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少年派探析人格成长的力量

2015-01-23 23:46陈婷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人物塑造本能信仰

摘 要:李安导演的电影《少年派之奇幻漂流》看似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可是刻意显露出的纰漏,也让故事的解读存在多面性。在两个明面的故事背后,可能还隐藏着另一个事实,即派为了生存,有吃人肉的嫌疑。人在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的不能满足时,很难去满足精神,只能遵循本能,原始的冲动,本文将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说来分析电影主人公派存在的意义。

关键词:信仰;本能;人物塑造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到底是海上流浪险象求生,还是一场关于人性,信仰的漂流,还有待考量。本文主要从弗洛伊德的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以及信仰的力量入手,从派在印度的生活,到海上漂流,以及成年定居加拿大三个时间段来写,探析主人公派心灵变化过程。

一.印度,人格的形成期

人格的发展形成过程,即通过补偿作用,克服自卑感,获得权力意志与优越地位,形成独特生活风格,并培养自身社会兴趣的过程。[1](225)派在印度形成了自己的信仰,也用科学理性的力量赢得了尊严。

(一)信仰的形成

派的家庭是科学理性和身为印度教信仰的结合,派从小对梵天一梦一世界,充满崇拜,这崇拜既是出于一种好奇,对强者的皈依,更是在母亲引导下,找到的一种灵魂深处的满足;十二岁时知道了基督,对耶稣为世间罪人受苦的精神折服,感受到神对世人的博爱,并决定受洗;而后不久又与真主相遇,在朝拜时感受到内心深处的宁静和手足之情。派是将对神的热爱变成了一种兴趣。派的信仰不过是使人内在形成一种足以抵抗现实苦难的力量,是现实苦闷的心灵避难所。派需要在神处获得灵魂的归属感,所以派的信仰是形成于身份的认同,他是想借助于不分教派的神力,实现心灵的满足。

(二)理性的催生

派认为万物皆有灵,毗湿奴曾化身为鱼,那么老虎也可能是毗湿奴的化身,他在老虎的眼里,能够看到灵魂。派的父亲以残酷事实迫使其接受理性的思考,即动物和人是有本质区别的,要用科学解决生活中的事物。科学理性也让派在学校赢得了尊重,派利用数理思想为自己正名,将自己改名为无限不循环小数π的音,自此以后再也没人笑话他,可以说,这也更坚定了派对理性的追求。

派在印度的生活是其人格,信仰的形成期,他懷有仁爱之心,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冠以神性,他崇尚自然,向善,用宗教解决灵魂的皈依问题,也用科学理性解决外在事物,可以说,派在印度是有生存本能作用的自我塑造,是在为人生而就有的焦虑得以消除谋得出路。

二.海上,本能的交织期

本能的紧张迫使人去行动,行动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紧张,弗洛伊德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他植根于人的死亡本能,是冲动向外界的转移,整个人类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的冲突构成有结构的戏剧。[2](136)生的本能,是人类的生命历程生生不息;死的本能是破坏性的,它是恨的动因,表现为向外部扩展的侵略倾向。派在海上漂流,为了生存不断地调整自己,倍受身心的煎熬。

(一)生之本能犹存,对鬣狗(厨子)的不满

派在初遇海难时,还能坚持信仰,当鬣狗咬死斑马时,他非常伤心,而当鬣狗咬死猩猩时,甚至想用刀杀死鬣狗;而在第二个故事里,厨子吃老鼠,用水手的尸体钓鱼,在得知派放走了钓到的乌龟时更是凶残的打骂。这个时候,派的生命还没有受到威胁,他能怒对鬣狗,因为他还有刀可自保,放走钓到的海龟,一是因为毗湿奴曾化身海龟救世人,二是温饱问题还没迫切到需要杀生的地步。之于派,在还能在自我保存的同时,坚持信仰。

(二)死之本能渐成,对老虎(自我)的妥协

死之本能包括破坏,憎恨,攻击等力量。在只剩下派和老虎的时候,派不得不捕鱼喂虎,边哭着用锤子敲死鲯鳅,边感谢毗湿奴的恩赐,他已经杀生,应用适者生存原则,牺牲了曾在他心中也有灵魂的鱼类;而在之后的一个夜晚,派失去了大部分食物,他没办法继续素食,他得就地取材保全生命。派认识到,即使不征服帕克,也要与它和平共处,互不侵犯,于是有了影片中飞鱼落在船上,二者相争,派以武力迫使帕克屈服的一幕。在派生吃飞鱼时,心中可还有神的存在?他身体里对死亡的恐惧全面激发,死亡本能从社会道德挣脱,不再是罪恶的形式,以个人无法加以控制的形态,盲目地屈从既定的血腥行为。当生存还是毁灭成为头等大事时,所谓的道德约束力都无法施压,只能顺从于本能——饥饿和生存。

(三)生死本能的冲突,对浮岛的抉择

在派认为必死无疑时,他们飘到了一座浮岛旁,岛中央有一个淡水湖泊,岛上有本应生活在南非的猫鼬可供帕克食用,甚至在晚上,浮岛还发着光,远看就是毗湿奴的形象。对于在海上险象漂流的派来说,浮岛无疑是个乐园,他将阿南蒂为他系的红绳绑在了书上,这说明他有作别过去,在浮岛生活的想法。可白天浮岛的赠与,夜晚它会悉数收回,浮岛是生的希望又有死的宿命。前路可能布满死亡的陷阱。再者,“浮岛”是对人体的暗示,白天派尽情享受着浮岛上的物资,而到了夜深人静时赫然出现的却是浮于海上的人体,白天看见的世外桃源并非真实,真相正是在黑暗中显露——派潜意识里回避吃了同类的问题。派看到的生的希望可能是催命符咒,而危险重重的表象下,却可能才是唯一生的希望。死亡本能往好说,它是一种反面鞭策,促使人珍惜生存本能,派在面对生存危机时,精神,信仰都有所改变,正如他在电影里说,“怀疑让信仰充满生机”,他有过挣扎,但最终还是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在派海上漂流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说是其信仰颠覆与重塑时期,也正是多种信仰使得他能最后坚持下来,在死亡本能的驱使下,具有破坏和征服的动力,为生命注入新的张力,在生存本能的作用下,以仁爱之心保全老虎的生命,也最终使自己获救,可以说,派对本能和信仰的认识是他得以获救的根本原因。

三.获救,人性的回归

年少的派在海上漂流两百多天后获救,面对日本调查员,说出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充满奇幻的漂流之旅,一个是血腥残暴的幸存。有老虎的故事虽错漏百出,但无论是日本调查员还是后来的作家,都选择相信它。年少的派是该承受了极端的悲伤才必须编造一只老虎去忘却,也许让派相信还存在一只老虎远比所有邪恶源于他的内心更好。

成年后的派,依旧是吃素朝拜的基督教徒,他对生命和信仰有了更深的解读,关于海难,他并不刻意去回避,也不主动提起,而他的故事会让人相信神的存在。派还是相信有老虎和他一起历险,所以给作家讲故事时是先讲了与老虎一起历险的故事,当然他也说了第二个故事,而且把真相的选择权留个了作家,这个时候的派,面对过去,更加的成熟,他还坚持自己的信仰,认为是神指引他得救,也正因为他的相信,才使得其内心宁静。

所谓人性,便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品质,如人特有的精神和灵魂,当然,人是由动物演变而来,骨子里会存在动物的兽性的一面,即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而真正使人类能够留存至今的,是他们伟大的传统和精神文明,即礼让和感恩的美德。派在旅途中为了生存,不得不破戒,可能表现出冲动,暴力,但也不乏仁善,他明知老虎一旦饿极,自己便是老虎的食物,也极力找到两者的平衡,到了最危难的时候,都没想过以老虎為食。而获救后,始终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坚信是一切都是神的安排。

四.结语

派的故事是关于信仰和爱的故事,导演选少年为主要人物,也正好让历险与成长的主题耦合,人总是要成长,在该有的年龄做该做的事,派在印度是人格成长塑形的初期,在海上历险,则是人格定型期,他在获救后不去触碰潜藏于内心的暴力与妥协,依然葆有良善的美德,可以说,少年派的人格成长轨迹是整个人类人格发展历程的缩影,即在幼年时期协作共处,当涉及到生存时在死亡本能的驱使下,会呈现暴力,血腥的利己行为,而当生理安全得到满足时,又会回归到文明互助的位置。人类文明应该有信仰,它是人类面临困境时最好的心灵鸡汤。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著,车文博译.《释梦》[M].吉林:长春出版社,2006.

[2]沈德灿.《精神分析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36,225

[3]陆扬.《精神分析文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4]扬·马特尔.《少年pi的奇幻漂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5]郑潇健.《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心灵禅修》[J].2012.

[6]李东晓.《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精神分析解续[J].《影视评价》,2013.

[7]吴丹.《从名字的隐喻意义解读少年派的人性发展》[J].《作家杂志》,2013

作者简介:陈婷,湘潭大学2012级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猜你喜欢
人物塑造本能信仰
本能的表达与独特的个性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逆本能
吉米问答秀
论信仰
铁的信仰
“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存在的意义
回家之路
《大师与玛格利特》中空间变换对人物塑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