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清根 刘方发
(1,江西省新干县农业局 331300;2,江西省南昌市傲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30013)
营养调控缓解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
敖清根1刘方发2
(1,江西省新干县农业局 331300;2,江西省南昌市傲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330013)
随着畜禽养殖业规模及数量的不断扩大,其对环境的污染也就日益严重。本文简述了从营养调控等方面介绍畜禽污染的防治。
畜禽养殖;污染;营养调控;防治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80%左右的规模化养殖场缺少必要的污染治理投资,随之而来的养殖业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有的养殖场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而未对养殖场的废弃物进行处理就排放到环境中,从而造成了较严重的后果。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养殖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多,其带来的污染就越来越严重。畜禽养殖污染主要是指其对水体、大气以及其固体废弃物所造成的污染。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0年对全国23个规模化畜禽养殖集中的省、市调查显示,我国畜禽粪便的年产量为19亿吨,是工业固体废物(7.8亿吨)的2.4倍,估计到2030年可达到45亿吨。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仅COD一项就达7118万吨,已远远超过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染物的COD总和(1388.9万吨)。除了从立法和加强废弃物的处理等方式外,还主要从营养方面来控制污染[1]。
通过精确的数据库及科学的配方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营养物质,减少营养物质的浪费。许多实验表明,在日粮氨基酸平衡性较好的条件下,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2个百分点对动物的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而这可使氮的排泄量下降20%[2]。
饲料中常常通过添加单体的氨基酸来达到氨基酸的平衡,满足动物体的需要。Bridges等(1994)和Carter等(1996)证明,饲喂蛋白质水平降低4%并添加了合成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的玉米-豆粕型日粮,氮的排出量减少了30~40%[3]。在饲料技术中常常也采取了该种技术。在保证合理的氨基酸水平的同时,不仅能够减少其他营养物质的浪费,同时又不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据报道,在玉米-豆饼型仔猪日粮中添加0.2%的赖氨酸,使日粮中粗蛋白含量从18%降至16%,既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又可使粪便中干物质、氮的排泄量降低了22.51%和17.51%[4]。
饲料中通过一些非营养性的添加剂的添加能够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乳添加植酸酶,能够有效的提高动物对日粮中植酸磷的利用率,减少了磷的排放。据报道,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以提高植酸磷的利用率,减少排出量2~50%,同时在饲料中特别是乳畜中添加酶制剂,能够提高动物对蛋白,脂肪类等物质的消化率,减少了营养物质向环境中的排泄量。Officer等(1992)报道,在猪日粮中添加植酸酶,蛋白消化率提高了2.3~12.8%[5]。
另外,添加益生素,能够补充有益菌群,提高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减少营养物质的排泄,梁明振(2002)研究发现,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2%的益生素,可使仔猪日增重提高4.6%、饲料利用率提高5.7%[6]。
养殖中动物产生的氨气不仅对动物生长有害,同时也是主要的污染源,在饲料中添加丝兰等植物提取物可以有效减少氨气的产生量,减少量达40~60%;据报道,增加日粮中的非淀粉多糖(15%上升为49%时),氨的排放量从35.8%减少到6.4%[1]。
动物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随着代谢体重的变化而变化。在饲料配制时常常是通过平均体重来设计动物配方的,这样对体重较小的动物,营养供给就不足够,对体重较大的动物就造成浪费。动物饲喂阶段的区分能够很好的根据动物的需要设计饲料配方,减少营养物质的浪费。
饲料加工中常常通过物质的方式改变饲料原料的消化率,如粉碎、混合、制粒以及膨化等有助于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降低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排泄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于粉碎粒度而言,可以改变饲料转化效率5~10%,但不同动物要求不一样。制粒则可减少成品饲料的分级现象和分离程度,保证动物采食全价的平衡日粮,从而改善饲料利用效率;膨化可以改变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的分子结构,不仅提高了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率,而且降低了大豆等饲料原料的免疫原性和抗营养因子,可改善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如果对畜禽废气物的防治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畜牧业的污染将会越来越严重,将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危害。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畜禽污染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只有处理好畜禽生产和环境的关系,畜牧业才能稳定、健康的发展。
[1]李庆康,吴雷,刘海琴,蒋永忠,潘玉梅,等.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场粪便处理利用现状及展望[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0,19(4):251-254.
[2]石军,孙德文,陈安国,等.减少畜禽养殖污染的营养学途径[J].粮油食品科技,2002(3):32-34.
[3]刘红.养猪场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对策及处理利用技术[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0,19(2):101-103.
[4]朱有为,段丽丽,等.浙江省畜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控制对策[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8(1):40-43.
[5]韩延明,杨凤,周安国,等.生长猪饲粮中添加微生物植酸酶或麦麸对生产性能和植酸磷利用率的影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5(3).
[6]梁明振,梁贤威,梁坤,等.益生素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2,19(12):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