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红美
【摘要】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本文从树立“乐学”观念、创设愉快合作的学习环境、快乐因素、愉快教育的尝试、音乐在教育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乐学 愉快 兴趣 音乐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092-01
愉快学习是每一个健康儿童心理的需求,因此用愉快的学习环境去唤醒学生的学习愿望就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享受,在享受学习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重要动力。教育家乌申斯基说道:“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
一、树立“乐学”观念
教育中处理好“乐学”与“勤学”,“乐学”与“质量”二个关系就能有良好的效果。儿童的勤奋主要来源于对学习的兴趣,愉快的成功体验是产生力量的源泉,乐学的实施能激发和强化学生的认知兴趣,有利于消除疲劳、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要使学生乐学、爱学,教师的乐教是关键、是前提。
二、愉快教育:爱、美、兴趣、创造
1.愉快教育是一种渗透着爱的教育,主要是以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对知识的爱,来唤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的爱。实施愉快教育的重要前提在于唤起学生的兴奋和愉悦。新颖奇特的东西,最能激起学生的兴奋和愉悦,引起他们定向探究的兴趣。但是讲究新颖奇特,也不是越新越奇越好。心理学证明,太熟悉的东西引不起学生兴趣,完全陌生的东西,因与主体原有的经验联系不上,也不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接受美学认为,恰当的方法是把新颖度定在“似曾相识又陌生”的感觉尺度上。这就要用信息优化的观点,对教育内容进行筛选,去掉易使学生厌烦的信息,留下学生感兴趣的新颖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愉快教育的新颖性还表现在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与变化上。如果教师老是采用同一种或相仿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心理就会疲劳,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折。即使某一种教学方法较好,但如果使之程式化,这种教学方法也会停滞起来,缺乏活力,就谈不上寓教于乐了。我们认为教学方法的新颖性,还在于要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体验到由于认识了未知的东西而感到高兴与满足,使学生对教育内容始终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
2.爱美、求美,是儿童的基本心理需求,在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和谐发展的过程中,美育不可忽视。没有美育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品质。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把美育视为教育中珍贵的奇葩。本人认为当今小学音乐教学无一不渗透着美的教育。
3.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
4.创造力,是所有发明创造的前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保持生命力的基 础。我们人类社会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思维实践,创造力发挥的历史。这是我一直以来认同的真理,在看了国外有关创造力的讲座后,我更加明确了创造力的重要性。那是蕴藏在每一个儿童身上最宝贵的资源,通过学习,教育使他们能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的劳动,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三、愉快合作学习
要愉快合作学习,首先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充分信任学生,让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乐于与教师合作,乐于与其他小朋友合作。因此,教师一定要把微笑带入课堂、把关心体贴带入课余生活中,因为课余时间是感情交流的第二渠道,课间休息时,教师在走廊操场上观看、或参与学生活动,使学生从多方面体会教师对他们的爱,拉近师生距离。事实上学生摔倒后的一次真心小问候,也许就是他改变学习态度的根本原因。
四、愉快教育在教学中的尝试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如何看书、如何从字里行间寻找疑点、把自己和其他小朋友发现的疑点写在黑板上,让这些疑点串联起来变成一个较完整的问题提出来,然后是讨论。一个问题,多人回答,多人补充,并且是能说多少理由就说多少,不要怕回答错,只要张口回答,教师就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最后由教师来总结归纳,肯定答案。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乐于发言,乐于学习。作业布置有讲究,因材施教,有的同学布置几道题,有的一道题,有的题型适当拓宽,具有一定深度难度,有的仅仅是基本概念。并且尽可能在课堂上就完成,及时批阅马上反馈,这样学生便不再把作业看作是一种负担,从而产生一种轻松、愉快感。要做这一点,主要是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有以下几个特征:问题中必须包含有学生熟悉的知识;学生对所研究的内容感兴趣;学生有解决问题的需要;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足以解决提出的问题;具有真实感,问题具有变通性,以致能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做出相应的变化;学生感到问题有难度,但经过思考和努力能够解决,这一点尤其重要。
五、音乐在愉快教学中的作用
经过课间的休息,学生们精神兴奋,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学前班的儿童,这时给他们播放一曲安宁、幽静的曲子,或运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就能很快引起他们的注意,把心思放回到课堂,更何况健康、积极向上的名曲往往能激发学生右半脑的形象思维。音乐是靠听觉来感知的,是属于听觉艺术,以听为主,在听中练说。这样就可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发挥他们听说能力敏锐,敢于学说的特点来教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歌曲:“I can say my ABC”中就含有学生刚学过的26个英文字母,学生在听或学唱中不仅巩固了英语字母的记忆,还用唱的形式学会了两个新句子:“ Now you see”,“I can say my ABC”。真正达到让学生们在愉快、优美的旋律中学习成长。
总之,要使学生爱学,就要根据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教学时适当采用游戏、音乐、操作活动、合作互动、小组竞赛等,把枯燥的知识与学生快乐的天性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愉快中学,学中愉快”,达到培养学生有热爱学习的兴趣。而学生的兴趣往往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教师只有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设计组织教学,在教学中引进竞争机制;在学习中鼓励竞争;在认识过程中引导学生多主动探求、思考、各抒己见;在课堂上开展讨论、鼓励学生创造,鼓励学生超越自我、超越同学、超越老师。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们在愉快中快乐成长吧!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
[3]章志光.小学教育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