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技能研究

2015-01-21 00:10方丽党璋范胜方常鸿
2014年34期
关键词:创业就业高职院校

方丽 党璋 范胜方 常鸿

摘 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业已成为就业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技能的研究以明确大学生就业创业所需的技能,高职教育如何培养这些技能,从而提出相应的举措,为学生毕业后的创业之路提供帮助的同时也有助于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技能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业已成为就业的重要途径。在国内外,“城市创业观察”的研究已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我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曾在《在改革创新中推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中提出“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迫切需要增强培养劳动者就业创业的技能”。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

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伴随着政府政策引导与社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创业意识,就业方向也悄然发生转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人事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已完成。目前,供需结构不平衡越来越突出,毕业生就业已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大学毕业生就业各个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不同性质单位、不同地区、院校、专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大学毕业生总体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在高校扩招之下,大学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众多的毕业生与社会就业岗位的需求差距较大。创业能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继学术性、职业技能之后的第三种能力。但事实是:一方面,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异常高涨;另一方面,又是居高不下的创业失败率,大学生创业失败率高达70%。在广州多所高校举行的大学生职业发展论坛上,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口出惊人,讲到“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0.01%!”数据也许不精确,但至少说明了大学生创业失败率极高的现状。所以,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大学生对创业感兴趣的多,但是实际创业人数对比其他发达国家较少,成功率极低。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

高职院校的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支新生的发展力量,其教育的重点更注重于学生就业创业技能的培养。但是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显示,虽然近几年内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但较同期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仍然偏低。很多的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并不像国家和政府所预想那样愿意到一线的工作岗位去工作,往往存在着企业招不到适合的工人,学生又不愿意做工人,造成就业率一直不高。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也不如很多企业想象的那样具有实际的操作技能,能够到岗就能用,和本科院校的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很多大学生产生了自主创业的想法,现在大学生自主创业相比过去而言更加谨慎了许多。大学生的基本观念改变了,将创业视为自我挑战、解决就业、获取财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因此对创业有了更長远的规划,为创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

在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普遍的高职大学生在就业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启动资金不足。没有资金,再好的创意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当今学生创业群体中“万事没钱难”。创业资金从哪儿来?50.4%的学生选择“向银行贷款”,30.2%的学生选择“向父母借”,20.8%的学生想“利用创业基金”。接受调查的高职大学生中,他们的起步资金多数由家庭提供,但这种方式对那些家底不厚的人来说,显然行不通。少数同学也有学校特设的创业基金扶持,也存在部分同学集资的情况,“众人拾柴火焰高”,同学一起共同完成一个创业项目。

(二)没经验也无借鉴。作为大学生,对新知识的领悟能力比较强,无限的创意点子也许就在一瞬之间产生,但很多同学发现无从下手,有点子和真正下手去做还是有一段不小的距离。调查发现,27%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可以值得借鉴的经验,从学校到社会,有很多的不适应,很多创业者看到曙光,却看不到道路,在很多现实问题的摧残和打击之下寸步难行。

(三)心理素质欠缺。高职院校大学生常常会因为自身学历低等因素而对自己的能力将信将疑,对创业奋斗目标犹豫不决。当代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心理素质确实令人堪忧,普遍存在创业热情高,理性思考时间少,自信心不足,抗打击、抗干扰能力不足,缺乏耐心和魄力等问题,在创业过程中出现挫折往往会使大学生对创业失去勇气和决心。

(四)专业技能不硬。在当下的就业创业环境之中,很多大学生相信学有所成必有用,但是面临现实问题时,却感“书到用时方恨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从相信专业技能可以创造财富渐渐转变为:多个技能只能满足于一个任务的意识。目前高职院校中开展的技能培训课程,对于大学生技能的培养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虽然有双修的技能专业,但仍然是区分主修和辅修,这就造成了高职大学生毕业后,面对就业与创业问题时,技能的需求往往上升为比金钱因素更为重要的条件。

四、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应具有的技能

(一)具有规划人生、确定目标的能力。这一点对年轻人来说,是不容易实现的,尤其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对社会和自己的认识很有限,要想清楚地知道自己以后发展方向在哪里,仅靠自身的苦思冥想是找不到答案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自己去观察别人,征求“过来人”的意见,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小的目标,通过确定这些小的目标,再慢慢地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

(二)具有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多的被当今社会所关注,不仅在就业创业问题中尤为重要,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都有体现。“有大肚量必能成大的事情”,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瞬息万变,拥有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事业成功的必备技能。

(三)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知识的积累会注定一定的成功概率,在心理、生理都已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硬条件”就必须放在第一位。不能把一门专业技能运用自如,就不能叫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必然是就业和创业的基石,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必备手段和工具。

(四)具有决策的胆识和魄力。作为创业者,如果以团队经营,你就是团队的灵魂,当在自主地做出决策时,谨慎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优柔寡断可能会失去不可再有的机遇。同时,决策的胆识和魄力一定是要建立深思熟虑的基础之上,既要选择风险小又要兼顾利益最大化。

(五)具有计划管理的能力。在创业过程当中,计划管理能力很重要,制定计划时一定要综合各种因素,形成切实可行的动作分解,要将任何可能的细节都考虑在内。而在实施的过程中要针对具体的情况适时调整,运营需要强有力的计划管理能力,只有具备这一能力才能让自己更靠近成功创业之门。

(六)具有管理信息的能力。创业者每天都会通过不同渠道接触各种信息,如何从大量的信息里筛选与自己相关的,再从与自己相关的信息里找到有效的,正确有效的信息才是自己需要的信息。对于大学生创业者而言,由于缺乏大量的社会实践经验,所以在接触各种信息的时候,难免会有失偏颇地做一些决定,要创业成功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信息能力。

五、大学生具备就业创业技能的对策

(一)从社会角度分析。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以明确的态度积极鼓励高校深化教学改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力落实高校毕业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措施。可见,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已然成为一种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必然趋势。

(二)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分析。有了好的政策和制度,那么作为当事人——高职毕业生,就更应该抓住在校学习的机会。首先将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打牢固。有了夯实的基础才能够在上层多做文章,对于全面素质的发展,大学生就应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抓紧对信息的掌握,提高对最新消息动态的敏感性。多参加研讨活动,不仅仅是共享一个交流平台,更多的是锻炼了口头交际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为在就业创业期间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先给自己一种解决的办法。

(三)从家庭角度分析。作为温馨的港湾,父母又是直接的教导者,无时不刻的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应对就业创业技能的培养,家庭在无形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给予孩子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德行健康。只要这些基本的技能养成,那么在社会大环境的淘染中都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高职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创业问题的时候,就会胜人一筹。

(四)从高职院校角度分析。

1、成立就業创业指导中心。引进专业指导老师定期给大学生对创业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学生创业就业观的树立和技能的培养提供有效的指导建议,为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创业之路提供参考,提前准备好所需要的相关技能。

2、开展有关的创业培训,给大学生更多的亲自实践活动。拿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来说,工商管理系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与欧尚超市建立人才干部培养制度,在学校表现良好及成绩优异的学生便可以进驻超市,有管理、收银员、派送货物、分理货物、上货等多个实训岗位。土木系的测量专业,在学生学习时间期满符合条件达标时,便由专业老师组织带领学生去测绘桥段、路段中较为特殊的实际例子,这样不仅仅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更为以后的就业创业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积累。艺术系的摄影专业,学校与罗马假日婚纱摄影共同合作,将成绩优异的同学作为定期培养对象,目前已有多名同学还未毕业,就已经被纳入罗马假日的员工名单之上。为高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给予便利条件。

3、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园地。以江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为满足校内学生的就业创业需求,特在教学区域内设置“大学生创业园”。消息一公开就有不少同学以团体、个人的名义申报项目。同学们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学校还专门指定了指导教师,最后确定的项目有:烘焙坊、宣传栏海报制作、牛奶心语、格林兄弟、二手物品置换为首批获准的开展项目。经过半年的时间,参与的同学回馈的信息都是令人满意的答案。不仅仅在课余时间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儿,也交到了很多新的朋友,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打算将自己承办的项目一直做下去,就即便离开校园,也会将这个模式继续传承下去。

4、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改革。在课程设置的安排上,既要紧紧围绕教育部下发的《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更应该依据当前大学生毕业就业创业所应具备的技能而开设相应的课程。配备有关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的讲师,技能培训课程的安排纳入学生的学分制里。实行分阶段的管理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就业创业去向进行分类。可以将“兴趣导向”作为一项主要的培训方式,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来引发同学们的创业激情。(作者单位: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

本文是江苏省2013年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章丹霞,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心理研究,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5月,硕士论文

[2] 邵作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05)

[3] 沈召前,对教学型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10(05)

[4] 周颜玲,李贞涛,“1+X”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探究,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0)

猜你喜欢
创业就业高职院校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