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基因组重测序揭示猪的环境适应性机制
【本刊辑】据华大基因网站报道,2015年1月26日,来自江西农业大学、华大基因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全基因组重测序揭示猪环境适应性的分子机理及可能的属间杂交现象》(Adaptation and possible ancient interspecies introgression in pigsidentified by whole-genome sequencing)以全文(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遗传》(Nature Genetics)。该文章的发表极大地丰富了国际猪基因组遗传变异位点数据库,为全球特别是中国地方猪种质特性遗传机制研究和优良基因资源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科学数据。利用这些数据与公共数据库中的欧洲猪种基因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中欧猪种之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证实了中国地方猪对全球现代商业猪种的培育作出过重要贡献。研究人员进一步采用群体基因组学研究策略,在全基因组范围内系统鉴别了与不同纬度环境适应性有关的219个基因位点,这些位点与毛发生长、皮肤发育、血液循环、能量代谢、肾脏发育、前脑神经元调控等生理功能有关,揭示出中国南方猪和北方猪适应不同温度环境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对培育适应我国不同温度环境的优良猪种、促进我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