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斌,郭树森,刘思含,刘文清
我军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医疗后送体制专家咨询论证分析
公 斌,郭树森,刘思含,刘文清
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医疗后送;体制
我国是地震多发的国家,19世纪以来有记载的6级以上地震就有568次[1]。进入21世纪,我军在几次重大地震灾害中均出色完成了医学救援任务,但也遇到不少包括卫生勤务在内的医学救援问题,特别是在震后救灾工作中,有效地做好医疗后送工作,是减轻灾情的关键因素之一[2]。本文根据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特点,通过对16名卫勤专家进行咨询,论证分析得出合理的我军地震灾害救援医疗后送体系分级,以期本文的研究成果为我军抗震救灾医疗后送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我们遴选专家的原则和方法:根据专家调查法咨询人数的要求,专家组人数以10~50人为宜,当参加咨询的专家人数接近15人时,再增加其人数对结果精确度的影响也不大。结合本研究的实际情况,专家咨询选取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以上16名专家。专家的选择,不仅要选择一部分在管理学、社会学方面有造诣的专家,还要选择有一定名望的学科技术领域专家。在遴选专家方面具体考虑以下4点:(1)从事多年的卫生事业管理工作者;(2)卫勤专业研究生导师;(3)参加过灾害应急救援的相关专家;(4)能积极参与本研究评估。我们对遴选出来的16名卫勤专家进行现场咨询,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了两轮不记名问卷调查。
第一轮专家咨询共发放16份问卷,回收率100%,对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得出结果如下。
关于我军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医疗后送是否可以满足伤员的救治后送需求,并说明在哪些方面满足不了需求的问题。56%的专家认为我军目前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医疗后送体系基本满足当前伤病员的救治需求,44%的专家认为当前的医疗后送体系不能满足伤病员的救治需求,56%的专家认为分级救治不合理,31%专家认为后送装备需要改进,53%的专家认为后送阶梯设置不合理。
关于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分级救治以什么思路和什么方法适应目前救援形式的问题。31%的专家建议应以卫勤组织体系为主线,69%的专家建议应以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治技术体系为主线。
关于如何以地震灾害应急医学分级救治为主线进行区分。38%的专家建议分为现场急救、紧急救治、早期治疗、专科治疗最合理,31%的专家建议分为现场急救、早期救治、专科治疗最为合理,31%的专家建议分为现场急救、专科救治最合理。
综合专家咨询情况,我们认为,首先,目前我军地震灾害应急医学救治分级不够科学,应根据救人为主的基本要求进行分级;其次,对伤病员进行空运后送,卫生专业后送装备比较缺乏,另外后送途中缺乏相应的医护监护人员;最后,在对特大地震灾害医学救援时,救治阶梯的分级应根据我国目前国情、军情和灾情是否能满足救治需求而定,不能一味地追求国外发展趋势而脱离我国我军的现实状况。
第二轮专家咨询共发放16份问卷,回收率94%,对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得出结果如下。
关于地震灾害救援分级救治如何分级的问题。有20%专家认为我军灾害应急医学救援医疗后送体系应该分为二级,40%专家认为医疗后送体系应该分为三级,40%的专家认为医疗后送体系应该分为四级。
关于地震灾害救援分级救治第一级救治内容和救治机构设置的问题。67%的专家认为分级救治第一级应该是急救,33%的专家认为分级救治第一级应该是急救和紧急救治,47%的专家认为分级救治第一级的救治机构应该是营连救护所,13%的专家认为第一级救治机构应该是团救护所,40%的专家认为第一级救治机构应该是野战医疗队。
关于地震灾害救援分级救治第二级救治内容和救治机构设置的问题。53%的专家认为第二级救治分级应该是紧急救治,13%的专家认为第二级救治应该是早期救治,40%的专家认为第二级救治应该是专科治疗,有53%的专家认为第二级救治机构应该是(旅)团救护所,13%的专家认为第二级救治机构野战医院,40%的专家认为第二级救治机构为后方医院。
关于地震灾害救援分级救治第三级救治内容和救治机构设置的问题。由于分级救治分为几级,去掉选择救治分级应分为两级的专家,经过统计有58%的专家认为救治分级的第三级应该是早期救治,33%的专家认为救治分级应该是专科救治,9%的专家认为救治分级应该是康复治疗。50%的专家认为第一级分级救治任务应该由野战医院承担,50%的专家认为第一级救治分级任务应该由师救护所承担,50%的专家认为第一级救治分级任务应该由后方医院承担。
关于地震灾害救援分级救治第四级救治内容和救治机构设置的问题。由于分级救治分为几级,减去选择救治分级应分为二级和三级的专家,其余专家均认为分级救治第四级应该是后方医院。
经过研究和论证,我们认为我军特大地震灾害救援医疗后送分为四级比较合理,第一级急救由营、连救护所和派出的救护小分队担任,第二级紧急救治由旅团救护所、野战医疗队担任,第三级早期救治由野战医院担任,第四级专科救治由后方医院担任。地震规模小、伤病员数量少时,也可采用三级救治分级,即:急救、早期救治和专科治疗三级。
[1]毛常学.提高我军地震灾害医学救援卫勤保障能力[J].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2,1(2):76-77.
[2]张延忠,翁建财,李志鹏.建立军警民联合应急医学救援体系的思考[J].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2014,3(4):225-227.
(收稿:2015-03-24修回:2015-07-26编校:韩纪民)
R 821.1
A
2095-3496(2015)03-0173-02
255300山东淄博,解放军第148医院医务处(公 斌);北京,后勤学院后方专业勤务系(郭树森);解放军总医院军休所(刘思含);山东泰安,解放军第88医院院部(刘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