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军
摘 要:《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医学著作。目前关于《内经》英译研究基本是从整体宏观角度来进行分析,就《内经》原文特定语言现象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正从理论和实际意义出发,挑选了《内经》中的经典对偶语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对偶句的语言和句式特征进行研究新探,拟给出英译的恰当方法,对于今后中医语言研究的深入研究做探索。
关键词:中医语言;内经;对偶句式;英译
一、前言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医学著作。《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目前关于《内经》语言研究基本是从整体宏观角度来进行分析,就《内经》原文特定语言现象的研究尚不多见,有关《内经》经典语句的英译文章极少见到。本研究正从理论和实际意义出发,挑选了《内经》中经常出现的经典对偶语句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医语言和句式特征和英译进行研究新探。
二、《黄帝内经》的经典对偶句及其语言特征
对偶,又称俪辞,俗称对子。是用一对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语句来表达相类、相关或相反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对偶的分类,按性质分为正对和反对两种;按关系分,有平对和串对两种。(班兆贤:2009)
(一)正对
正对,是上下句在性质上意义相似的对偶,《内经》运用正对的修辞,使对偶前后两句意义相互补充,修辞相互衬托,使表达内容更平整。[1]
单句的正对:
1.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素问·上古天真论》
2.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素问·六节藏象论》
以上两例,都是单句正对,每一例上下对仗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有的相对应词的词性相同。例1.“嗜欲”对“淫邪”,“劳其目”对“惑其心”。共用语为“不能”。例2.“天”对“地”,“广”对“大”,“度”对“量”。共用语为“至”和“不可”。[2]
复句的正对:
3.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素问·五藏别论》
4.岐伯曰:闚门而刺之者,死于家中;入门而刺之者,死于堂上。《灵枢·玉版》
以上是复句对偶,其前后两个复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相似。在叙述病理病因时简洁明晰,结构清楚,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分句正对:
5.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素问·六节藏象论》
6.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素问·经脉别论》
以上两例,都是由三个分句组成的正对。分句对偶句列举详实,对病因和表现的叙述清楚,语言简练精确。
(二)反对
反对,是对偶句的上下句在性质上意义上相反的句式。内经中大量运用这种修辞,使前后句相反相成,相互对照。
7.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移精变气论》
8.道,昭乎其如旦醒,窘乎其如夜暝。《灵枢·病传》
例7中的“昌”对应的反义词“亡”,例8中“旦”对“夜”,“醒”对“暝”。反对对偶能突出事物的矛盾统一,揭示对偶句意义的内在联系[3]。
(三)正对反对的合用
9.仓禀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素问·脉要精微论》
三、内经对偶句的英译方法
维奴提(Venuti,Lawrence)认为,翻译的本族中心主义不可避免的显现在翻译过程中,外国语言和文化总会经历某种程度上的删减、排斥,并被打上译者的烙印。[4]究竟用异化翻译使源语文化完整呈现出来,还是按译者本族文化标准同化外来文化,译者应有自由的空间。笔者认为,内经是中医经典著作,带有明显的古汉语特征,其中对偶句有其独特性,英译时应关注源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和句式的整齐格式。总结出以下几种英译方法供参考:
(一)直译,意译或音译加注解。当目的语中有相对应的词汇时,我们可以采用直译法翻译。例10:草生五色, 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素问·六节藏象论》)Veith译:Grass and herbs bring forth the five colors; nothing that can be seen excels the variations of these five colors. Grass and herbs also produce the five flavors; nothing excels the deliciousness of these five flavors. 译文意义传达无误。但 “不可胜视” “不可胜极”要根据词语内涵来意译,“不可胜视”中的“胜”不是“胜过”,而是“不尽”,所以“不可胜视”是指看不尽,“不可胜极”指尝不尽。故译成unable to see and taste all。
(二)取义法
对于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来说,其相关词汇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完全对等,用一个现存的目的语词汇翻译源语词汇,有时导致源语词汇内涵意义的传达不清,甚至会产生歧义。对偶句的翻译,我们可采用取义的方法,明晰对偶句的词义和句式,翻译时尽量简洁明了,去除重复词和句义,简练传达其意义和文化内涵。
例11:“帝曰:四時之序, 逆从之变异也, 然脾脉独何主?”(《黄帝内经· 素问·玉机真藏论》)这段话说明了四时的顺序, 脉象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李照国译: Huangdi asked, You have explained t he states of the pulse ] in the four seasons and the normal and abnormal changes of the pulse in the four seasons. But when does the Spleen- Pulse dominate?
此句中对偶词“逆从”是取“逆”和“从”两义。从李照国版本的翻译可看出,他将“逆从”分别取义翻译成“normal and abnormal changes”,我们也可以根据字面意義翻译”obedience or disobedience”。
(三)前言、注脚使用
利用前言和注脚来阐明译者态度和观点,也是女性主义翻译常见的策略。在内经中有很多代表中医文化类的词汇,在翻译中很难用英语中对应的词语,可以用音译加注解法或意译加注解翻译出来,以正确传达语句意义和文化内涵。例12: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印象大论》)
Huangdi(the Emperor)said, “Yin and Yang[1] follow the Dao[2] of the earth and nature, it is the principle of developments of nature, the origin of all changes, the law of life and the governing system of Shertming.[3]
Notes: [1] Yin and Yang: two contrary forces that interact to form a dynamic system. Yin and Yang is the origins of classical Chinese science and philosophy, as well as being a primary guidel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 Dao (道)means the law of nature and human world.[3] Shenming: refers to the intrinsic power of things responsible fro the move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ings.(李照国: 2005)
四、小结
由此可以看出,对偶辞格是《内经》对立统一思想的重要体现。《内经》中,对偶辞格随处可见。因此考虑对偶句语言特点,在英译时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尽量符合医学英语的表达方法,是医学语言和中医翻译质量好坏的关键;英译时要兼顾中医传统文化的语言和文化内涵,将最能体现文化底蕴的部分忠实译出。
注释:
[1]班兆贤.《黄帝内经》修辞研究 [M]. 中国古籍出版社,2009.142-148
[2]班兆贤.《黄帝内经》修辞研究 [M]. 中国古籍出版社,2009.142-148
[3]班兆贤.《黄帝内经》修辞研究 [M]. 中国古籍出版社,2009.142-148
参考文献:
[1] 班兆贤.《黄帝内经》修辞研究 [M]. 中国古籍出版社,2009.142-148
[2] 李苹.《黄帝内经》对偶辞格英译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9(1):85-87
[3] 李照国.《黄帝内经》的修辞特点及其英译研究 [J]. 中国翻译,2011.(5)
[4] 姚韵松. 翻译理论与翻译伦理 [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5] Ilza Veith.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M].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