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娟娟,滚双宝,林长光,刘天宝,余 炜,赵芳芳,姜天团,封 洋
(1.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福建光华百斯特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福建 三明 365106;3.兰州军区农业新技术试验培训基地,甘肃 兰州 730617)
母猪的生产性能对一个现代化养猪场的效益至关重要,而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因素有品种、胎次、营养、疾病、季节、管理等[1].近年来,国内对不同胎次和季节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有较多的研究,但研究结果不尽一致.叶润全和张力等[2-3]的研究结果表明:1胎母猪繁殖成绩较低,3~7胎比较稳定,其中第6胎最好,第9胎极显著下降.王凤云等[4]的报道认为母猪生产性能在第5胎达到高峰,以后随着胎次的增加繁殖性能缓慢下降,而且冬季配种的母猪窝总产仔数最高,夏季配种的母猪产活仔数最高.黄银花等[5]的研究报道认为月份对‘长白猪’和‘杜洛克猪’产仔数的影响不显著.因此,进一步研究和验证不同胎次和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以便科学指导养猪生产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福建省某猪场不同的胎次、配种月份及分娩月份的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等生产性能数据,以期为福建省及周边地区规模化养猪场合理安排生产,针对不同月份、不同胎次母猪采取相应管理措施,提高养猪生产效益提供依据.
数据来源于福建某种猪场,对该场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14 466窝二元母猪(以下统称母猪)配种后的返情率、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配种分娩率、断奶后发情率等生产性能进行了统计分析.
1.2.1 饲养管理方法 该场采用现代化集约化饲养管理模式,设有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以上4种栏舍均为双列式半封闭式栏舍.配种舍采用空怀母猪料,妊娠舍采用怀孕料,分娩舍采用哺乳料.妊娠舍全部采用全自动送料机饲喂,配种舍和分娩舍采用人工饲喂.哺乳母猪在分娩后平均21d转入配种舍,配种后3d内转入妊娠舍,分娩前5d转入分娩舍.在试验期间饲养人员和管理人员相对固定.后备母猪全部来自该猪场内部.每天饲喂2次,早上4∶00~4∶30和下午14∶00~15∶00,可根据季节和白天日照时间有近0.5h的调整,采用水槽自由饮水.采用人工授精.
1.2.2 数据处理方法 试验数据采用Excel软件整理,SPSS 17.0one-way ANOVA 进行方差分析,Duncan法进行组间多重比较,试验数据用s表示.
由表1可知,不同胎次母猪总产仔数6胎最高,显著高于1、2胎(P<0.05);1胎最低,仅为(10.28±0.50)头/窝,显著低于 3、4、5、7、8、9胎(P<0.05).不同胎次母猪产活仔数也是6胎最高,3、4、5、6、7胎显著高于1胎(P<0.05);2、3、4、5、6、7、8、9胎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胎次死胎数9胎最高,显著高于1、2、3、4、5胎(P<0.05);其次7、8胎显著高于2胎(P<0.05);1、2、3、4、5、6胎母猪死胎数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胎次母猪木乃伊数7、9胎最高,显著高于1胎(P<0.05).不同胎次母猪返情率1胎最高,显著高于3、6胎(P<0.05);而2、3、4、5、7、8、9胎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胎次母猪配种分娩率3、5、6胎较高,显著高于1、9胎(P<0.05);而与2、4、7、8胎差异不显著(P>0.05).
表1 胎次对母猪生产性能影响Tab.1 Influence of different parities on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sows
配种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见表2,不同配种月份母猪总产仔数11月份最高,达到(11.42±0.45)头/窝,显著高于5月份(P<0.05);1、2、3、4、6、7、8、9、10、12月份差异不显著(P>0.05).在不同配种月份母猪产活仔数11、12月份最高,显著高于4、5、6、7月份(P<0.05);1、10月份显著高于5、6月份(P<0.05);2、3、8、9月份显著高于5月份(P<0.05);5月份最低,仅为9.40±0.35头/窝.不同配种月份母猪返情率7月份最高超过10%,显著高于1、2、3、4、10、11、12月份(P<0.05);8月份显著高于11、12月份(P<0.05);5、9月份显著高于12月份(P<0.05).而在不同配种月份死胎数、木乃伊数、配种分娩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
表2 配种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Tab.2 Influence of differenet mating months on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sows
由表3可见,不同分娩月份母猪产活仔数在3、4月份最高,显著高于8、9、10、11、12月份(P<0.05);2月份显著高于8、9、10、11月份(P<0.05);1、5、6显著高于9月份;9月份最低,仅为(9.48±0.31)头/窝.不同月份母猪正常发情率11、12月份最高,显著高于5、6、7、8、9月份(P<0.05);1、2、3、10月份显著高于6、7、8、9月份(P<0.05);4月份显著高于6、7、8月份(P<0.05);5月份显著高于6、8月份(P<0.05);9月份显著高于8月份(P<0.05).而在不同分娩月份总产仔数、死胎数、木乃伊数、配种分娩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
表3 分娩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Tab.3 Influence of different birth months on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sows
叶润全和张力等在广东和福建地区针对二元杂种母猪所做的研究表明,1胎母猪繁殖成绩较低,3~7胎的比较稳定,其中第6胎最好,第9胎极显著下降[2-3],而王凤云在河南某种猪场针对丹系‘长白母猪’所做的研究表明5胎次时生产性能达到最高[4],吴登堃在其他地区针对‘大白母猪’所做的研究表明在4胎时生产性能最好[6].本研究结果表明1胎生产性能最低,3~7胎性能稳定,6胎最高,9胎性能下降.此结果与叶润全和张力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基本,而与王凤云和吴登堃的研究结果稍有差别,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品种和地域的差异造成,但有待进一步验证.杨公社[1]认为,青年母猪的排卵数显著低于成年母猪,造成1胎总产仔数低,所以1胎生产性能最低.在生产中应该做好后备母猪的管理,适宜的体质量和情期配种,瘦肉型猪建议在8月龄、体质量在120kg以上配种[7].1胎母猪提前断奶,减少1胎母猪因断奶时体况损失过多造成的淘汰,增加其利用年限.给予4胎、5胎、6胎母猪充足的营养,以免因高的生产能力造成的体况消耗过多,保证后面胎次较高的生产水平.合理调整胎次结构,一个种猪场青年母猪和老龄母猪的比例以不超过30%为宜,壮年母猪应占70%以上[8-9].本研究结果表明9胎母猪产活仔数和配种分娩率下降,这对整个群体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建议二元母猪在8胎断奶后及时淘汰.
黄银花等[5]的研究报道认为月份对‘长白猪’和‘杜洛克猪’产仔数的影响不显著,袁焰平等[10]的研究结果表明,11、12、1月这3个月份配种的母猪平均产仔数和平均产活仔数处于较高水平,本试验结果与前者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而与后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品种有差别造成的,但有待进一步的验证.本研究结果表明,11月份和12月份配种的母猪返情率最低,断奶母猪正常发情率也较高,而5月份配种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低.所以在11~12月份适当增加配种数量.5月是该地区气温变换最频繁的时间段,时而高温时而温暖,这种变换很容易引起母猪不能及时适应气温变换而应激,所以此时间段应该根据多变的气温进行细致管理,减少母猪应激.
当环境温度超过猪的等热点时,机体的体温调节还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调节时就会出现热应激,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变化甚至死亡.热应激刺激猪的机体,激活了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造成猪体内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从而抑制垂体前叶分泌FSH(促卵泡素)和LH(促黄体素),使母猪的卵泡发育、成熟以及排卵受到影响[11].占今舜等的研究报道在高温环境下,热应激会推迟青年母猪的初情期,导致后备母猪发情率下降,母猪受胎率、产仔数、产活仔数均会下降,热应激对母猪胚胎成活率也有间接影响[12].每年6~9月份都是该地区温湿度较高的时间段,所以正常发情率较低;而每年的11~12月都是该地区湿度相对较低,白天温暖、夜晚偏冷的早晚温差大的时间段,这种天气特点更有利于母猪的发情,所以正常发情率较高,并且此时间段配种,次年3~4月份分娩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也最高.9月份分娩的母猪大部分在5月份配种,在配种时和分娩时都会受到应激,所以9月份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都为最低.该场配种舍为半封闭式猪栏,在夏天高温时间将卷帘全部摇下再利用风机形成负压,利用水帘和负压形成水汽降温,这样虽然降低了猪舍内温度减少了热应激,但使整个配种舍湿度较高而且长时间缺乏光照,夏季分娩的母猪产后采食恢复也较慢,而且子宫炎较其他季节严重,这些就会加剧6~8月该7d内正常发情率低的情况.建议南方规模化猪场生产中可以在配种舍增加日光灯加强光照以提高正常发情率,从而提高母猪年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益.
本研究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福建及周边地区规模化养猪场胎龄结构中3~7胎应有较高的比例,尤其要确保以6胎母猪为主体;1胎母猪提前断奶,给予4~6胎母猪充足的营养,应该保证其体况不会损失过多;8胎母猪断奶后可以考虑及时淘汰.可以在11~12月份适当增加配种量,5月份时及时调整舍内温度,减少气温过频变换引起的应激.在6~9月份除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降低返情率,减少因高温引起的死胎和木乃伊,还应保证舍内充分的光照,尽力降低舍内湿度,提高母猪的正常发情率,提高母猪生产力和生产效益.
[1] 杨公社.猪生产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叶润全,吕敏芝,李慕婵,等.不同胎次母猪繁殖性能及相关回归分析[J].畜牧与兽医,2006,38(50):20-22
[3] 张力,邵良平,刘昊,等.集约化猪场长大母猪繁殖性状的相关分析[J].家畜生态学报,2006,27(4):66-69
[4] 王凤云,王 伟,李 明,等.胎次、配种季节对丹系长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7,10(5):102-108
[5] 黄银花,孙汉,舒邓群,等.不同胎次、不同配种季节对不同品种猪产仔数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22(1):106-109
[6] 吴登堃,舒邓群,杨书华,等.胎次对大约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26(3):418-420
[7] 张继慈.最新的淘汰知识要点[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1995(4):21
[8] 曾祥伦.改革传统观念实现母猪年产2.2窝[J].中国畜牧杂志,1992,1992(5):36-37
[9] 陶志伦.评定母猪繁殖力方法的研究[J].畜牧与兽医,1988,1988(3),22-23
[10] 袁焰平,秦春娥,王振华等.温度对母猪产仔性能影响的分析及适宜配种方案的探讨[J].养猪,2011,25(5):25-30
[11] Alina Maloyan Aaron Palmon.Heat acclimation increases the basal HSP72level and alters its production dynamics during heat stress[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Regulatory,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Physiology,1999,1999(276):1506-1515
[12] 占今舜,张彬.热应激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养猪,2013(3):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