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知识生产、出版与管理的体制重建

2015-01-19 13:07赵涛
中州学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知识管理网络时代

赵涛

摘要:当下,知识生产的网络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不可避免的大趋势,它正以其内在的技术逻辑深刻地冲击着传统的知识出版与管理体制。因此,如何根据这种新型的生产方式,探讨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知识出版与管理体制,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知识生产方面,应该积极推进科研网络社区建设,积极推进知识共享战略,建构全球共享的知识生产系统,通过推动知识共同体的创建实现个体生产到集体协同生产的转变。在知识出版方面,应该积极打造公共性的自助式网络出版平台,积极推进期刊的网络化转向,积极推进书籍的数字化转向,创建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知识出版与传播机制。在知识管理方面,应该建立知识网格系统,提升知识生产者的信息素养,实现知识管理的智能化,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实现知识生产的理性化、有序化。

关键词:网络时代;知识生产;知识出版;知识管理;体制重建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12-0172-05

美国教育哲学家帕克·罗斯曼指出:“我们正迈入这样一个时代:一个全球性的团队共同从事着诸如空间计划之类的事业,利用即将出现的强大技术来逐步形成一个‘公共大脑(CM),保存在一个共享的基于计算机的记忆系统里。许多这样的‘公共大脑将会成为世界大脑的一部分。”①这场席卷全球的基于网络技术平台的知识整合运动,已经揭示出一种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的可能性。新的整合技术不仅仅是合并了机器,更形塑出一种将人通过计算机网络链接在一起的新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覆盖全球的生产与存储、筛选与传播信息和知识的巨型机器,以一种虚拟而真实的方式为人类的知识生产活动提供了全新的想象空间。空间场域的巨大置换对传统知识生产的组织模式、评价体系、心理预期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刺激与挑战。因此,如何根据这种新型的生产方式,探讨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知识出版与管理体制,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知识共同体与知识生产网络化机制的重建

国内著名学者任平教授曾从交往实践观角度将电脑的发展历程概括为三大阶段、两次转向。三大阶段为主机型电脑、PC机、全球互联网。两次转向中第一次转向是从主机型电脑向PC机的转变,实际上是从“大写的主体对客体的实践驾驭模式”到“多元分散的个体主体对各自对象把握模式”的转变,第二次转向是互联网的出现,在全球范围内打破了单一或分离的“主体—客体”实践结构,建立了以电脑网络为中介的“主体际”交往实践模式,进而建立了以全球网络交往为轴心的交往社会,开启了一个新时代。②

知识生产作为一种智力活动,通过观念和思想的创新来实现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演替。在传统模式中,知识生产往往是以单一学科为基础的个人创作,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这种生产模式已远远无法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网络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个体生产模式,催生出一种大规模的协同生产方式。网络所内蕴的天然平等与互动的特性冲破了传统金字塔式的文化精英体制,帮助世界各地具有相同文化背景和学术旨趣的人,共处于一个网络平面之中,从而自组织地形成平等的知识共同体,共同合作从事知识生产与科研活动,体现出一种充满活力的集体智慧。网络世界合作的范围如此广泛,围绕话题和内容而产生的各种新的有机组织必将对传统的部门分割管理体制构成巨大冲击。这样一种新的有机组织以电子符号为媒介,将全球范围内志同道合者的个人创造力整合在一起,在知识资源完全实现共有、共治和共享的理想条件下,共同从事知识生产,并与他人共同分享生产成果。因此,网络时代的知识生产者迫切需要的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技术能力、人机协同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也包括与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组织和个人相处、竞争、合作的能力。

英国学者吉本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知识生产模式。他指出:“我们现在看到科学、社会和文化知识的生产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这个趋势标志着向一个新的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显著转移,它正在替代或改变已有的制度、学科、实践和政策。”③他将这种新型知识生产模式称为“模式2”,以区别于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模式1)。他认为,与模式1相比,模式2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其一,问题导向。模式1更多地强调专业研究兴趣,而模式2已经冲破了专业研究的需要,转变为以问题为导向的生产形式。其二,跨学科性。模式1往往局限于某一学科之中,强化单一学科的重要性,而模式2已经超出了既定学科的限制,强调跨学科联盟的重要性。其三,异质性。模式1往往是在同质性的框架内来组织知识生产,其中,每个个体的经验往往是同质性的,而模式2则是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经验的学者之间的协同生产,强调异质群体之间的科学联盟。其四,社会责任感。模式1凸显出来的是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知识生产理念,强调的是一种经济效应,而模式2更多强调的是知识生产的人类和社会效应,凸显知识的人本价值。其五,评价体系。模式1突出的是单一学科之间的同行评价,而模式2则强调知识的社会评价。④从这个意义上讲,积极推动知识共同体的创建,实现个体生产到集体协同生产的转变,已成为网络时代知识生产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对此,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制度探索与建设,以期推动我国知识生产体制的全面转型。

1.积极推进科研网络社区建设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建设统一高效的科研网络社区,不仅可能,而且具有极大可行性。许多发达国家都已建成不少相对成熟的科研网络社区,我国在这方面尚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因此,如何及时加强科研网络社区建设,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从总体上看,这种科研网络社区应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其一,在组织形式上,不再是传统自上而下的等级结构,而是一种自主、平等的横向合作模式。其二,成员有着共同的科研目标和兴趣,他们的目的不再是为了知识的经济利益,而是为了人类的知识进步。其三,在成员构成上,应当拥有相关的学科背景,能够形成集体优势,产生互补效应,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合作氛围。其四,成员必须具有自愿参与的动机,能够分享彼此的智慧和知识,实现成员交流和协同的零障碍。

2.积极推进知识共享战略,建构全球共享的知识生产系统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今天我们已有能力将所有图书馆、期刊原文数据库链接起来,对海量的信息数据进行深度的解析与整理、重组与加工,从而将信息转换为其高级形式——知识,并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有序的“知识生产系统”,使各个国家、企业、部门和个人的智力成果成为一种共有财产。因此,如何积极有效地实现知识资源的全面聚合,建构一个全球共享的知识生产系统,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建立这种开放式的知识生产系统,英国于2000年率先提出“e-Science”的知识创新工程。“从人们对‘e-Science功能的期待和设计看,‘e-Science应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第一,开放式的科学研究。e-Science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全球性、跨学科的科研合作,也就是说,整个科学研究活动将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建设‘e-Science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为这种开放式的科学研究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第二,资源共享。共享包括信息化环境中的各种资源,既可能有高性能计算机,还可能有大量的实验数据,还可能就是科学仪器本身。共享是基于网络的,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使得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率。第三,协同式的科学研究。在e-Science的环境中,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科学家之间可以方便地开展协同工作,各个领域的专家共同解决一些复杂问题。同时,这些协同工作环境是相当真实的,能够满足科学家们在工作交流和沟通的方便,真正高效率地进行工作。”⑤因此,在新的技术背景下,我国应当进一步加大公共资金注入,切实推进e-Science平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推进知识资源的全面整合,建构一种与社会化大生产时代相适应的知识共享、共建系统,这对于促进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知识创新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知识出版与传播机制的全面创新

知识出版是知识生产的重要环节,网络对当代知识生产的最直接影响就表现在网络出版方面。在传统的知识生产体制中,知识传播的速度与范围都受到了极大限制。网络时代,知识载体的变化使知识出版与传播机制面临重构与创新的巨大压力。

首先,网络技术的出现开辟了一种在体制之外进行写作出版的新形式。传统以印刷文化为核心的出版体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著作或论文要想得到出版,必须要经过层层考验:编辑、权威批评家、出版机构、有关权力部门,每一个环节都增添了出版的障碍和成本,严重阻滞了著作的出版时效和传播速度。在网络时代,这种单向的大规模传播的衰败已成为现实,数字化的写作与出版,从内容到形式、从阅读到评价都已突破了传统机制的限制,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出版与传播范式。传统的知识出版与传播的固有通道被改写,基于印刷文化形成的严谨整饬的知识场域被众声喧哗、自由出版的超文本系统所取代。知识出版机制的这种扁平化趋势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作者身份、编著权、创造性等意义的理解”,美国学者兰道和德兰尼写道,“这样,它必将对文化和理性的学科产生重要的影响,其影响的重要性犹如早先发明书写和印刷给文化带来的转变”。⑥

其次,电子书的出现对传统的纸质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当代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突破、音频视频实时传输技术的进展与高速宽带的建设,为电子书的快速发展与广泛普及提供了技术条件。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书已经成长为一种新兴产业,对纸质书的出版构成了巨大威胁。今天,读屏的人数大大超过读书的人数,传统出版行业日渐萎缩,阅读的无纸化正成为现实。据统计,“自2010年始,美国电子书销售呈井喷之势,普遍认为,目前美国全境图书销售总金额中,四分之一是电子书的贡献”⑦,中国电子书的市场销售份额也逐年增加。受此风潮的影响,各国都在加快电子书的制作出版进程,法国已经推出将50万种20世纪出版的绝版书转化成电子书的计划,美国不少大学的高等教材则尝试完全改为电子出版物。这些事实都清楚地表明,电子书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出版、阅读形式,正在逐步蚕食与压缩传统纸质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未来,电子书完全有可能取代印刷文化,成为书刊出版的主导形式。

最后,数字化期刊的出现进一步冲击了传统的印刷文化。传统的纸质期刊正面临重大挑战,其出版形式与产业形态将发生重大改变。同纸质期刊相比,电子期刊编辑出版更加迅捷,整个出版过程中作者、评审专家、编辑可以分散在世界各地,几乎不受地域距离的限制。目前,在国内外科技界、学术界、出版界逐渐兴盛起来的“开放存取”(Open Access)运动,就代表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印刷出版模式的最新选择。通过开放存取,每个人都可以及时自由地通过网络获取所需的各类文献,包括经过同行评议的期刊论文、学术资料等,传统学术期刊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模式由此发生巨大转变。科学知识的自由交流与出版,将极大地促进人类文明的进程。

可见,知识出版与传播的网络化已成为时代发展不可避免的大趋势,它正以其内在的技术逻辑深刻地冲击着传统的出版与传播机制。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技术发展的要求,及时创建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知识出版与传播机制。

1.积极打造公共性的自助式网络出版平台

传统出版机制是建立在“只有编辑才能找到好的选题,也只有编辑才能编出好书”这一假设之上的。这种编辑权构成了传统出版社的独特优势。实际上,这种编辑权只是读者选择权的某种让渡。在传统体制中,读者与编辑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读者只好把自己的权利让渡给编辑,请他们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源来为读者编辑好书。在网络时代,作者、编辑和读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已不复存在,它直接消解了传统框架内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今天,读者无须再通过编辑来为自己寻找或出版好书,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来直接筛选好书。就此而言,建构一种与网络时代相适应的自助式网络出版平台,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2.积极推进期刊的网络化转向

当前学术期刊的网络化,遵循的仍然是所谓“转化”的思路,它至多不过实现了作为所谓学术成果的论文大全的无机聚合,结束了原有的各自为战的学术期刊的数据孤岛状况,提供的也不过是网络所具备的最基本的远程浏览与检索下载功能,这注定只是一种非常初级的状态。

“具体到期刊建设而言,期刊创办者应该以一种与网络这一巨型机器的伟力相匹配的方式重装上阵,为促进整个人类知识的生产,为因应网络化的需求,不仅要实现期刊论文的网络化大整合,而且要实现期刊编辑的网络化大整合,实现期刊与期刊之间的网络化大整合,最终的目标则是要实现所有知识生产者的基于网络的大整合。”⑧今天,这一理念不再是一种幻想,而是切实可行的:一是学术期刊应该创办自己的学术网站,实现学术期刊出版的网络化转向。二是在学术网站的基础上,实现期刊资源的全面整合,建构综合立体、整齐划一的学术期刊网站群。三是以问题为纽带,打破传统学术期刊的分类模式,围绕具体问题,整合出一个协同创新、集约化出版的期刊平台,为具体知识的创新提供更为细致的知识网络。

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推进期刊的网络化转向,实现从纸质期刊上网到期刊集约式网络出版的转向,全面推进期刊网站群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的思想创造绘制一幅更高质量的‘知识地图,为每一位知识的建构者进入相关研究领域提供一个快速通道和清晰路标”⑨。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知识生产从再造性劳动到原创性劳动的转变,凸显学术研究的原创力。

3.积极推进书籍的数字化转向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以书籍为载体的知识保存方式逐渐显露出它的局限性。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大公共资金的投入,启动书籍电子化工程,积极推进书籍的数字化转向,建构一种开放的、免费共享的电子图书库。

在知识的出版与传播过程中,应从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协同入手,建构一套使所有人都能平等地共享知识的传播机制,使所有人都拥有免费下载、传播知识的权利。特别是,在实现书籍电子化的过程中,必须逐步斩断知识的私人垄断权,使知识回归到人类共享的本性之中,为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一套可靠的精神资源,使知识真正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三、知识管理制度的升级与完善

随着知识生产方式的全面转型,传统的知识出版与传播机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网络出版在给文化带来空前繁荣、知识生产力剧增的同时,也凸显出来更重要的问题:一是信息呈现日益分散化、碎片化的趋势,形成一定的混乱和无序性;二是垃圾信息不断增多,需要对信息进行有效筛选;三是信息的大量积累,会很快呈现出过剩化的趋势。在网络时代,如何对千头万绪、凌乱不堪的信息进行筛选、解释,剔除无关的信息,整理、分析关键信息,就成为提高知识生产效率面临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有人曾形象地将因特网比喻成“一个图书馆,里头的书籍丟了一地,并无特别的秩序”⑩。面对“信息高度污染”的社会现实,现代人虽然身处丰富的信息环境之中,却常有知识贫困之感。建构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将分散的信息有机整合起来,将有价值的信息从大量的冗余信息中提取出来,实现从无序的信息堆积到有序的知识系统的转变,推进知识生产的理性化、有序化成长,就成为日益迫切的重大课题。

1.开发具有筛选功能的信息加工处理器,实现知识管理的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信息的内容呈现出多元复杂的一面,其中就夹杂着各种错误的信息,因此,必须积极开发智能化的信息处理器,实现知识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剔除无效信息,提高“信噪比”。“由于我们的信息能力的限制,使我们面对海量信息而不知所措,我们的下场是饿死在粮仓里。因此我们需要有网络信息有效的组织技术、有效的检索技术,还要有更多的‘信息炼丹士,提炼信息精华,同时,因特网要开发更好的信息推送技术和信息挖掘技术。”

目前,随着第五代计算机的问世,高度智能化的信息加工处理技术正逐渐可能,它可以“按照信息资源中知识的关联程度进行优化重组,形成系统化的、智能化的数字资源体系”,“进行知识组织、知识导航、知识标识和知识检索等知识管理,沿着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创新的研究过程”,提炼信息精华,将无序的信息转化为有条理的知识系统,实现从信息到知识的转变,强化知识的整合,全方位地服务于科学研究。同时,它也可以按照研究者的需要,分门别类地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之中。一旦这种技术走向成熟,那种繁重的信息处理工作,就完全可以交由机器自动完成了,而人就可以全身心地从事原创性研究。

2.不断开拓新技术,全面建立知识网格系统

网格(Grid)是最近十几年才提出来的新理念,它主要是指利用网络技术把四处分散的信息资源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为用户提供一种一体化的信息服务。这一技术已经在电力系统得到了广泛运用,而知识网格理念恰恰是对这一思想的借用。第一,知识网格是一个知识共享和协同服务平台,它使所有计算机实现联网,能够为用户提供灵活的、自主的、全方位的信息服务,进而为不同用户之间的协同研究提供一个广阔平台。第二,它实现了对知识的动态管理,能够有效删除垃圾信息,提炼信息的精准度,实现知识的内在联合。第三,它能够实现不同领域知识的集成,有效推动跨学科的协同创新研究,提升知识的原创性。第四,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智能化的知识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网格的实质就是:“一个集人类当前全部知识为一体的、合理组织的、表述和谐的、动态生长的网络知识集成系统,利用计算机网格通过信息集成和知识集成来实现知识的合理组织和动态生长,从而实现知识产生、传播和应用的总体最优化。”

当前,应该重点探索将孤立地分布在各个网络节点的异构信息源集成并实现资源共享的技术,为知识生产者提供一个统一、透明的访问界面。这是对传统知识管理方式的全面变革。我国要想在知识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快这种知识网格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

3.提升知识生产者的信息素养,提高知识管理水平

信息网络时代对人的理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素养”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信息研究专家保罗·泽考斯基提出的,现已成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信息素养着重强调人在信息社会中科学获取信息、合理利用信息、积极开发信息的素养与能力,目的在于提高知识生产者的知识管理水平。

在网络时代,盲目的信息崇拜是危险的,强迫信息收集成瘾,会严重压缩思考时间,削弱人类探求未知世界的欲望。网络时代的知识生产者要时刻提醒自己,处理好信息与注意力之间的关系,减少对信息的滥用和误用,提升自我的信息免疫力,提高信息道德素养。

同时,在信息超载的时代,每一个知识生产者都应掌握必要的知识管理的软硬件技术,学会正确过滤信息与筛选信息,不断更新思维方法,完善知识结构,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以人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做网络时代知识生产的引领者、开创者。

注释

①[美]帕克·罗斯曼:《未来的研究——解决全球危机任重而道远》(全球视野中的未来高等教育:全民终生学习新展望第2部),范怡红主译,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1页。②任平:《哲学研究:如何走向全球网络化时代》,《江海学刊》2000年第4期。③Gibbons. “Engagement with the Community: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ontract between Society and Science”. Presentation to the Griffith University Community Engagement Workshop, March 4, 2005.④Gibbons, et, al.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1997, pp.179—181.⑤李正风、丁大尉:《信息通信技术对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影响》,《自然辩证法通讯》2009年第6期。⑥斯蒂夫·琼斯主编《新媒体百科全书》,熊澄宇、范红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8页。⑦孙献涛:《自助出版:冲击行业游戏规则》,《光明日报》2013年5月6日。⑧⑨韩璞庚:《从期刊上网到期刊网站群》,《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8月10日。⑩参见Robert E. Calem.“The Network Of All Networks”.New York Times,6 December 1992,F12.转引自王逢振主编《网络幽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4页。戴维民:《网络信息优化传播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1页。杨丹:《网络时代的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1页。周淑云:《知识管理的新发展──知识网格》,《图书馆论坛》2006年第1期。

责任编辑:沐紫

猜你喜欢
知识管理网络时代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社交网络时代的“新青年”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网络时代“人”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