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15-01-19 11:22杨秀丽
考试周刊 2014年95期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

杨秀丽

摘 要: 数学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门科学,离开了数学,我们将无法正常生活。在当前教育体系中,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面,在推动社会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数学 教学改革

数学教育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建设国家。可是教师如何才能有这种意识和理念?如何把这种理念内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建议如下。

一、用实际行动改变观念,让理念精准落地

教学理念支配着教学行为,推行新大纲、新教材首要的任务就是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用实际行动改变观念,让理念精准落地,以观念的改变促教师队伍建设。为了迎接新大纲、新教材,我们对新大纲、新教材的教学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调整,以及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同时深入研究了相关方面的课题,请教了专家学者对新教材的一些见解,使每一位参与者对新大纲、新教材有感性的认识,对未来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心理准备,让教师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思考中学数学教学,理解“大众数学”的深刻含义。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创设了很好的探究情境,却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仍然是教师讲一步,学生跟一步,始终是学生围着教师的思路运转;一些教师在形式上按照新教材要求,开展边讲边交流、小组讨论等活动,但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参与;有的干脆“穿新鞋走老路”,以不变应万变。这让我们重新思考两个问题:怎样才是真正转变观念?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适应新大纲、新教材的需要?笔者认为应从两方面入手。

1.抓优秀科组建设。观念的转变需要一定的环境,科组是最基层的教研单位,科组建设有利于加强校本教研,使其他年级的教师也关心新教材,从而在本学校营造使用新教材研究新大纲的氛围。全体老师的积极参与,使新的教学观念渗透到其他年级,便于交流新教学方法和技巧,达到全面迅速地提高。对于一些教研力量比较强的科组,帮助他们选好课题,抓好带头人。另外,可加强横向联系,如学生的情况比较相似,但科组建设和教学风格各有特色,可组织他们互相听课共同研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重点培养年轻教师。年轻教师虽然教学经验少,但对新观念接受快,他们迫切需要的是具体教学策略、教材处理技巧等方面的帮助。必须让这批年轻教师从一开始就跟上教改的新思路,从而推动整个数学教学走上一个新台阶。可以有计划地推出研讨课,有目的地引导教学。逐步培养,以点带面,通过教学成果影响其他老师,逐渐实现全校乃至整个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化改革。

二、及时分享每位教师特有的教学方式方法

当教师对新大纲、新教材的教学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如何把这种理念落实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成为最关键的问题。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高中数学课程可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1.把握学生知识基础,准确选取探究的重点。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就要选择那些最有探究价值的内容进行探究。探究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脱离学生现有知识的探究是盲目的试错。教师在设计探究问题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寻找新旧知识的结合点。

2.打破传统模式,充分保证探究的时间。探究需要时间,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存在差异,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后,必须有足够时间和空间去体验、去探究、去思考。尽可能保证学生探究过程中思维的连贯性、自主性、充分性,满足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3.关注现实生活,精心创设探究的情境。知识始于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的兴趣和必要。教师更要鼓励问题质疑,不断激发学习动机,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掌握好学生思维的动态过程和教学过程。教师应该带着思维的创造性进入到创设的课堂教学情境中,为学生提供联想善思、和谐民主的问题氛围。

4.开放言论舞台,充分展示探究成果。学生在经过一番真正的探究后,或多或少都有所收获,而且有些想法完全出乎教师的预料之外。教师把讲台让给学生,为学生创造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课堂气氛,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充分表达出来,无论对错,教师都应给予积极的评价。

5.控制教学难度,为新观念的实施创造自由发挥的空间。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调整了教学内容,力图改变旧教材中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淡化概念、淡化计算,删除某些非核心知识,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时间和空间。

6.深入探索,保证学科内研究性课题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新大纲、新教材的热点。数学学科内的研究性课题开展应纳入研究性课程的实施和管理中。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存在课题单一、缺乏学科特色等问题。究其原因,首先是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存在偏差。“研究性学习”和“接受式学习”一样,首先是一种学习方式,应该落实到日常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开展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课题的提出,目前教材中提供的研究性课题其研究的价值并不大,而且研究的方式局限于调查研究,这可能是导致数学学科研究性课题单一的原因之一。研究性课题的提出应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每天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课堂上,因此放弃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启发是本末倒置。从课堂出发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改变目前学科内研究性课题开展的被动局面。

参考文献:

[1]任樟辉.数学思维论.1990,9.

[2]郭思乐.思维与数学教学.1991,6.

[3]顾越岭.数学定向分析法.1995,5.

猜你喜欢
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