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昭化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

2015-01-23 22:25张培晏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628021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畜产品兽药检疫

张培晏(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28021)

浅析昭化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

张培晏(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28021)

本文重点介绍了广元市昭化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从动物防疫监督机制、动物检疫监督、投入品监管、无公害等方面分析了本区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情况,指出了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主要因素,从完善防疫和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兽药饲料流通领域监督力度、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畜产品;安全;监管;现状;对策;广元市昭化区

1 昭化区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1.1 昭化区畜产品发展现状

昭化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广元市中部,总面积1434.71km2,辖28个(乡)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24万人口。全区现有规模养殖场(小区)226个,规模养殖户2923户,无公害畜牧企业5个,肉类屠宰加工企业2家,生猪定点屠宰场5个,饲料生产企业2家,GSP兽药店60家,饲料经营门店275家。昭化区2011年成功注册全国生猪地理标志、2013年成功进入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13、2014相继两年入选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2014年成功创建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2014年,全区猪、禽、牛羊存出栏量分别达到72.21万头、76.58万羽、5.55万头;肉、蛋总产量分别达到62299t、6822t。截止目前,未出过一起畜产品安全事故。

1.2 昭化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1.2.1 确立健康养殖新标准

以四轮驱动为动力、生态养殖为原则、多元发展为方向,以“六分离”、“六配套”为要求,推动畜牧业由粗放经营型向现代管理型、由资源消耗型向环境友好型、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走出了一条盆周山区现代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大力实施养殖标准“六统一”的生态健康养殖标准,与业主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建立场(厂)的生产、用药、免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等监管登记制度,确保主体责任落实,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

1.2.2 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近年来昭化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成效显著,全区清净无疫。全区村防员在兽医站技术人员指导下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原则,以春秋集中免疫为主,常年补免、骟割双免为辅加规模场程序化免疫的方式开展强制免疫工作,并承担了疫情监测工作。村防员实行乡聘村用,并定期组织进行培训,为昭化区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夯实了基础。

1.2.3 严把市场准入关

一是要求进入昭化区销售饲料、兽药等产品的企业,必须先持企业生产许可证、“生产批准文号”、产品检测报告等到农业主管部门登记备案。二是对生产、经营、使用人员加强教育培训、严格行政审批、加强后期监管。明确兽药经营企业、养殖小区等兽药经营使用单位和区域的监管人员和职责,同时认真开展假兽药等查处工作。

1.2.4 建立安全诚信体系

从2013年开始,昭化区启动了畜产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以规模养殖场(厂)为试点,明确体系建设目标和任务,强化技术指导和监管,实行兽医挂牌制度,要求业主如实记录反映生产过程,规范养殖档案。

1.2.5 动物卫生监督扎实高效

昭化区现有77位官方兽医,承担了全区动物检疫监督执法、产地检疫和驻场屠宰检疫工作;建立健全了检疫工作规章制度,严格实施动物检疫,执行检疫操作规程,切实做好了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实现了检疫工作“四到位”,检疫设备等硬件得到了加强。

2 当前影响昭化区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

2.1 投入品使用不当或超量使用

投入品特别是饲料和兽药的添加使用不当,是产生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饲料和兽药可促进生产、防控疫病,但也会形成残留。

2.2 周边动物传染病的影响

据农业部调查表明,建国以来,我国相继消灭了牛瘟、牛肺疫两种烈性传染病,但同时又新引入了60多种外来动物疫病,我国现有的220多种动物疫病,60%可传染给人。近年来禽流感、链球菌病等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不仅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对畜产品加工、流通业也造成了严重打击。

2.3 加工流通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

一是畜禽屠宰工艺落后不能全面杜绝微生物的污染。由于畜禽经长途运输或过度疲劳,未经休息而立即宰杀时,其血液、肌肉和实质性器官有细菌侵入;在剥皮、去内脏、冲洗、冷却、包装等阶段都可能会受到微生物等的污染。二是畜产品流通领域包括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产生新的污染。鲜活畜产品具有品种复杂,易腐败变质、保鲜难的自然属性,为微生物的滋生和繁殖创造了条件。

2.4 畜产品检测能力的不适应

随着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畜禽产品的药残问题日趋严重,畜产品安全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对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的检测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一是检疫检验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影响检疫检验结果。二是检疫、检测设备跟不上当前工作和群众需要,采用“望、闻、问、切”的传统检疫方法,也将导致畜产品安全风险。三是部分病死畜禽肉流入市场。受利益驱使,违法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造成病死畜禽肉进入流通环节,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四是畜产品加工手段落后,污染比较严重。屠宰、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了畜产品的品质。

2.5 监管和执法力度不够

目前畜禽产品质量管理涉及多部门,部门之间职责范围不清,造成对危害畜产品质量安全者的监管、执法打击的力度不够,特别是对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病害动物肉的打击力度不够,不能追究违法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2.6 现代畜牧业与传统散养的矛盾

现代畜牧业以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商品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等方式来实现养殖业增收、产品安全,但这一方式要求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环境承载压力大,通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尽管昭化区规模养殖场发展快速,但该区大多数的散养户由于受到地域限制等因素的影响短期内暂时无法实现转变。

2.7 畜牧业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

在当前传统养殖模式尚占多数,市场行情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下,广大养殖户不愿也无力在粪污处理上增加投入,多采取直排,污染大环境,间接危及到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

2.8 对投入品监管力度不够

一是受监管部门人手、经费、资质、设备等的制约。二是部分养殖户从人用药店或互联网等直接购买使用违禁投入品,造成监管漏洞。三是养殖户不按禁药期、休药期停饲兽药、饲料添加剂,带来了畜产品安全风险。四是畜禽产品抽样检测面有限。

3 昭化区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

坚持把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来抓,切实增强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建立健全“分责全覆盖、知责全落实、履责全方位、问责全过程”的责任体系,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到位,实现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形成了“全区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良好工作格局。

3.2 进一步深化畜牧兽医体制改革

进一步强化行政管理职能,完善乡(镇)村级防检疫服务队伍,提升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福利待遇,增强对全区的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能力。加强对官方兽医的管理,选拔专业技术骨干担任检疫派出机构负责人,严格考核,不断提升官方兽医职业道德素养,不断规范检疫行为,加大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监控力度,搞好产地和屠宰检疫。加强村级畜产品监管网络建设,形成以区级日常监管检测为主体、乡(镇)简易快速检测、村级巡查为补充的三级网格化监管网络。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动物防疫水平,抓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做到“五不漏”,确保存栏畜禽强制免疫率达100%,抗体水平达到国家标准,真正构筑起坚固的免疫保护屏障,最大限度地减少畜禽的死亡率,从源头上提高畜产品质量。

3.3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一是要强化机构建设和执法队伍建设,落实财政投入,提升行政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要严格防止和认真解决好监管脱节和相互推诿等问题,做到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二是落实监管经费。夯实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检验检测、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开展工作的需要。三是确保属地化管理和分级负责落实到位,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落实相关责任制度,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监管任务细化到具体单位和监管责任人。加强执法队伍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增强执法观念,规范执法行为,实行文明执法,树立行业新风,建立一支政策法规水平高、业务技术能力强、廉洁高效的执法队伍。

3.4 大力推进生态健康养殖方式的转变

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养殖小区,推行“1211”生猪代养模式,扶持农户建设标准化饲养场,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规模化饲养程度、分阶段饲养,提高饲养管理和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水平。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入手,积极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从加大标准推广应用力度入手,建立畜禽养殖标准化体系,推行健康养殖、清洁养殖、生态养殖;从加强教育培训入手,积极指导养殖场(厂)合法、合理使用投入品,提高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和科学生产水平;从完善制度入手,积极推行养殖企业按照《畜牧法》严格执行养殖档案制度,产品准出制度,把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关。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推动企业和农户承诺生产和销售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使广大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全。

3.5 严格市场准入,加强生产环节监管

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对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监管。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坚持标本兼治、治标要治本的原则,从根本上整顿和规范饲料、兽药和畜产品生产经营秩序,保证畜产品的质量和消费安全。督促市场、企业认真执行对入市(企)产品的索票索证制度并建好购销台帐,建立报告制度,确保上市产品质量安全。

3.6 完善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强化诚信体系建设

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增强生产经营主体质量安全职责、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有效途径。严格按照从产地到市场每一个环节可相互追溯的原则,建立生产、经营记录档案登记制度,记录投入品的管理、使用等信息,确保全程质量控制信息的传递和可追溯,形成互联互通、产销一体化的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同时加强畜产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养殖户、生产加工企业、流通企业的质量安全信用警示系统,适时公布有关生产者、流通者的诚信状况,并实行失信惩罚机制。

张培晏(1985-),男,汉族,大学本科,兽医师,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猜你喜欢
畜产品兽药检疫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按新规执行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检验检疫学刊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2016年12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