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扎·斯力木
(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新疆 伊犁 835000)
Q-T间期离散度对乳腺癌患者表阿霉素化疗心肌损伤早期预测的临床研究
古丽扎·斯力木
(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新疆 伊犁 83500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使用表阿霉素化疗心肌损伤,采用Q-T间期离散度进行早期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1月在我院确诊乳腺癌并接受表阿霉素化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化疗方案中增加表阿霉素,患者化疗2周期后,检查心肌肌钙蛋白(cTnI)指标,并分为心肌损伤组和无心肌损伤组,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结果 本组患者完成2周期化疗后,根据cTnI水平分为心肌损伤组23例,无心肌损伤者组17例。治疗前,两组Q-T间期离散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Q-T间期离散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伤组和无心肌损伤组治疗前后,组内Q-T间期离散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因表阿霉素引起心肌损伤后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可反映心肌损伤的发生,具有较高的早期预测价值。
Q-T间期离散度;乳腺癌;表阿霉素;心肌损伤
蒽环类药物属于细胞毒性药物,属于临床常用化疗药物,对实体恶性肿瘤、白血病等疾病的疗效较好。但是,蒽环类药物毒副作用较强,目前已知表阿霉素、阿霉素、柔红霉素等可损伤心肌细胞,甚至导致患者出现不可逆的心功能损害。由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较强,因而要在化疗过程中加强监测,尽量在早期发现心肌损伤,避免导致患者因心肌损伤而死亡。近年来,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在心肌损伤早期预测中的价值逐渐被发现[1]。为此,本次研究针对使用表阿霉素化疗后心肌损伤的乳腺癌患者,利用Q-T间期离散度早期预测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4年11月在我院确诊乳腺癌并接受表阿霉素化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52.5±25.63)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4.32±2.97)年。本组患者预期生存时间超过6个月,无蒽环类药物使用史,无纵隔放射治疗史,未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病史。治疗前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均正常。乳腺癌病理分型均明确:单侧36例,双侧4例。
1.2 方法
本组患者均接受含表阿霉素化疗治疗,化疗方案其他药物有: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紫杉醇。治疗期间,同时给予胃肠道保护药物、抗组胺药物等。
表阿霉素用法:75 mg/m2(注射用盐酸表阿霉素,规格10 mg/支)静脉滴注,化疗2个周期。每周期化疗结束后,均行cTnI和心电图检查,判断患者的心功能和心肌损伤情况。
1.3 检查方法
本组患者采用12导联心电图机(日立,ECr9620型)进行检查,每一导联测量2~3个Q-T间期,计算平均值,排除T波与U波界限不明确者、T波不明显者。每个患者心电图检查均测量8个导联以上,其中胸导为4~5个。Q-T间期离散度=Q-T间期最大值-Q-T间期最小值。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量cTnI。
1.4 观察指标
化疗后2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cTnI变化,心肌损伤标准为cTnI≥0.1 μg/L,若cTnI<0.1 μg/L为未发生心肌损伤[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组患者完成2周期化疗后,根据cTnI水平分别为:心肌损伤组23例,无心肌损伤者组17例。治疗前,心肌损伤组和无心肌损伤组Q-T间期离散度分别为:(33.12±6.74)ms,(33.43±7.25)ms;治疗前,心肌损伤组和无心肌损伤组Q-T间期离散度分别为(45.12±8.94)ms,(62.34±1.25)ms。
治疗前,心肌损伤组和无心肌损伤组比较Q-T间期离散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肌损伤组和无心肌损伤组比较Q-T间期离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伤组和无心肌损伤组治疗前后,组内Q-T间期离散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乳腺癌化疗中,阿霉素和表阿霉素均属于较为常用的化疗药物,当前临床研究已证实两者具有心脏毒性,但表阿霉素心脏毒性小于阿霉素,故作为临床1线药物。cTnI属于心肌损伤的标记物,可反映心肌损伤程度,故本组研究采用cTnI作为评标指标,对表阿霉素致心肌损伤的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进行评价[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化疗2个周期后,患者发生心肌损伤者23例,未发生心肌损伤者17例,两组患者Q-T间期离散度均较治疗前出现了一定幅度上升,但心肌损伤组患者Q-T间期离散度升高较为明显,而对照组升高幅度相对较小,由此可知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与Q-T间期离散度正相关性,Q-T间期离散度可预测心肌损伤,并评价表阿霉素心肌毒性。
表阿霉素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方案中,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期,但是其心脏毒性,可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不可逆的心脏损害,患者可能因心脏并发症而迅速死亡[4]。据此,表阿霉素的心脏毒性是其临床应用的主要障碍,需要在化疗中做好心肌损伤的早期预测。心电图、心脏超声、肌钙蛋白等是常用的化疗药物致心肌损伤早期预测方法,国内文献报道显示,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评价效果优于影像学检查手段,有利于发现亚临床阶段的心肌损伤,中断心脏毒性进展,故推荐使用心电图 Q-T 间期离散度评价心肌损伤[5]。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因表阿霉素引起心肌损伤后心电图Q-T间期离散度可出现一定幅度升高,可反映心肌损伤的发生,具有较高的早期预测价值。
[1] 张 英,李春华,李青山.Q-T间期离散度对乳腺癌患者表阿霉素化疗心肌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J].临床荟萃,2013,7(10):1131-1133.
[2] 张 英.Q-T间期离散度和心脏超声在蒽环类药物早期心肌损伤中的预测价值[D].承德医学院,2013:15-16.
[3] 张 英,张海峰,李青山,等.Q-T间期离散度和心脏超声对蒽环类药物早期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4,16(01):73-76.
[4] 张 英,李青山,吕喜英.Q-T间期离散度在表阿霉素心肌损伤中的早期预测价值[J].河北医学,2014,7(03):390-393.
[5] 时春晓.表阿霉素化疗对合并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的心电损伤[D].河北医科大学,2014:21-22.
R542.2
B
ISSN.2095-6681.2015.07.0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