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凌
【摘要】 目的 分析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40例产妇, 观察其是否出现产后抑郁情绪, 且分析产后抑郁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 产后抑郁产妇文化程度、分娩方式、性格、经济收入、不良孕产史及夫妻关系方面与正常产妇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了解产后抑郁原因, 实施合理护理干预, 缓解产妇心理情绪, 降低抑郁发生率, 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产后抑郁;原因;护理对策
伴随临床医学发展及社会进步, 产妇心理健康在产妇围生期保健工作中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产后抑郁指产妇在分娩后产生情绪压抑、低落等心理问题, 临床表现一般为食欲下降、心率增快、头晕、失眠、焦虑等症状。产妇一般在分娩后的2周左右发病, 分娩后30~45 d临床症状较为显著[1]。产后抑郁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危害, 难以恢复到正常家庭生活。本文选取240例产妇, 分析产后抑郁情绪发生的原因, 并予以合理护理对策,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240例产妇, 年龄最小22岁, 最大36岁, 平均年龄(27.0±3.5)岁;孕周最短32周, 最长42周, 平均时间(37.5±1.6)周;经产妇72例, 初产妇168例;均无脑部疾病史及精神病史。
1. 2 方法 按照美国精神病学会1994年《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有关产后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对产妇进行观察, 分析产妇是否出现抑郁情绪。采用自制产妇信息调查表分析患者基础资料, 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分娩方式等, 产妇分娩后42 d独立完成调查问卷调查。
1. 3 诊断标准 产妇成功分娩14 d内有≥5条符合以下临床症状则表明患有产后抑郁症[2]:①体重持续上升或下降;②情绪出现显著抑郁;③有睡眠过多或无法入眠现象;④无法对任何或大量活动感兴趣或感到愉悦;⑤常出现乏力感或疲劳感;⑥精神存在运动型阻滞现象或过度兴奋;⑦难以保持注意力或思维力衰退严重;⑧反复出现死亡欲望;⑨遇事极易出现自罪感或感觉无任何意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40例产妇中, 出现产后抑郁情绪产妇50例, 190例产妇均无不良情绪, 产后抑郁产妇与正常产妇在年龄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两组产妇文化程度、分娩方式、性格、经济收入、不良孕产史及夫妻关系方面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产后抑郁是产妇分娩后72 h内机体荷尔蒙出现严重变化, 导致产妇出现一些精神不安症状, 例如轻度抑郁、无法入睡、头疼等症状, 若情况严重则会有杀婴、自杀等严重不良倾向, 对产妇健康及生活质量存在极为严重危害。所以了解产妇抑郁情绪发生的主要因素, 且予以合理对策对抑郁情绪有效预防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实践发现[3], 应对产妇予以合理临床护理, 防止产后抑郁情绪发生, 主要护理方法为:①产前宣教:由于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 孕妇在孕期对孕产期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有了初步认知, 但是并无较为充足的专业分娩知识。护理人员对孕妇加强产前宣教使其在分娩中进行积极有效的配合, 并了解注意事项。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通过讲解, 使得产妇了解自身不良情绪会导致分娩结果受到影响, 改善不良心态。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心理变化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 提高患者信任。病房需保持舒适性及安静;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有效指导, 使之了解孕期保健、母乳喂养等知识, 缓解紧张、焦虑、担忧等不良心理情绪。③鼓励产妇家属对其关心爱护:护理人员可与产妇家属进行积极沟通, 使之能够帮助产妇照顾新生儿, 尤其产妇配偶应进行情感支持, 指导其了解照顾产妇、疏导产妇不良心理情绪的方法, 增强产妇安全感及归属感。④饮食护理及母乳喂养指导:帮助产妇制定合理饮食方案, 提高机体恢复速度。通过讲解, 确保产妇掌握母乳喂养技巧, 并熟练掌握新生儿护理知识[4, 5]。
总之, 了解产妇产后抑郁发生原因, 并予以对应护理干预, 可以有效避免产后抑郁的发生, 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巍, 安力彬, 刘媛.产后抑郁研究进展.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14):2227-2229.
[2] 谭红彤, 刘丹, 陈敏枝, 等.产后6周妇女产后抑郁症现状调查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28):2812-2814.
[3] 冯琼, 蔡茵, 周义文, 等.分段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5):676-678.
[4] 李秋梅. 临床分析产妇产后抑郁情绪的原因和护理对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2):201-202.
[5] 朱淑芽.妊娠晚期孕妇心理压力状况调查.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18):2584.
[收稿日期:2015-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