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高职高专韩国语教学模式改革

2015-01-20 11:19刘学思
求知导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改革方法分析问题就业现状

刘学思

摘 要:从我国近些年的就业情况来看,我国普通本科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不断下降,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则呈现稳步上升状态。从新时期的就业形式角度来看,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能力强的、有较高创造力的学生势在必行。所以,加强对高职高专类学校专业职能的培训十分重要。本文从高职高专院校韩国语教育现状的角度出发,通过深入的分析,了解当代教育模式中韩国语教育的基本情况,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从新时期就业情况的角度出发,分析现在的企业需求情况,根据这些因素,提出在高职高专院校中韩国语教育的改革方法。

关键词:就业现状;韩语教育;分析问题;改革方法

截止到2014年,中韩两国已经建交22年。随着两国交往的不断深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韩国的文化也不断的渗透到了我国的各个领域。而韩语作为学习和传播韩国文化的重要媒介,也成为了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的一门专业课程。特别是最近几年的“韩流”风,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哈韩”,这一行为也使韩语专业成为了高考报考的一大热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韩国语专业。加强韩语的教育,进行新时期韩国语教育模式的改革,是我国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一、目前高职高专院校韩国语教育情况

我国的韩语教育从北大开创朝鲜语专业教育开始算起,到现在已经有六十多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进行,我国出国人口不断增加,对韩国文化和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引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韩语教育专业,学习韩国语的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多,韩语教育在中国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空间,其中以北京、天津、长春发展最为迅速。

二、韩国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中韩的建交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一股“韩国热”,也带动了我国韩语教育的兴起。但是由于韩语属于文化引进,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

从专业教育角度来看,韩语教育专业的兴起较其他专业相比起步晚,在教育经验上相对较少,而且由于韩国语教育专业兴起的速度过快,而韩国语学习又属于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导致专业教授韩语的教师数量与韩语学习的人数比例差距较大。而且,韩国语教育的教师素质普遍偏低,学位不高,对于韩国语文化没有透彻的了解。从教学方法上来看,我国高职高专学校对于韩语的教育比较陌生,缺乏相关的教育经验,教育模式大部分都是直接模仿韩国教育或者本科教育模式,根据这些模式来制定教学课程。没有从高职高专教育角度出发,导致学生只懂得韩语的语法和一些理论性的知识,没有实践性经验,在步入社会时,对于韩语的实操性弱,就业率低[1]。

2.教育参考资料不足

我国国内院校现存的与韩语教育有关的资料虽然数量较多,但是书籍内容的质量普遍不高,缺少专业性的书籍,无法满足高职高专院校在韩语教学上的需要。而且大部分的资料都是近期的作品,对于韩语的讲解内容有限,没有深入剖析。在韩语教育上只重视讲解,忽视了实践性的训练,无法学以致用,不符合高职高专院校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要求[2]。

3.教学模式单一

无论是片面的教育学生对于韩语语法、词汇的学习,还是单纯的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都不利于让学生系统地学习韩国语的知识,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弱,无法满足社会上企业对于韩语专业人才的要求。而且韩语专业教学自开展以来,教学模式一成未变,不符合高职高专学校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办学主旨。同时,由于韩语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同时又缺乏社会实践,从而无法满足韩语市场的需要[3]。

三、对韩国语教学的改革方法

1.创新教育理念

想要进一步提升高职高专学校的韩语教育水平,首先需要改变现有的教学理念,将课堂理论知识教学与社会企业需要相结合。首先,将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培养专业性、高质量人才,保证学生的就业率,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其次,打造“企业式”课堂。所谓“企业式”课堂就是以企业运行的模式来进行课堂的教学和互动,以动态的教育模式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性,强化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和企业专业术语的掌握程度[4]。最后,将学生带入企业之中,让学生可以感受到企业的工作氛围,从而在毕业后明确就业目标,尽快就业,并适应岗位。

2.创新教育方法

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教学方法的推动,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可以让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首先,学校应该丢弃掉以往那些落后、腐朽的教学模式。总结教学经验,选取并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为学生的从业培养专业职能。其次,建议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师生可以互相交流、快乐学习[5]。最后,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可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场景命题,让同学在其中进行韩文对话,从而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3.更改课程设置

我国的高职高专类学校对韩语的教学大多是采用理论教育,没有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语言应用。对于目前的此种教育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模式:①将理论知识实际化。当课堂中涉及一些经常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语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对话的形式自己学习。②对于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改抽象化为具象化,将专业术语与企业运作相结合,将课堂搬入到企业中[6]。

四、改革的意义

1.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在高职高专类学校中改革韩国语的教育,可以使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师结构更加合理化,促进高职高专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上更加科学化,使专业性这一能力教育更加完善。

2.提高教师教学素质

高职高专学校改革韩国语教育,需要韩语教师具有更高水平的教学素养。所以,大部分韩语老师会选择继续攻读更高的学位,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或选择去韩国或者韩式企业实地考察,拓展自己的教学视野,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达到质的飞跃。

3.提高就业率

目前,高职高专学校实行韩语教育改革后,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也越来越频繁,更多的学生得到了在校期间就可以去企业实地训练的机会,这样就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在毕业之前就积累了较多的社会工作经验,提高了高职高专学校韩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4.满足企业需要

现在有些高职高专学校属于校企合作开办的,这类学校都属于专业为企业培养人才的学校,这些学校其中也包括了韩语专业。韩语教学模式的改革,让学生在校内也可以体验到企业的工作模式,这就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去企业工作,满足了现在企业对于人才的大量需求。

五、结论

随着韩语专业教育在高职高专院校的不断普及,创新和改革对于韩语的教育模式是增加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因素。进行韩国语教育模式的改革,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满足现代社会发展中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解决“毕业就失业”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素珍.关于韩国语专业课程建设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科技信息,2009(08).

[2]齐晓峰.韩国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发展构想[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02).

[3]张英美,王笑天.韩国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点与人才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4(05).

[4]徐春喜.浅谈高职韩国语教学中培养技能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2).

[5]李 姗,张传霞,孙飞飞.浅析高等院校韩国语教育现状及创新[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07).

[6]刘博杰.目前我国大学韩国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文学(下旬),2012(11).

(作者单位:四川城市职业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革方法分析问题就业现状
试论在拖动电路安装实训中提高学生识图能力的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法
对高职院校教改的几点思考
扬州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方向调查与分析
微生物学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探索
河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
高职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浅谈“数学‘问题解决’有效性研究”
结合口语大赛改革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