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梳理了学者们对产后抑郁原因与预防措施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产后抑郁症病因比较复杂。目前研究认为除分泌因素外,社会、心理因素、产前产后保健因素、生活事件压力及人格特征、既往史等均对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较大的影响。产后抑郁给母婴、家庭、社会带来了许多危害,护理人员应对产后抑郁做到早发现,采取相关护理措施,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产后抑郁;原因;预防措施
1.产后抑郁症的定义
产褥期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抑郁、悲伤、哭泣、易激怒,甚至有自杀或杀婴倾向等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的情感性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生活压力的加大,产后抑郁给母婴、家庭、社会带来了一系列危害,因此应当对此采取相措施来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1]。
2.产后抑郁症的研究工具[2]
2.1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
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共有13个条目,均采用0~3分的4级评分法。BDI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其与HAMD总分及相应单项分显著相关。
2.2焦虑自评量表SAS
焦虑自评量表SAS主要统计指标为其总分,将全部20个条目累加即为量表总分,经标准换算后形成标准分。
2.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共计10个条目,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3个方面是国内常用的社会支持评估工具。
3.相关因素分析
3.1生理因素
在产褥期中,内分泌改变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产后抑郁症与甲状腺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5-羟色胺、多巴胺等因素有关[3]。
3.2心理因素
产前孕妇存在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也就不同。
3.2.1个性特征
产妇的个性特征是影响妇女生育过程反应的最重要因素。张晓萍等[4]研究结果显示神经质孕妇是产后抑郁的易感个体,A型行为与产后抑郁发生相关。
3.2.2心理退化
多数妇女在孕期及产后一个月内会出现暂时性的心理“退化”现象,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心理学基础。产前对分娩过程存在着紧张恐惧心理,产后对母亲角色的适应过程都会对产妇造成心理压力,使其易于发生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5]。
3.3社会因素
社会支持系统的不足,生活压力事件的影响可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基本的社会学资料如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況等均是产后抑郁不可忽视的预测因子[6]。
3.3.1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是促进产妇身心健康的重要资源,包括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有效的社会支持可使产妇获得知识、缓解压力、减轻负担。
3.3.2生活压力事件
人口与环境的变化,社会认知方面的因素,长期的生活压力及家庭问题等是产后抑郁症的高危因素。谢日华等[7]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产后抑郁相关的人口学危险因素有干部、知识分子等职业。
3.4婴儿因素
由于婴儿健康问题降低母亲自信心而导致抑郁。母婴关系差、母乳喂养困难也增加了发病的危险性。婴儿性别对母亲抑郁情绪也有影响。
3.5产科因素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而不同原因的剖宫产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有明显关系[8]。有文献报道[9],急性剖宫产的妇女产后发生抑郁症的危险是阴道分娩的6.82倍。
4.产后抑郁的预防与护理
4.1采取干预措施
加强孕妇卫生期知识宣传。研究结果显示产后未行护理干预的孕妇,说明护理干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孕妇抑郁症的发生,有利于帮助产妇度过产后感情脆弱阶段。
4.2加强产前教育
当产妇进入产程后,97%的产妇加重恐惧,医护人员应主动关心,体贴产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产妇以生理、心理、情感上的支持。
5.结语
总之,产后抑郁是综合性因素的结果,包括生理、心理、产科因素及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给产妇和和婴儿造成了很大危害。因此针对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保健工作活动,提高产妇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应保证良好的家庭、社会氛围、会使产妇感到自己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从而在心理上能正确对待和处理产褥期间工作及生活变化,使产妇能正确对待社会并增强处理生活难题的信心,从而改善自身不良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王庆芳等,产妇产后抑郁及其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当代医学,2010(18):第3-4页.
[2]艾维颖,高山凤与牛玉梅,产后抑郁的防治研究进展.首都医药,2010 (04):第28-29页.
[3]赵加玲,周东升与于国林,产后抑郁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中国妇幼保健,2010(08):第1154-1158页.
[4]刘翠红,关凤枝与杨文霞,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01):第88-90页.
[5]单蕾等,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吉林医学,2011(09):第1862-1863页.
[6]钟燕栏,产后抑郁的预防和护理.中国当代医药,2010(03):第93-94页.
[7]李淑华,产后抑郁症的护理.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05):第538-539页.
[8]王爱华,刘丽与王蕊,产后抑郁症的心理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05):第546-547页.
[9]王丽凤,产后抑郁症的预防措施.当代医学,2009(13):第36页.
作者简介:帅师师(1989.08—),女,重庆北碚人,重庆市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社会心理与经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