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作文教学于讲读课之中

2015-01-20 11:47魏丽萍
甘肃教育 2014年24期
关键词:积累作文教学

魏丽萍

〔关键词〕 作文教学;讲读课;积累;

练说;写作;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4—0043—01

小学生对于作文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其实,小学生的作文能力需要不断地培养和提高,从而由不会作文到会作文的程度。其中,寓作文教学于讲读课之中,是提高习作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语文教学包括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内容。一般的语文教学是将讲读课与作文课完全分开进行的,认为两者联系并不十分密切,而且也很难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于是在讲读课上只进行范文教学,不搞作文教学,关于作文教学的内容和存在的问题则放到作文课上去教授、解决。其结果,无形中留给学生一个错觉,似乎讲读课与作文教学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的学生甚至错误地认为,不上讲读课照样能写好作文。多年来,笔者在讲读课上努力探索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大胆实践,除结合讲读课进行改写、缩写、扩写、补写、写作读后感等多种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之外,还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在讲读课中积累

写作是一种释放,是自己思想、情感、智慧的输出,它的前提是吸收和积累。“厚积而薄发”才能写出感人至深、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来。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也是积累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因此,在讲读课中不但要要求学生积累课文语言,而且要积累与课文语言相关的词汇、片段、句式等,为今后写好作文做准备。

二、在讲读课中练说

说是写的基础,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的人很难写出好文章来。因此,教师应在讲读课中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某些词语、句子、课文内容等的独特见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应在讲读课中结合具体的课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的训练:1.说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2.说出对关键词、句子的独特感悟。3.说出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悟。4.拓展延伸,说出学习课文后对自己的启发和收获。

三、在讲读课中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作表达的过程,会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一条宝贵经验。《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根据这一教学理念,在讲读课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1.重点词句默写。2.课文句式仿写。3.课文内容改写。4.课文结尾续写。5.课文空白处补写。

四、在讲读课中掌握写作技巧

1.善于挖掘写作训练的重点。课文是精挑细选的美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每一单元、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写作训练重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写作训练的重点,并在分析课文时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当然不能生硬地指出文章的写作方法,而要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2.注意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结合。开头是文章的起始之笔,结尾是画龙点睛之处,人称凤头豹尾都是一篇文章的纪要所在。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学习好的开头和结尾时,指导学生读中悟道,仿中创新,是一种很便捷的方法。如,《詹天佑》一文的开头和结尾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学生学完这篇课文后,在写家乡的名人时也采用了类似的结尾

3.写好课中批注。这是读写结合最随意的方式,一边读一边在有所思、有所想之处做上批注,便于读完后整理自己的思路,这既是一种读书方式,也是一种学习的能力。如,在教学《船长》一课时,有的学生在批注中表明,船长是因为想当英雄才不逃走的。此时,教师不应直接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而应播放船长随着客轮一起下沉的画面,让学生结合画面,正确、全面地理解船长沉船的原因,然后让学生以“我眼中的英雄”为题进行小练笔,同时还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

总之,寓作文教学于讲读课之中,使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成为最佳范文,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作文时才能得心应手,变难为易。

编辑:马德佳endprint

猜你喜欢
积累作文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语言的积累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