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高校的战略管理及实施策略

2015-01-21 16:47:37宋若方
中州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战略规划管理体系战略

宋若方

(郑州大学教育系,郑州450001)

论我国高校的战略管理及实施策略

宋若方

(郑州大学教育系,郑州450001)

高校战略管理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推进高校管理现代化、明确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还有助于提升高校组织成员的凝聚力,对于高校未来的繁荣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高校战略管理中,战略规划的多样性、战略实施的主体性、战略评估的有效性尤其需要重视。在借鉴国外高校战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在高校战略管理中要明确大学承担的使命、改进战略规划的方法以及发挥大学校长的作用。

高校;战略管理;策略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不断推进,我国高校面临着严酷的竞争压力。同时,由于我国高校自主权的逐步扩大,使得高校本身有了更多自我谋划的责任。这就需要我国高校以战略性的思维来考虑未来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并通过战略管理对自身进行准确合理的定位,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正处在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换的时期,所以我国高校也迫切需要管理模式方面的革新。因此,我国高校必须积极探索建立大学战略管理体系,只有提高管理效率并优化组织,才能不断激发内部活力,快速应对外部变化。

一、建立高校战略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20世纪80年代,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并且社会环境也日益复杂,传统的高校管理已经变得力不从心,因此,高校管理急需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等一系列新鲜血液的注入。企业运用战略管理取得了成功,高校也可以运用战略管理来发展状大。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网络化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战略管理无疑成为各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自觉行为和战略选择。[1]所以说,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战略管理体系对于高校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校战略管理有助于推进高校管理现代化

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是高校战略管理中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科学化是高校战略管理的主导,民主化是高校战略管理的基础,而法制化则是高校战略管理的保障。只有切实完善高校战略管理体系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才有助于推进高校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首先,科学化要求我们要重视研究高校战略管理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尊重客观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并按客观规律办事。我国高校之所以在管理、发展和决策中出现那么多问题,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科学的、合理的、规范的战略管理体系。

其次,民主化要求我们要重视高校战略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沟通与协调。高校战略管理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教师、学生和学校其他职员对学校的真实情况的反映,以及对一些重大决策提出宝贵建议,这就需要内部组织成员之间能够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意愿,进一步推进学校的民主化建设。

最后,法制化要求我们在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时要严格遵守法律程序。高校战略管理体系的建立本身就是一个制度化的过程,而不是某个领导的主观臆断。战略规划是管长远、管基础、管全局的,若能“把规划以法定的形式固定下来”,“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和有效性”,高校的发展就不会因为领导自身的局限而出现“摸着石头过河”的状况。[2]

(二)高校战略管理有助于明确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提到:“一个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在于使公司在产业内部处于最佳定位,保卫自己,抗击五种竞争作用力,或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影响这五种竞争作用力。”[3]所以,通过建立高校战略管理体系,各高校可以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有个系统性的认识,从而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使学校发展建设更加科学和合理,彰显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适应力。在过去,很多高校并不清楚自身的特点,没有明确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而是邯郸学步,一味复制名校的模板。通过实施高校战略管理,可以帮助高校在不断变化发展中认清自我,找准自身地位,不再去盲目设定“高大上”的目标,而是将自身与实际环境相联系,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地方发展。

(三)高校战略管理有助于提升高校组织成员的凝聚力

高校战略管理体系的建立不仅仅是高校未来发展的蓝图,还是高校内部组织成员参与管理的一个过程。它既需要各级领导部门的协调与努力,又需要全体员工的广泛参与。[4]高校战略管理树立的是一种全局观,关乎到学校的各个部门,涵盖了学校的各个方面。因此,作为学校组织成员中的一分子,每个人都应该服从集体和大局的需要,积极合作来实现学校的发展。高校通过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提振精神,调动全员主动参与,促进高校内部各组织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协作、协调发展。[5]

二、我国高校战略管理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校改革发展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高校也逐渐认识到战略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开始学会从宏观和系统的角度来看待大学的发展,这是我国高校发展历史上的重大的改革。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战略管理的经验,我国高校战略管理尤其需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高校战略管理要增强战略规划的多样性

由于我国高校战略规划还不够成熟,许多学校的规划基本上是“相互模仿、相互复制”,大多是徒有其表的空壳,缺乏可操作性。高校自身独有的特性决定了高校战略规划不可能是“千校一面”,而应该根据每所高校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以及不同的地域和学科、人员构成,制定出多样化的战略规划。就战略目标而言,有的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的高校(如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是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有的高校(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完成由专科到本科的转变;有的高校(如有些独立学院)提出自己的战略目标是“自主办学”[6]。因此,每所高校都应该契合自身的实际状况,提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总而言之,每所高校的战略规划应该“因校制宜”,进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战略管理要突出战略实施的主体性

战略管理是高等学校提升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自觉追求,如果不重视战略实施,战略规划仅仅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战略实施是将战略规划转化为现实绩效的过程。[6]战略实施是战略管理中的一个行动过程,同时它也是一个涉及人员广泛以及注重效率的过程。所以,战略实施是整个战略管理的主体。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战略规划仅仅是以文本的形式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描绘了蓝图,而把文本中的战略措施转化为现实绩效,需要依靠战略实施来具体行动,以实现预期目标。

其次,战略实施比战略规划所涉及的范围更为广泛,过程更为复杂。具体表现在:战略规划是一个思维过程,而战略实施大多是在行动过程中管理和运用力量,是一个行动过程;战略规划需要协调的是少数人,而战略实施则需要更广泛的行动者之间的协调。[7]

再次,战略评估是对战略实施所产生的现实绩效进行的系统性评估。战略实施与战略评估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脱离了战略实施,那么战略评估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在战略实施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对实施的结果及时进行战略评估,从而调整和完善战略规划,确保战略实施的有效性。

(三)高校战略管理要着重战略评估的有效性

战略评估是对战略实施进行评价和对战略实施过程采取纠偏的行动,也是战略管理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过程。因此,高校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内外部因素的相互结合。

首先,要完善自我评估。在大学内部成立大学规划委员会或专门的委员会,对大学战略规划的制定基础、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等进行评价并提出纠正措施,以保证战略规划与战略行动的一致性和可行性。[7]

其次,要鼓励第三方机构参与评估。我国目前的中介组织机构尤其是关于学校评估方面的机构还不够规范与完善。因此,我国应大力支持教育评估机构等中介组织的发展,并予以监督规范,加强对大学战略管理体系的认证。

三、我国高校战略管理的主要策略

1970至1980年代左右,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经历了一段低谷期,但是“福祸相依”,在此期间高等学校管理之中吸收和融入了战略管理这一新的概念,高等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美国的大学和学院在不断尝试中成功地摸索出了一套适用于大学管理的战略管理体系,使美国一批大学脱颖而出,它的战略管理思想为世界各国大学所效仿。[8]美国大学战略管理体系从形成到实施所呈现出的特点,值得我国高校借鉴。

(一)明确大学承担的使命

世界上著名的大学都有各自关于大学使命与愿景的阐述,例如哈佛大学强调以探求真理和学问作为理想追求和核心价值,其使命表述为“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麻省理工学院提出“既会动脑,又会动手”;加州理工学院提出“真理使人自由”,其使命是通过拓展人类的知识,在自由、卓越、跨学科的氛围里教育学生成为杰出的、具有创造性的社会成员。[9]这些愿景与使命表达出了高校自身所要追求的目标,有利于其进行战略规划,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反观我国高校战略规划的制定,缺少对大学的使命与愿景等问题的表述,极少部分大学能够提出明确的使命与愿景,绝大部分大学的使命与愿景仅仅是笼统的概述,并没有陈述出其特点。在政府干预过多的背景下,中国的高校通常对政府出台的政策等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比较灵敏,而对外部社会文化环境变化的反应相对迟钝的多。因此,我国高校在设定办学目标时几乎很少能够真正关注相关者的利益,缺乏统一的理念和价值观。明确的使命和愿景的匮乏,使得高校战略目标愈加模糊不清,就像“失去了航向的轮船”,而且极易被内外部复杂的环境所影响。

西方大学较为重视其使命与愿景的陈述,一般在战略规划中会首先规划自己的使命。清晰的使命陈述对于明确大学的核心价值和战略定位,展示大学的特色和文化品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彰显了大学存在的价值,而且还有利于发挥大学在国家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作用,为大学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一个成就竞争优势的框架;有利于大学培养核心竞争力,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战略性、关键性的发展领域,抓住机遇,创造辉煌。

(二)改进战略规划的方法

国际上通用的组织发展战略的制定方法是SWOT分析法,它是对组织机构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及能力的分析,是将内外因素结合起来所作的综合平衡分析。[10]西方国家的一些大学把SWOT分析作为战略环境分析的基本工具。而作为战略管理的制定者,高校的任务是挖掘自身的机遇和优势,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同时采取措施规避可能面临的威胁及劣势,以使高校能够在外部竞争中获胜。如表1所示,即为四类战略模型。

(三)发挥大学校长的作用

战略规划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有赖于校长的态度与智慧。[11]大学校长在高校战略管理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应该扮演多方面的角色。大学校长首先应该是对大学的历史传统、优势与特色、大学的使命和大学的未来与发展有深刻认识的战略谋划家。大学校长对于规划大学的美好蓝图要有战略性的思考。其次,大学校长应该是一名战略决策者。大学校长作为学校决策的核心人物,是战略最终的制定者。在信息化和思想多元化的今天,大学校长要积极应对外界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及时处理好内部组织人员的关系,并果断地调整决策。最后,大学校长应该是积极的战略促进者。大学校长在高校战略管理过程中要扮演好激励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不仅需要充分发挥管理才能,还需要不断激励和感召内部组织成员献身于学校事业,促进高校战略的实现。

[1]杨天平.教育战略规划与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34.

[2]陈廷柱.战略规划之于我国高等学校发展的作用:基于校长与战略规划二者关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1(12):49-50.

[3][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4.

[4]何玉海.论高等院校教育规划的制定[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

[5]赵文华,周巧玲.大学战略规划中使命与愿景的内涵与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06(13):61-64.

[6]刘献君.高等学校战略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6-17.

[7]刘向兵,李立国.高等学校实施战略管理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140-146.

[8]陈超.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规划及其秉持的理念[J].外国教育研究,2013(8):118.

[9]李雄鹰.美国大学战略管理发展及启示:读《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J].高等理科教育,2011(5):74.

[10]陶静.我国大学战略管理实施的路径探析[D].长沙:湖南大学,2008:29-36.

[11]周巧玲.大学战略管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79-147.

(责任编辑 刘成贺)

Study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in Higher Institutions in China

SONG Ruo-fa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The establishment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 not only helps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and provide a clear direction for reform and development,but also helps to improve the university organizational cohesion,which plays a vital role for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institutions in the future.In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diversity of strategic planning,the subjectivity of strategic implementation and the main effectiveness of strategic assessment especially need to be paid more attention.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from foreign experience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university mission should be made clear,the method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should be improved and the role of the president should be fully played in the proces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igher institutions;strategic management;strategy

10.13783/j.cnki.cn41-1275/g4.2015.02.026

G640

A

1008-3715(2015)02-0125-04

2015-01-11

宋若方(1991—),女,河南濮阳人,郑州大学教育系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战略规划管理体系战略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当代水产(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活力(2021年4期)2021-07-28 05:35:18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战略
国内外车企智能网联汽车战略规划
汽车纵横(2018年8期)2018-08-16 05:35:30
对战略规划评估体系研究的思考
战略
论油气田战略规划与投资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