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命题切忌“想当然”

2015-01-21 03:04季卫新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情境设置问题设置参考答案

季卫新

摘 要:2014年江苏省十三大市的中考物理试题中,有许多试题犯了“想当然”的错误,笔者通过研究,对所有问题进行四种归类——参考答案“想当然”、情境设置“想当然”、图像绘制“想当然”和问题指向性“想当然”,并且借助四个典型的案例,对这四种“想当然”的问题进行了商榷。

关键词:中考物理 命题 想当然 情境设置 参考答案 图像绘制 问题设置

一、参考答案“想当然”

【案例1】S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第10题。

试题:如图1所示,物体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减速直线运动。假设在运动过程中重力突然消失,物体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

C.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D.向右上方做匀速直线运动

【命题意图】

该题确实是一条很有创意的试题,与传统的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的试题不同,没有直接给出“物体不受力”的情景,而是“想”通过“重力突然消失”来达到对思维能力的考查,意图考查考生如下思维过程:物体因受到重力作用,对水平面产生压力,压力等于重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对水平面有压力,水平面对物体有一个支持力,二力平衡;因压力的存在,产生了摩擦力;假设在运动过程中重力突然消失,那么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会消失,导致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也消失;由于物体对水平面没有了压力,那么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也会同时消失,这样,就达到了“没有外力”的效果。再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因为物体原来是向右运动,当外力突然消失,物体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将做保持原来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项C正确。

【问题诊断】

此试题的“想当然”之处存在两点:

1.此题没有考虑到空气阻力,因此,也就没有交代是否考虑空气阻力。如果考虑空气阻力,那么物体将会做减速运动,而不是匀速运动。所以,要使情景设置符合命题意图,那么应该限定为“不计空气阻力”。否则,答案就应该是B。

2.由于物体原来有重力,必定对水平面产生压力,同时水平面对物体也产生支持力,导致物体与桌面原来都有“形变”。当重力消失时,物体和水平面都想立即恢复原状,在恢复原状时必然会产生彼此作用的弹力;在失去重力的情况下,物体受到瞬间向上的弹力,很容易产生竖直向上的运动速度;再考虑到原先的水平向右的速度,那么物体应该“向右上方做匀速直线运动”,不可能向右直线运动。这样,答案就应该是D。

以上两点“想当然”的问题集中在一起之后,参考答案是选择项C是否合适呢?

二、情境设置“想当然”

【案例2】X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第10题。

试题:如图2所示,一辆汽车沿直线行驶,紧急刹车时,轮胎在水泥地面上留下了黑色的刹车痕,下列关于刹车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轮刹车痕的颜色较深

B.后轮刹车痕的颜色较深

C.前轮和后轮刹车痕的颜色一样深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命题意图】

该题也是一条试图创新的试题,考查意图是将“惯性”和“摩擦力”进行组合,并且加上“生活现象”。命题者想让考生根据惯性分析,紧急刹车时车轮前进速度突然降低,此时车的重心由于惯性前移,使前轮对地面的压力增大,再根据压力对摩擦力的影响得出摩擦力大小的变化。

预设思考过程大体为:紧急刹车时车轮前进速度突然降低,此时车会继续向前滑行,车内的人和物也会前倾,车的整体重心前移,使前轮对地面的压力增大,于是前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变大。而轮胎在水泥地面上留下了黑色的刹车痕是由于克服摩擦做功形成的,故前轮的刹车痕颜色较深。故答案选A。

【问题诊断】

该题“想当然”之处也有两点:

1.命题者“想当然”认为“汽车的压力在前后轮上均匀分配”,即“汽车重心在前后轮中间”。因为正常行驶情况下,前后轮各承担了二分之一的汽车重力,导致压力一样。如果这个条件成立,那么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和物体都会前倾,使得前轮压力增加,使得前轮所承受压力大于二分之一汽车总重力,压力大于后轮所受压力,与地面摩擦力大于后轮与地面摩擦力,导致最终刹车痕比后来的颜色更深。

2.另外一个“想当然”之处问题就比较大了,对于汽车“重心”的改变,“想当然”地认为考生能够理解和想象。事实上,笔者问询了大量考生,很多考生都认为,受惯性影响的其实主要还是人,因为其他物体都是位置固定的,怎么会“前倾”呢?

一般情况下,车辆在制动的时候,车辆的重心都会前移,前后轮要求的制动力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很多车型都装配有制动力分配装置,当车辆在紧急制动时,制动系统中的大部分制动力,都会分配到前轮上,除了满足前轮制动的需要之外,还能适当地减少后轮的制动力,避免后轮因压力减少而出现抱死的情况。所以,我们在装有刹车制动力分配系统的车辆上发现,前轮的刹车制动片比后轮的要损耗得快,大约是三比一左右!

但是,汽车的重心取决于整个车辆的重力分配。一般情况下,小轿车采取前驱前置,发动机在前引擎盖下,变速箱与发动机连接,这样的话重心靠前;一些超级跑车(例如保时捷911),采取后置后驱或者四驱,则重心后置;有些车辆采取发动机中置,如一些面包车和超级跑车,重心靠近车辆中心。各种车型根据设计不同,它们的重心也处于不同的位置;同时,还要考虑到车内人员就座情况和后备箱货物放置情况。

综上所述,即使考虑到由于“惯性”导致的“重心”前移,最后前轮所受压力与后轮所受压力的大小关系仍然具有大于、等于和小于三种情况,所以,就题论题,答案选择D是否更符合实际呢?

三、图像绘制“想当然”

【案例3】Z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第23题第1小题。

试题:在研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图3是冰的熔化图像,若在此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恒定,水的比热容是冰的2倍.由A—B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需要▲热量,内能▲,总体积▲。冰的初温t0是▲℃。

【命题意图】

这是一条图像题。命题者的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图像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命题思路可能是:通过图像获取信息——冰的温度从t0升高到0℃加热了5min;水的温度从0℃升高到5℃也加热了5min;加热时间相同,在“若在此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恒定”的条件下,说明它们吸收热量相同。

由热学公式Q=cm△t可知,当热量Q和质量m相同时,冰的比热容是水的比热容的1/2,那么冰升高的温度就是水升高的温度的2倍,即是10℃,则初温就是-10℃。

【问题诊断】

该题人为“想象”的痕迹很明显,应该是“闭门造车”杜撰的产物。

命题者在绘制该试题图像时,没有考虑到冰在吸热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多少。对于晶体而言,一定质量的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除了与其质量成正比外,还与其熔化热的大小成正比。

晶体的熔化热(符号:λ),是指单位质量的晶体在温度是熔点时变成同温度的液态物质所需吸收的热量。冰的熔化热是3.36×105J/kg、比热容是2.1×103J/(kg·℃),冰的熔化热的数值约是其比热容的160倍。考虑到冰升温是10℃,那么由热学公式Q=mλ和Q=cm△t可以判断,Q熔化=16Q升温。即:相同质量的0℃的冰熔化成0℃的水,需要吸收的热量应该是同质量的冰温度升高10℃时吸收热量的16倍,那么加热时间也应该是冰加热时间的16倍,应该是5min×16=90min,即:A点到B点的时间应为90min,而不是原题图像所显示的10min。

所以,如果需要绘制正确的、符合科学性的图像的话,图像横坐标上B点时间数值应该是95min;原20min的标度应改为100min。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图像在横坐标上的长度将非常长。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将AB之间的图像省略一部分,如图4所示。这样,图像的绘制是不是稍微好一点呢?

四、问题指向性“想当然”

【案例4】N市2014年中考物理试题第22题第3小题。

试题:如图5所示,将茶色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一张方格纸上,并准备了两个相同的棋子A和B、刻度尺、铅笔等,用来探究棋子A在平面镜中成像的特点.

(1)实验操作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如何确定▲的位置?②如何比较▲的大小来判断像的性质?

(2)为了研究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应多次改变▲,重复实验。

(3)实验表明:像与物相对于镜面▲。

【命题意图】

本题的“亮点”之处在于,抛弃了以往的“套”和“路”,考出了新鲜的元素,更多在于考查考生对实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而不是“死记硬背”实验相关的步骤、现象和结论。虽然这样的新鲜元素也会渐渐地变成了以后中考考生需要学会的“套”和“路”,但这样往深处挖掘的精神是十分值得肯定的;这样的命题风格也符合未来中考的要求。

【问题诊断】

第3小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中给出的答案是“对称”,可以反映了命题者预设考生给出的答案是“对称”。笔者认为,该题问题指向性不明,具有典型的“想当然”。

该题的情景设置为:第1小题,解决了“如何确定像的位置”和“如何比较物体和像的大小”;而第2小题则研究了“像和物到镜面距离的关系”。正常逻辑,根据第3小题的问题,考生应该很自然地想到这是对上一步实验操作进行归纳和总结,而不是对整个“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归纳和总结,所以答案应该为“距离相等”。

另外,如果答案设置为“对称”,那么应该包含“距离相等”、“大小相等”以及“物体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三个特点。但是,事实上,该题只是进行了“距离探究”,其余两个特点并没有进行探究,那么问题这样设置,却希望将答案指向“对称”,未免有点“想当然”了。

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经思考后认为,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将问题的指向性明确一下:一者,可以将问题设置为“实验表明:像与物相对于镜面成▲关系”。二者,可以在题干首部添加“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当然,两者相比,前者指向性更为明确。

五、结束语

在2014年江苏省中考物理试题中,存在类似本文所述的“想当然”问题的试题还有一些,例如S市中考物理试题的第27题第2小问、第28题第2、3小问和第29题;Z市中考物理试题的第3题、第22题的第3小题等等。

中考试题要考出“新意”来,很多时候就要看整卷有无“创新试题”。但是,自创试题却又谈何容易,那么,对已有试题进行改编以达“出鲜”之效的思路,就被很多中考命题者所采用了。要么经过“冥思苦想”,要么适逢“机缘巧合”,命题者获得了一种灵感,自当是“欣喜若狂”,这时,往往就会在试题的严谨性上出现纰漏,导致犯了“想当然”的错误。

笔者通过此文,旨在提出一种观点,或者说是一种看法,希望中考命题者在追求试题创新的同时,能再多花一点时间来审视一下试题,是否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以期能给众多考生和一线教师带来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赏心悦目”而又“耳目一新”的中考“亮题”!【责任编辑 孙晓雯】

猜你喜欢
情境设置问题设置参考答案
2017年6月七、八年级参考答案
2017年6月九年级参考答案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
浅析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设问技巧的思考
高中物理“少教多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巧设情境,构建高中语文快乐课堂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