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国内的发展相当局限,理论不深入且实践不够,本文从国外女性主义翻译的起源出发,分析了国内女性主义翻译的特点以及实践的局限性,并建议对国内女性主义作品翻译并推广是其突破的方向。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实践;局限;本土
1.女性主义与翻译的契合
女性主义起源于十八世纪,第一波女性主义运动发起于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早期的英语国家圈,女性不断在反叛父权社会的不公,但却寻不到出口。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北美的加拿大女性主义与翻译理论正式联姻了,形成了很有特色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雪莉·西蒙、路易斯·冯·费拉德、加里亚特·斯皮瓦克、戈达尔德和苏姗·巴斯奈特等。她们提出了许多独特的想法,并在在翻译作品时进行大量基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实践,对传统的翻译观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女性主义在翻译上赢得共鸣并结合成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主要在于以下两个契合点:
1.1 翻译之于原文就如同女性之于男性,一直被看作为“第二位”或“附属”,十七世纪法国修辞学家梅纳日的名言“Les belles infideles”,即翻译像女人一样,漂亮的翻译不忠实,一语道破了两者地位的低等。传统翻译理论认为译文忠实原文如女性忠实男性,同样的不公正境遇让女性主义与翻译有了结合的契机。
1.2 女性主义认为“女人”这一从属的定性事实上来自于长期统治的男性社会给予的框定。 “La liberation des femmes passe par le langage”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女性主义的呼声(Sherry Simon:7),但改变语言很困难,所以女性主义翻译家提出另一种捷径,即通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创造和改写来抵制和改变父权话语的支配性。
2.国内女性主义翻译的特点
国内对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关注肇始于2000年,由廖七一编写的《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提及女性主义对翻译的影响。2002年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开始在我国引起反响,但国内对其研究多是国外著作的介绍性梳理,即使较有影响力的作品也局限于女性主义翻译的思想和理论研究以及少量批评和创作研究。
国内女性主义翻译相较于国外亦有自己的特点,这源于中国独特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体系下女性的特点。一是中国女性长期受教于孔孟中庸之道,更为平和,国内鲜有激进或大规模女性运动即是证明。国内女性也要求维护自己的地位,但不会像国外那样要求“妇占”译文,更多地在翻译过程中加脚注,前言或进行增补来凸显译者的痕迹。二是重视用性的理论学家对于欠缺成熟和应用性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给予忽视态度也是不能深入的原因之一。
3.女性主义翻译的策略
路易丝·冯·弗洛图提出的女性主义翻译的策略主要有三种,但其使用在中西方翻译实践中差别明显。如前文所提到,国内女性主义翻译更偏向于用增补或加改前言和脚注这种温和的方式;而国外女性主义译作中更常看到强势的劫持策略的身影。女性主义翻译要求译者地位的彰显,和对出现女性不公痕迹的作品在翻译时的改变,弗洛图有如下三大策略:
3.1 增补(supplementing)
增补是译者为了弥补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进行的创造性改写,如圣经的翻译中,将“Brothers”前加上“Sisters”。
3.2 劫持(hijacking)
女性主义译者对女性主义意图模糊的文本进行剥夺和挪用,如由阳性词创造阴性词,Hartwood在翻译Lise Gauvin 的《她人的信》 中将Quebecois变为Quebecois-e-s.英语名词无阴阳之分,但阳性名词存在明显优势。如mankind象征着社会;“主席同他的夫人”,女性被冠上附属品的标志。
3.3加改前言和脚注以及署名(prefacing and footno-ting)
前言和脚注在于女性主义译者概括原文意旨和呈现自己的翻译策略,事实上就是译者的凸显(这与传统的翻译理论中主张一味地忠实原文,尽量掩盖自己在翻译中的痕迹明显相悖),同署名有异曲同工之妙。
4.国内女性主义翻译实践
女性主义在加拿大活跃的二十世纪,出现许多女性主义的原作者,女性作品以及女性译者完全融合的现象,作者创造的女性主义作品通过女性译者的翻译后更强势地为女性呐喊。而国内中庸的女性主义却鲜有这样的尝试,只能在文学作品译作中找到女性主义的痕迹。张爱玲在中国早期女性译者中很有影响力,她进行文学创作还翻译国外著作甚至自译,但她的译作远没有著作那么深远的影响力。
4.1 张爱玲和《老人与海》
她作为《老人与海》的国内第一位译者,常被提及的译作是这部经典之作。然而在这本译作中她的女性主义体现得并不理直气壮,且相当谨慎。这与西方激进女性主义区别明显;而且她仅试图让女性主义和男性主导在其译作中得到平衡。
虽说张爱玲从未将自己与女性主义联系在一起,但是她的《老人与海》译作中处处女性译者的干预。序言中,张爱玲表达了对《老人与海》独特的喜爱,“书中很多句子貌似平淡,却是充满了生命的艰辛,我不知道青年的朋友們是否能够体会到。这也是因为我太喜欢它了,所以有些顾虑,同时也担忧我的译笔不能传达出原著的淡远的幽默与悲哀。”这是典型的女性主义翻译中加改前言的手段。从张爱玲的《老人与海》的译本比原作厚了一倍形象地看出作为一个女作家的张爱玲在把握心理翻译时过度地扩充。
4.2 “妇占”的曲解
有些译作中女性译者为了反叛却忽视了原文作者的用意,甚至掠夺原作的亮点之处。这种现象频见于国内外的女性主义译作中,下文是女译者雷立美和男译者孙致礼在《傲慢与偏见》段落选译的对比:
伊丽莎白嚷道,“……我的拒绝是完全严肃认真的。你不能使我幸福,我相信我是世界上最不能使你幸福的女人。不但如此,要是你的朋友凯瑟琳夫人认识我的话,我相信她一定会发觉我在任何方面都不适合作你的太太。”(雷立美 2011,77)
伊丽莎白嚷道,“……我是郑重其事地拒绝你。你不可能使我幸福,而目我也相信,我也绝对不可能使你幸福。再说,假使你的朋友凯瑟琳夫人认识我的话,我相信她会发觉,我无论哪方面都不配做你的太太。”(孙致礼2008,32)
段落翻译并非孤立的,须将全文考虑在内,上下文、角色性格以及身份的不断变化和引发的心理变化等因素都应被考虑在小聚或段落的翻译中。在伊丽莎白拒绝柯林斯的求婚段落中,雷译和孙译的典型区别在于“不合适”和“不配”,原文的“qualified”本意更倾向于“不配”,但雷在翻译中为了对贬低女性词汇的反叛,认为用“不合适”来体现对伊丽莎白的尊重。但全文宏观来看,《傲慢与偏见》中两个人物的性格是很有特色的,一是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她相较于其他姐妹最得父亲的喜欢在于她的智慧,她知分寸,幽默,会用反讽适时表达不满;二是柯林斯,作为Bennet家族合法的继承人,从出现在伊丽莎白家中不计对象仅为找一个妻子开始,他就带着莫名的自大和理所当然,他认为Bennet家任一女儿都会不假思索地接受他的求婚。而这一点伊丽莎白都是看在眼里的,所以当求婚的对象在“退而求其次”落在自己时,她“礼貌”且郑重地表示自己的“不配”作为拒绝的借口,这是典型的反讽,也是整段的亮点所在。而雷的译法实为摧毁原文的精彩之处。
4.3 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翻译
如上文中所说,国外女性主义翻译最强势的体现在于作者,作品和译者三者的融合。而国内使用改加前言和脚注等平和策略,或者落入翻译实践的过度解读,并无本土特色。事实上,笔者认为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翻译并推广至国外是发展中国特色女性主义理论很好的道路。
现当代的中国女性主义最早可追溯至秋瑾,她主张女权,她的弹词《精卫石》和《满江红》教人动容,逃离不幸婚姻的枷锁,寻求梦想的革命道路;更有1988年李小红的《夏娃的探索》和1989年孟岳、戴瑾华的《浮出历史地表》因抨击大男子主义传统并向男性文学传统提出诘难,成为为国内女性独立话语成熟的标志。当代社会的发展,亦有女性作家在创作中彰显女性的地位。这些带有中国时代特色的女性主义作品也应普及至国外。但此处并未有成效,空间很大。
5.结论
相较于国外激进的女性主义翻译,国内女性主义翻译起步晚,因受我国社会形态的影响,呈现相当中庸的态度。而在女性主义翻译实践上的深入更是捉襟见肘,没有国外女性主义翻译实践如此突破性的探索。相较于频繁地翻译国外著作,将中国本土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翻译并惠及国外更有意义。笔者认为国内女性主义翻译的突破应从本土文学作品出发,形成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而这也是笔者日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Sherry Simon, Gender in Translation[M], Taylor & Francis, 2004:7-36.
[2]方攻,艾晓霞. 汉语语篇主位进程结构分析[J]. 外语研究,1995(2).
[3]耿强.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述评[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3).
[4]葛校琴.女性主义翻译之本质[J].外语研究,2003(6).
[5]雷立美(譯), 傲慢与偏见[M]. 南方出版社, 2003,10:77.
[6]孙致礼(译), 傲慢与偏见[M]. 译林出版社, 2010,6:32.
[7]尹春娇.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困境”探析[J],南昌大学,2005.
[8]张建萍,赵宁. “翻译的性别”和“性别中的翻译”[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2).
作者简介:夏莉,硕士研究生,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