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芬
“课文只是一个例子。”语文教学不能过度囿于文本,而应适度拓展。拓展应该根植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换句话说,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好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让所拓展的内容再反过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样的拓展才能为学生搭建起良好的思维平台,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在需要积累处拓展
阅读教学离不开积累。学生积累到了足够的生活知识和语文知识后,阅读就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遇到能够增加积累的知识点时,需要适度进行拓展。
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我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把词变成画,以此促使他们理解词意、感悟词情。当学生对整首词有了较深刻地理解后,我相机进行了拓展:词人因酒后迷路,“误入藕花深处”,这样的藕花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他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想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到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想到了刚刚学过的课文《荷花》,“有的还是花骨朵儿,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等等。
这样的“拓”,所拓内容和《如梦令》的学习融会贯通,形成了一个优美的圆。这个“圆”的起点是李清照的《如梦令》,终点仍回到李清照的《如梦令》。这样的“拓”紧紧地为感悟文本服务,借助拓展的内容,学生感受到了词人“误入藕花深处”时的惊喜和沉醉。
二、为内化文本而拓展
教学《最大的麦穗》(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一课,学生通过赏析文本,理解了苏格拉底教育学生的独到之处,及弟子们两手空空的原因后,研读苏格拉底的话,体会弟子们悟出的人生哲理是教学难点。
为了有效地突破这个难点,我出示句子:“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 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并据此拓展:这段话不仅让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深有感悟,也让我们深受启发,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的内容十分精彩。
生1:诸葛亮可以出人头地,除了他本身的才华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抓住了刘备三顾茅庐给他提供的机会。抓住机遇就有可能获得成功。
生2:拿破仑本是一个小小的尉级炮兵军官,他抓住了上天赐给他的机会,变成少将旅长,并最终走上了帝国的宝座。这说明机遇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生3:现在的社会竞争十分激烈,我们不能坐等机会的来临,而要有毛遂自荐的精神,要善于用勤奋的汗水,去浇灌“机会”的种子,使它盛开成功之花。
生4:当项羽在鸿门放走刘邦时,范增曾愤然地说:“竖子不足与谋!”这是在批评项羽坐失良机。不善于抓住机会,就离成功越来越远。
生5:我想到了姚明的一句话:“只有把握住机会,才能打好自己的比赛。” 机会不会自己送上门来,时刻做好准备的人,在机会来临时,才能紧紧地抓住它。
……
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他们在辩论、讨论中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学会了辩证的看待问题。这里的拓展不是游离于文本的附加物,而是对文本的有机延伸。在拓展中,学生既内化了文本主题,又提升了对待生活、人生的态度,可谓一举两得。
三、适度拓展是关键
赞成文本拓展,并不等于“韩信用兵——多多益善”。拓展必须有节制,要适可而止。欲引入的学习资源再好,也要看它是否与所学课文有共通之处,是否对教学效果有帮助,切不可盲目引入,更不可贪多求全。
我在教学《孔子游春》一课时,原本打算开课时用20分钟时间,向学生推荐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并做适当的讲解,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经过再三考虑,我进行了调整:引领学生读通读熟文本,品词品句、感悟写法,把拓展环节安排在最后进行。实际教学中,我在教学即将结束时,实物投影出示了《孔子的智慧》的封面,并对这本书的内容作了简短的介绍,接着问学生:“你们想更多地了解孔子的智慧吗?老师向你们推荐一本书——《孔子的智慧》。”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没几天,班上便成了“孔子”的天下。随后,我在班里举行了 “孔子”读书交流会,学生兴致盎然,畅所欲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案例中,教师在用好文本的基础上,有限度地引进《孔子的智慧》,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也点燃了学生阅读的热情,使课堂的终点成为课外阅读的起点,不仅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保证了课文学习的深入与实在。
适度是拓展的最基本要求之一。阅读教学中,拓展的内容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来确定,切不可为了表面的热闹,搞舍内求外的刻意补充或无度引入。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