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加盛
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培养探索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优化重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提问:车轮是什么形状?为什么不把它做成正方形、三角形、四边形呢?学生回答:“不好滚动。”教师接着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边画边说:“那就做一个这样的轮子试试吧。”让学生用硬纸片随意剪一个近似椭圆,把圆珠笔任意插在纸片中当车轴,在桌面上慢慢滚动,试试手的感觉。学生操作以后,议论纷纷,教师趁机引导他们小组合作讨论:车轴应该装在哪里?可以试着用硬币、盖子等物体尝试画圆,把硬纸片修剪成一个圆形。经过操作讨论,学生探索出了轴应该装在圆的中央,并明确了圆心到圆上的距离都相等。教师在黑板上用圆规画一个圆,并标上O、r、d表示圆各部分的名称。
二、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帮助他们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学具“圆柱”和“圆锥”当作容器(有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底不等高),往圆锥里装沙子,然后再将圆锥里的沙子倒入圆柱反复实验,让学生从操作实践中明确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进而从已有的圆柱体积公式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这样,通过动手操作,不但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掌握了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拓展思维,培养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适当采用灵活、多向、开放性的题型让学生对某一问题从多角度去思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如:修一条长1400米的公路,4天修了全长的20%,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要多少天?学生根据各自的思维过程列出了以下几种算式:(1)1400÷(1400×20%÷4);(2)1÷(20%÷4);(3)4÷20%。还有的用了比例解和方程解。
可见,不同的学生由于思维方式不同,运用的解题策略也不相同。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学以致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与技能,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解决一个又一个的新问题。
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待学生预习后,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1)圆可以转化为什么图形来计算面积?(2)转化前后图形有什么关系?通过思考探究,学生自己发现了圆的面积公式,应用知识间的转化和联系,,认真观察比较,有序思考,顺利地解决了问题,这样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联系生活,培养应用能力
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如:(1)以购买学习用品一事设计表格式应用题。
■
(2)六年级有38人坐车去宁化天鹅洞参观,景区门票成人票:75元,10人以上购团体票优惠价65元。试问:可有哪些购票方案?怎样买票最省钱?
教学上采用“实际问题情境→搜集需要的研究信息→独立思考推出设想→小组交流拟定解决方案→检验结果正确性→交流解答结果→评价方案”的流程。这些题目的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就存在于周围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
六、以“教”促学,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更主动、更高效地学。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有些问题他们会解决,但说理时表达不清;也有些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激励其他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我在教学中常常鼓励学生大胆走上讲台当“老师”。为了让学生能“教”,每一节课都要求学生预习,教给预习方法。在课堂上,积极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要求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发表意见。讨论结束,让一些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分析、评讲。对讲解时语言简练、清晰、条理清楚、方法新颖独特的,给予特别鼓励。而其他同学则评讲“老师”的讲课水平。学生为了能在讲台上讲出水平,上课时特别专心,在预习和作业时,特别认真,不懂就问。小组中的合作学习也变得积极主动,互相之间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全班形成了团结协作、互助友爱的学风。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