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霞 张增梅 秦爱敏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 450052
胶质瘤是起源于脑部神经胶质细胞,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核磁共振成像系统(IMRI)的特点是无需移动患者,可进行术中实时成像,引导医生从任意角度实施手术操作[1]。我院成功引进了3.0T 术中IMRI系统,并与神经导航系统联合用于胶质瘤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收集2013-12—2014-12胶质瘤患者43 例,男27 例,女16例;年龄33~67岁,平均47.6岁。本研究采用双室设计的IMRI系统,即为屏蔽门中间隔开的手术室以及检查室组成。工作时,3.0T 超导磁体经滑轨移动,从检查室进入扫描室,完成扫描后再次退回检查室。医护人员配备:医护人员需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诸如掌握手术室布局,仪器工程流程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成绩合格后方可进入IMRI-OR工作,除配合手术的医护人员外,还需要MRI技师1名。
2.1 围手术期护理配合
2.1.1 术前宣教:在实施手术的前1d,护理人员应详细核对患者的检查指标,并对照患者IMRI安全筛查表上的内容,逐项检查讲解,邀请患者或家属填写个人MRI安全筛选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耐心讲解IMRI的原理、目的及注意事项等,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赖,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等。
2.1.2 术前器械准备:护理人员术前应仔细检查是否物品准备齐全,应该重点检查核磁共振及神经导航系统的相关辅助器械,诸如导航器械要准备2件,1件用于瘤体边缘的确定,1件用于手术前的入路定位;充气式暖风机,碳纤维头架、头钉以及无菌床套等。此外,神经外科的常规手术器械也要认真检查,从而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2.1.3 巡回护士配合: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帮助其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并采用耳塞进行防护;根据医生的要求,正确放置患者的体位,并小心布置好导航架及防磁头架,做好患者术前的定位导航工作。若需要在术中进行扫描,应把无影灯、电刀、显微镜等非磁兼容物品移出5G 线以外。同时,巡回护士应与器械护士清点器械等物品,固定患者后将上部分线圈安装并固定好。与核磁技师再次检查磁体不兼容的仪器及物品是否全部移出5G 线外,将患者连同手术床以无菌床套覆盖,保持术野无菌,安全门关闭,医护人员撤出,将交流电供电系统关闭后开始扫描,在对患者病变部位定位明确后,将无菌床套撤去,然后再继续实施手术。术中还应该认真仔细检查各种管道及设备线路的正常工作,诸如动脉通路、中心静脉通、氧气吸入的螺纹管及血氧、心电图、血压等线路。另外,应确保核磁扫描过程中,各种设备线路不能接触患者皮肤,不存在绕圈及打折情况,防止出现短路及过热情况,导致仪器不能正常工作[2]。
2.1.4 器械护士配合:护理人员应提前30 min 进入手术室,并做好相关手术器械、固定器及敷料的准备工作,再次清点是否器械准备完全,并做好记录。在对患者导航定位完毕,对其进行皮肤的消毒工作,并协助医生粘贴两层手术贴膜。对于术野附近的手术器械应尽可能简化,且应将用完或暂时不用的器械及时收回。对于术中MRI扫描时,应确保所有台上手术常规器械以及导航特殊器械均已经撤回器械车内,并做好器械的清点及记录工作,无误后将器械车置于专门停放位置,固定牢固。在进行扫描时,应配合医生将术野用两块大单覆盖完全,扫描结束后撤离大单,再次将器械车移回手术位置,根据手术方案配合医生实施手术。确认器械数量无误后与手术医生一起铺两块大单将术野覆盖。
2.2 围手术期管理方法
2.2.1 体位管理:首先等待患者麻醉,然后参考患者手术方式及IMR 成像特点,将患者头部固定于头架,并在线圈下部安装时应注意有效防水处理,且应该对头钉及患者头部接触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在患者上身下边铺上中单(固定于床垫下部),将患者手臂包裹完全,并固定于身体侧方,确保身体皮肤与手臂皮肤不接触,以免手术过程中因检查而对局部皮肤造成烧伤。另外,将一条中单铺在管道、线路等可能与患者上身相接触的部位。用清洁棉球堵塞患者外耳道,防止消毒液流入。
2.2.2 室温及体温管理:线圈在液氦浸泡情况下产生磁场,要求室内温度应适宜,若温度过高,则加快了液氦的挥发,将可能对磁体的工作产生影响。此外,由于手术的特殊性,较一般神经外科手术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而增加了补液的剂量,患者的体温也随之降低,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注意维持在适宜范围。
2.2.3 术后物品及房间管理:手术结束后,应仔细清点并统计记录贵重物品,常规物品做好归位处理。将通电仪器完全断电,避免电线老化发生风险,同时增加仪器的使用寿命。将手术室清扫干净,各物品、仪器无误后,方可离开。
本组43例患者中,术中IMR 扫描1~3次,平均1.3次。IMR 扫描发现肿瘤残留16例(37%),其中13例进一步手术达到完全切除,术后3例胶质瘤复发,且由于胶质瘤的结构错综复杂,已经对内囊后肢产生了损害,因此放弃了完全切除。经IMR 扫描后,肿瘤全切除率由63%(27/43)提高至93%(40/43)。所有患者无IMR 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未发现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未发现感染。
3.0T 高场强核磁共振技术用于胶质瘤手术术中出血量少,肿瘤切除率高,术后躯体功能恢复时间短,后期生存率较常规手术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手术的成功离不开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密切配合,是确保患者治疗效果及提升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关键[3]。术前对患者进行MRI安全核查,不断完善并确保安全检查制度的有效实施,以降低磁场特殊环境的风险发生。由于术中磁共振的使用,手术时间相对延长,输入的大量液体等可导致患者体温下降。另一方面,手术过程中MRI时因为存在射频能量的吸收,进而患者机体的温度也出现升高趋势,所以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并采取有效的手段对手术室温度进行调节,尽可能维持患者体温在适宜范围。使用中单包裹上肢并覆盖,固定不宜过紧。摆放体位时,患者肢体不能接触线路,以防形成回路而对核磁成像产生干扰。
综上所述,通过制定系统的计划,有目的的进行人员培训、重视术前宣教,术中严格核查,术后房间管理等措施,加强围术期护理配合和安全管理,是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1]Christopher Nimsky.多模态神经导航辅助下的术中磁共振[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4):193-206.
[2]崔宁宁,杨虹杨,翠芳,等.术中磁共振成像联合神经导航技术的护理配合[J].天津护理,2013,21(1):26-27.
[3]杨军,李冉,邢少玲.术中核磁手术间的感染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志,2012,22(10):2 146-2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