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新佩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合二为一成为《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后如何将二者真正意义上的“合”、如何教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有哪些改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这几年来对本课程的教学,积累的一些教学经验和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和大家共同分享,为以后的教学起到一个铺垫作用。还对改革后的课堂内容与教学思路作了一个简单梳理。教学中理论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学到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立刻在课堂实践中得以运用,学生更快、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再也不用担心专业术语的记忆。
关键词:基本乐理 视唱练耳 融合 教学设计
自开始学习音乐起,《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在笔者的脑海中就是属于两门音乐专业基础学科。李重光编著的《基本乐理》已经是全国的音乐爱好者和学习者必学书目,也是音乐入门必须学习的基础理论教材;《视唱练耳》和《基本乐理》相比较,更注重的就是技能的训练,一切学习方法与方法论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专业技能。因此,我们也有了这么一个意识,就是基本乐理属于音乐基础理论课,而视唱练耳则是专业基础技能课的范畴。这两门课程虽都是基础课,但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都有本质的区别,教学方法也不相同,怎么可以融合为一门学科进行学习呢?我们现代社会各个学科的发展都是越分越小、越分越细的,就比如以前我们本科音乐表演专业毕业发的学位证是文学学士学位,文学包涵的范围就比较广,可当我们研究生毕业时专业就成为艺术学了,艺术学相比文学就更加具体一些,包涵的范围和文学相比也较小,再譬如我们所学的作曲专业算是一门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作曲专业里面所包涵的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配器法等内容都已经长大分家成为几个相对独立的专业来给大家有选择的学习。至于以后再发展是往下细分还是又综合为作曲来统一研究,谁也不得而知。经过了对《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多年的教学,笔者的初衷是把《视唱练耳》再细分为《视唱》和《练耳》两门学科该多好啊,同时教学分工就更加的明细,更加有针对性。这也只是笔者最初的一个想法。
但是,进入21世纪,国家教育部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所转变,国家要培养理论为基础的实践应用性人才。要学以致用,理论为实践服务。为国家创造更高的价值。这是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对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专业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体现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也要求高校在人才教育方面,对学科资源进行整合教育,各高校音乐专业所学的学科门类也得到了整合,《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两门课整合为《乐理与视唱练耳》。笔者最初学科细分的想法成为泡影。可反思以后觉得,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司把主要以讲理论的乐理与主要训练技能的视唱练耳合二为一,不但没有冲突,反而更能够让理论直接运用与实践,既节省了课时又能让学生能好的学习音乐基础学科,为自己的音乐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时光飞逝,转眼间笔者在《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教学岗位上已经四年了,现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教学方法进行总结,望同行们批评指正。
一、视唱曲目中有选择、有逻辑的乐理知识讲解
乐理和视唱练耳的相互融合,不能简单的认为是两种事物的对接,不能只合课程不合知识,也就是说不能单纯的一半时间讲基本乐理课,一半时间上视唱练耳课,二者需要通过一种媒介有机结合起来,无疑,这种媒介应该就是我们教学中所选的视唱曲了。
例如我们这一节课训练了有这么一条视唱:
谱例1:
我们要通过这个视唱曲来讲乐理中的节奏和节拍的知识,同时复习以前所讲的演奏法方面的记号和速度术语,这里面涉及到的速度术语为“Allegretto”中文意思是小快板,小快板的速度一般表现的音乐形象是活泼、欢快的,还有在音符的符头正上方加一个小黑点,提问学生是什么记号,起到很好的复习效果。然后再通过各音符时值的不同讲解什么是节奏,一些节奏在音乐中多次出现,体现出很重要的意义,这样的节奏就叫做“节奏型”。通过乐谱最初的3/4拍的标记,引出拍子的种类,拍子的涵义等。
再譬如要讲乐理中的调式或者转调的知识,我们怎么选择视唱条目呢?如下视唱:
谱例2:
这条视唱中就含有大调式和小调式,通过这一条乐曲的视唱练习,我们就可以把乐理中的“调式”“调式音阶”和“关系大小调”作详细的讲解(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这些知识要分课逐一讲解)。视唱的课堂既训练了演唱时的声音、音准、节奏和音乐情感的表达,又把基本乐理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对音乐理论的记忆。
当然,不是在一首视唱曲目中包涵的所有乐理知识都要一一讲解,要根据教学进度有顺序的讲解,同时在视唱曲的选择问题上,既要把握视唱曲目的难易程度,又要自行设计与本节课乐理知识相对应的视唱曲目。两者是一个整体的两个不同侧面,两个方面都必须要考虑到,而且融化出好的教学效果。
二、练耳中音程、节奏与旋律的设计
前面我们谈了乐理是视唱的融合,练耳也是这门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练耳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耳朵听觉对节奏、音准的辨别能力,有了内心的听觉意识后,就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演唱或者是演奏时哪些音演唱或演奏的不够准确,在下一次训练中重点反复练习演奏不够准确的部分。准确精细的节奏听觉意识可以让演唱或演奏时与伴奏紧密结合,淋漓尽致的抒发音乐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和思想情感。耳朵听觉能力的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音乐审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来设计练耳部分的训练呢?
首先,我们要结合这一节课的视唱曲目来分析,就例如图一,该视唱初学者不容易唱准的音程有纯五度(5 1)和纯四度(5 i),还有小二度(3 4),我们在设计音程的听写训练时就应该加强对这些音程的训练。设置音程练习曲目,讲解听觉技巧和训练方法,这个时候我们也自然涉及到基本乐理的知识,讲解什么是纯四度、纯五度、小二度等,并指出这些音程在音乐中所表现的意义,使学生在视唱时能够更好理解音乐。endprint
其次,在节奏的教学设计中也要结合这节课所唱视唱曲目,把视唱曲中不容易把握的节奏和节奏型摘出来设计节奏训练条目进行听辨。
例如我们把谱例2的视唱曲目中所包含的节奏型就是:
最后是旋律听写的设计,在构思学生要听写的旋律时,不能和这节课所学知识脱节,不能随意设计旋律,一定要围绕这节课所涉及到的节拍、节奏型、重点练习的音程、视唱曲目的调式调性等来设计学生要听写的旋律。
例如从谱例2的视唱曲目中来设计旋律如下:
这样训练可更加有效的让学生记忆旋律、节奏型、调式调性等音乐知识。
三、课堂小结验证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没有结束之前的每一个环节都是较为重要的,我们辛辛苦苦设计了一堂课,从备课到课堂,再到苦口婆心的讲述,学生到底学到我们这节课所讲的知识了吗?理解了吗?技能提高了吗?这就是我们课堂效果验证环节。也是教学中容易忽视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所以我们一定不能忘记抽查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提问、通过让个别学生进行总结等有效方式来进行。直到学生没有疑问带着信心与希望走出教室。这节课才算真正的结束。
四、乐理、视唱、练耳的综合训练
课下的学习虽然没有老师的指导,但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这就要求老师布置具有高质量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和技能通过自己的独立训练能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同时教师也要有让学生独立、顺利完成作业的执行能力。课余,学生在训练听觉能力方面还可以通过电脑中的听力训练软件来作辅助练习,使其达到更好的听觉练习效果。
通过我们对《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方式、教学逻辑思维的转换,让《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真正的能够融合,学生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和训练成为音乐专业学生通向艺术殿堂的基石,让学生站得更稳、走得更快、蹬的更高。同时也希望普通高校的音乐基础教学得到应有的重视,个别高校部分领导认为《乐理与视唱练耳》谁都能教,哪一位老师课时安排较少就让哪一位老师代,可笔者想说的是能不能把他教好?《乐理与视唱练耳》不能为增加老师的课时量而开设。望同行们在《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方面多交流、探讨,为音乐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基金项目:
本文为湖南科技学院教改课题“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项目编号:XKYJ20130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