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探索·
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拓展与探讨
谭凯文,陈薇
摘要:基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而出版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本书中对于缺血性中风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的治疗,在静脉滴注中成药方面均是这样描述的:“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因此,对缺血性中风临床辨证辨病角度应用活血化瘀方法进行治疗并贯穿始终。本研究眼于“瘀”为缺血性中风的关键环节进行探讨,进一步拓宽防治脑缺血损伤的临床思路,为应用活血化瘀法防治缺血性中风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活血化瘀法;中医药治疗;拓展
中图分类号:R743R255
收稿日期:(2014-08-02)
缺血性中风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阴阳失衡,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以突然昏迷、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急症。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疾病150万人次,其中缺血性中风约占全部脑血管意外的60%~80%[1],且存活者中50%~70%遗留有严重残疾,给人类生命和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的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基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而出版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书中对于缺血性中风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的治疗,在静脉滴注中成药方面均是这样描述的“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注射液静脉滴注”[2]。缺血性中风病机是“瘀于脑腑”,是瘀阻饮停阻碍气机,清窍闭塞,脑髓失养,脉络不通所致。因此,对于缺血性中风,临床不但从辨证的角度,而且仅从辨病的角度就可以应用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并贯穿始终。
1活血化瘀法的理论溯源
血瘀的解释最早见于《说文解字》:“瘀,积血也。” 中风的发生与瘀血有很大的关系,这早在《内经》中就有“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记载。《素问·调经论》中亦提到“寒独留而血凝泣,凝则脉不通”“血气不和,乃百病变化而生”“血之与气,并走与上,则为大厥”,初步提出了血瘀证的病因和病机及中风病的临床表现。其后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中风病的病名,并提出了瘀血、干血的证名,创立当归芍药散、桃核承气汤等活血化瘀法的经典方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则提出“脉不通则血不流”,丰富和发展了血瘀证的理论。直到宋金元时代,从瘀治疗中风病的观点才得到了认识,如宋代《和剂局方》所载的专治中风手足不用的小活络丹,是从瘀治疗中风的典型方剂。《医学纲目·中风》谓:“中风皆因脉道不利,血气闭塞也”,明确指出中风乃血瘀于脑络所致。《医林改错》中曰:“元气既虚,必不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王清任在治疗中风病临床实践中以气虚血瘀立论,创补阳还五汤,开创了活血化瘀法治疗中风之先河,至今仍为临床使用。之后逐渐发展形成了活血化瘀学术流派,不同程度地论证了血瘀和中风发病的关系。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参西录》中多次提到并充分肯定了王清任的学术理论,同时他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深入阐释、发展了这一理论,他认为“因气血虚者,其经络多瘀滞,此于偏枯痿废亦颇有关系,加此通气活血之品,以化其经络之瘀滞,则偏枯痿废者自易愈也”[3]。当代医家张崇泉也认为中风后因气不生血,脉道涩滞而瘀,或气不行血而瘀,形成“气虚血瘀”之证[4]。李宝华则强调应痰瘀同治,认为“治痰要活血,血活则痰化;治瘀须化痰,痰化则瘀消”[5]。吴文辉等[6]调查并分析了不同年龄组的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证型是痰湿证,其次是血瘀证,并以两证组合形式——痰湿证和血瘀证组合出现的最多,这也提示痰瘀为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理变化。中医认为“足得血而能步,掌得血而能握”。当气虚无以助血而行,或风寒热之邪侵袭脉络,致使血脉不通,血溢脉外,发为瘀血。瘀血不去则脉道不通,血不归经则出血不止,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为后世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南宁市中医医院(南宁530001),E-mail:469909997@qq.com
2活血化瘀药的功效及现代药理研究
活血化瘀法是祛除瘀血流通血脉的方法,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止血、促进溢出之血吸收、消肿、消炎、改善神经营养等作用。近年来,结合中医理论及现代科研技术,针对丹参、银杏叶、灯盏花等活血化瘀单味中药的多方研究均证实了其在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史莉瑾等[7]采用丹参素对大鼠行预处理后观察其对脑梗死大鼠血浆纤溶激活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丹参素可使血浆及脑组织纤溶活性上调,有改善微循环,预防微血栓形成,促进已形成的血栓溶解的作用,防治脑血管病。罗清艳[8]观察了银杏叶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治疗效果,发现在常规治疗上加用银杏叶注射液可增强治疗效果,明显改善红细胞体积、血小板聚集度以及血浆黏度等各项指标。
3活血化瘀法的实验研究
随着现代医学对病理机制及药理研究的深入,近年来中医界结合现代医学的手段和方法,对中药的作用机制开展了多方面的探讨,为中药疗效的客观化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卢永康等[9]探讨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补阳还五汤对其表达的影响,研究发现,VEGF的表达贯穿了整个脑缺血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其诱导形成的新生血管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神经功能的缺失,尤其是梗死周围半暗带中新生血管形成的数量与中风患者的存活率直接相关。彭丹婷等[10]研究了补阳还五汤复方颗粒对全脑缺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影响,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复方颗粒能够有效地降低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和红细胞聚集程度,延长红细胞电泳时间,提高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血液阻力,增强血液流动性,改善了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进而减轻脑缺血损伤。
4活血化瘀法的临床研究
近年来,各方医家针对缺血性中风这一研究热点,以活血化瘀为基本大法,应用专方、中药注射液、针灸等多种中医治疗方法开展临床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王海珍[11]应用自拟活血化瘀汤(主要成分为川芎、水蛭、土虫三味中药,以2∶1∶1比例组成)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100例,治疗1个疗程后与银杏叶片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患者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比治疗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可起到降纤维蛋白原、降低血黏度、抗栓、溶栓的作用。赵敏等[12]系统评价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中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证实活血化瘀法是我国传统医学治疗缺血中风的重要方法及优势所在,灯盏细辛作为活血化瘀药物的代表,其临床研究及应用都非常广泛。王迅[13]以自拟扶正消栓汤(黄芪50 g,地龙20 g,当归20 g,川芎15 g,桃仁20 g,红花15 g,赤芍20 g,党参25 g,牛膝25 g,全虫10 g)配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80例,治疗后针药组中医证候评分及有效率均高于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说明中风恢复期多以气虚血瘀证多见,为本虚标实之象,故治疗上多以扶正通络,益气活血为主。
5结语
活血化瘀法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经典方法,符合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同时现代医学药理研究发现活血化瘀法符合缺血性中风的发生机制,从疾病发生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脑保护作用。近年来,大量临床观察及现代实验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中医药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发挥作用空间,有望成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 徐红君,傅立新.国内外缺血性卒中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9,9(5):430-43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合订本)[M].2010:3-14.
[3]王云凯,杨医亚,李斌之.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自序;例言;313-315;307-332.
[4]赵瑞成.张崇泉教授治疗中风经验[J].中医药导报,2011,17(6):3-5.
[5]童存存.李宝华辨治缺血性中风经验管窥[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34(3):22-23.
[6]吴文辉,叶美颜,吴星宇.不同年龄组缺血性中风患者急性期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6):457-458.
[7]史莉瑾,刘喜明,毛兴爱,等.丹参素预处理对脑梗死大鼠血浆纤溶激活系统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0,23(4):278-280.
[8]罗清艳.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J].右江医学,2007,35(2):133-134.
[9]卢永康,彭康,张家杰,等.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大鼠模型血管内皮因子表达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756-1758.
[10]彭丹婷,马艺华,林晓杰,等.补阳还五汤复方颗粒对全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药材,2013,36(2):280-282.
[11]王海珍.自拟活血化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100例[J].中外医疗,2010,32(11):30-32.
[12]赵敏,招远祺,蔡业峰.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中风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质量评价[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194-196.
[13]王迅.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80例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603(4):2117.
(本文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