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青
概括力是指以概括为主要形式,对文本归纳、提炼并通过语言进行言语表达的能力。在2011版课标中对概括力的训练目标体现出明确的序列化:从第一学段的“初步体验”到第二学段的“初步把握,初步感受”,再到第三学段的“初步领悟”等表述,呈现出逻辑递进的训练思路。然而,纵观当下的阅读教学,概括能力训练还是较少,即便有教师尝试,也常常费尽唇舌,学生也不得要领,使概括力的训练被不断边缘化,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化进程。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原型定向、原型建构、原型实践三个层面入手,通过专项训练让学生逐步领悟概括要领,最终实现融合与运用,形成概括力。
一、原型定向:借助文本原型习得概括方法
笔者选择《沉香救母》这一神话故事为原型,在三年级开展概括能力的专项训练。预设学习目标为:学会用寻找关键词、段意叠加等方法概括文章的大致内容;通过故事资料拓展,初步感受概括的特点。
师:作者主要讲沉香做什么,为什么做。其实,用文中的两个关键词就可以说明白了。
生:沉香救母心切,所以起早贪黑地习武练功,最终练就了一身本领。(师板书:救母心切 习武练功)
师:真棒,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来概括故事的内容,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这样的方法提炼还有许多——
师:反复阅读后,可以发现这个故事一共讲了两件事,那么谁能将他们连起来讲一讲?
生:沉香得知母亲被困的真相后,救母心切,下决心营救母亲,即使腰酸背痛,他也坚持习武练功,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
师:瞧,把几件事按顺序连接起来也是一个概括的好办法。
概括方法的恰当提炼与适时教学传授是概括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从上述的两个训练点不难看出,教师没有进行枯燥的理论讲解,而是在教学中因地制宜、自然无痕地实施策略教学,使之无痕地为学生所接受。
二、原型建构:借助相关原型领悟概括模式
语文课程是什么?王荣生如是说:“语文教学就是探讨那些共同的法则和共通的样式。”因此,当原型中的概括方法得以提炼后,教师需要协助学生将之巩固运用到类似文本的概括训练中,实现对该概括模式的领悟。
师:沉香救母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出示《沉香救母》(二)],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生:把沉香救母心切的心情和行动写得更具体了。
师:课文中的“救母心切”能从这篇文章中的哪些内容看出来呢?
生:……
师:是啊,同样的救母心切,不同的表达方法。谁能用上上节课学到的概括方法来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一连串的追问,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在两个关联的文本中来回穿行、顾盼、对比、审视,进而发现共性,实现了概括策略的提炼和迁移,达成对概括策略的内省,内化概括策略。
不同的文体,适用的概括方法是不同的。《沉香救母》的体裁是神话故事,提炼关键词概括段意、串联段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可行的方法。诸如《谈礼貌》这类议论文,概括点应为提炼文章中的观点与例证;《变色龙》这类说明文,提炼点应为概括变色龙的各种特点……总之,针对不同文体,我们需要提炼与之对应的适合的概括策略,最终建构出一个个策略群,为学生在同类文本的概括中提供思考的路径。
三、原型实践:借助模式运用、内化概括能力
概括方法的习得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不同文体时,能够灵活地选取策略群,甄选恰当的策略进行概括。完成了由文到法的方法建构之后,教师更应注重的是协助学生实现由法到文的运用。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概括《沉香救母》一文的主要内容。能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吗?
生:用关键词来概括。
生:把段意连起来概括。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篇文章《说勤奋》,能用上这些方法来概括一下主要内容么?
生:我觉得这些方法在这里不好用,可《谈礼貌》那课的概括方法倒是很合适。
师:你的眼光很犀利啊!结合他说的,大家能谈谈自己的发现吗?
生:《说勤奋》与《沉香救母》是类型不同的文章,所以概括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我们应该根据课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概括方法。
与其传授,不如让学生自己发现。在上述的对话中,教师有意识地将议论文体呈现给学生,“误导”其用概括故事的策略去概括议论文,结果当然会南辕北辙。在这个刻意制造的碰撞中,学生通过内省,调动已有的概括经验以及敏锐的洞察力,从原型中寻找契合的文体,完成策略群的正确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文体的概括方法并非全无交叉,它要求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地将概括的策略有机地选择与整合,为具体的文章组合出最具效能的策略群,这也是形成概括力的一大难点,非朝夕之功。教师应拓展自己的教学视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打通概括力形成的通道,诸如,及时的学法总结、恰当的评价强化、具象的思维导图呈现法等,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概括策略的调控与整合,建构出相对独立又多元交叉的实践体系。
当然,在概括力形成的过程中,也应关注文本选择的科学性。如,教师选定的文本原型应具有典型性,在每个学期,原型的选取须坚持少而精的原则,避免出现乱花迷人眼的散乱堆砌,阻碍了概括力形成的进程。
通过原型文本的引领,实现从概括方法的习得到概括能力的形成,给学生从学文到得法的飞越提供了一条有益的发展思路。