,贵在识证,抓住病机,然后根据药物的偏性配伍用药。
患者,男,43岁,2013年9月2日初诊。主诉:左侧肢体活动无力4个月,加重伴心前区闷痛不适7 h。现症见:精神差,形体偏胖,心音低钝,舌质暗,苔白腻,脉弦滑。患有高血压病5 a,血压波动于140~180/90~110 mm Hg(1 mm Hg=0.133 kPa)之间。2011年1月患脑梗死,其后复发2次;冠心病1年余。查体:血压150/90 mm Hg;左侧肢体肌力3级,肌张力增高,左侧巴氏征(+)。头颅CT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死,心电图提示广泛前壁心肌缺血。西医诊断:脑梗死。中医诊断:中风,证属痰瘀互阻、血行瘀滞。治宜健脾化痰,祛瘀通络。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处方:姜半夏9 g,陈皮12 g,茯苓12 g,桃仁 10 g,红花10 g,当归12 g,川芎12 g,生地黄10 g,赤芍10 g,柴胡10 g,枳壳9 g,桔梗10 g,川牛膝15 g,丹参10 g,炙甘草3 g。7剂,1 d 1剂。2诊:左侧肢体无力改善,肌力4级,胸闷等症状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形体偏胖,舌质暗,苔白腻,脉弦滑,为痰瘀互阻标实之证。庞安常说:“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于上方加郁金、乌梢蛇各12 g以加强活血行气、化瘀通络之功。继服7剂,患者症状缓解。
按 患者平素应酬较多,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致痰浊内生,阻滞气机,气行不畅而致瘀。痰瘀痹阻脑络、心脉而发病。故治宜健脾化痰,祛瘀通络。“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方中半夏、陈皮、茯苓入脾经,燥湿健脾,行气消痰,以绝生痰之源。心主血,肝藏血,以桃仁、红花、赤芍、丹参、川芎、川牛膝入心、肝经,活血行气,化瘀通络。且川芎上达巅顶,下达血海。桔梗引药上行,使药力达于胸中(血腑)。合用则可荡涤脑心脉络之瘀血。气为血之帅,肝主疏泄气机,痰瘀阻滞气机则血行不畅,以柴胡、枳壳疏肝行气,使气行则血行。病程日久,阴虚血少,心脑失养,以生地黄、当归滋阴凉血,养血活血,使化瘀而不伤正。诸药合用,以达健脾化痰、祛瘀通络之效,奏脑心同治之功。
(编辑 田晨辉)
1001-6910(2015)01-0036-03
R54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01.19
201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